知止:素其位而行

2020-03-30 04:00朱向慧
新一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本性中庸阴阳

朱向慧

摘 要:人生的价值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境界所扮演的不同伦理角色中体现的,人的一生兼多重角色,能在相应的分位上安其本分、行其所行,真诚的、毫无保留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极致,这便是“知止”。

关键词:知止;素位而行

一、“知止”的哲理内涵

《说文》:“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止”原意为底部的基础,像草木长出地面有根茎的基址一样,后来人们常用“止”表示“足”。如朱骇声曰:“止部文十四亦无一涉草木者,当以足止为本义。”《汉书·刑法志》:“斩左止”。注:“止,足也”。“《士昏礼》‘北止,注曰:‘止,足也。古文止为趾。”一只脚,脚趾朝上、脚后跟朝下,停止前行,就是止了。所以“止”为停止之意。在《周易·艮卦》中对“止”做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艮,止也。”此卦大意为:初爻因为阴之初生而不得其位,止之过早,则不轻率行动就能免于咎害。六二不能收敛,该止而不止,势必不能安心。九三止在非止之地,危险熏心。六四安止于本位,故无咎。六五讲到“艮止之道,莫善于言”,言语有序,从而持中得宜。上九能止于至善,并非强制所止,“于是而止纯乎正而无妄矣,以修己治人而莫不吉矣”能够止于当止之处,止于纯正,当为吉。此卦准确的解释了“止”,当止则止便“利永贞”,止于不该止之处便“厉熏心”。“知止”便是知其所止,止其所止。《中庸》曰:“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何为“时措之宜”,即为在当止时则止,当止处则止,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情。每件事都有其度,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要学会自我节制,适时、适地、适当地停止,才不会失当,不会身不由己,过犹不及皆会造成过错。如刚强过度,不知节制,当止不止,导致众叛亲离,必然忧虑痛苦,内心不安。

二、素其位而行

素位而行,出自《中庸》的第十四章,原文为“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焉。”其大意为君子安于其本来所处的位置,做应做的事,不对外界存有非分的奢求。原本富贵,便做富贵者该做的事;原本贫贱,便做贫贱者该做的事;原本处于夷狄之地,便做夷狄中该做的事;原本遭受患难,便做患难中该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之中,都能够安然自得。君子素位而行就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都要安分守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存在非分的想法。换句话说,君子行道,最切实的就是安于本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想入非非。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孟子曰:“无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责无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虽然这几句话与《中庸》的“素其位而行”有一定区别。但从根本上都讲了同一个道理,即人要行位内之事。君子能在其位,行乎其位。对于常人来讲,从人的本性做事,也就是行人道,彰显自己的人性,也能做到素位而行了。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我们的本性中已经具备,只要按照本性去做,以其当然合于自然,那常人就离君子不远了。素位而行就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都要安分守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存在非分的想法。换句话说,行道最切实的就是安于本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想入非非。按照本性去做,以其当然合于自然,那常人就离君子不远了。素位而行的精神对现在社会乃至未来的社会都有强大的教育意义,我们应好好地解读并反思自己。

三、“知止”与“素其位而行”的关系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礼记·大学》)

朱熹曾将这一段列为解释“知止而后有定”的传,这一段对“知止”作了详细的解释。鸟都能寻个善处止,人难道不如鸟吗?这句话告诫人们做人要时时刻刻敬其所止。人生的价值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境界所扮演的不同伦理角色中体现的,人的一生兼多重角色,能在相應的分位上安其本分、行其所行,真诚的、毫无保留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极致,这便是“知止”。世间万事皆有所“止”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人之所“止”,有身份将其规范。既有份位,便要回到自己的份位上。李景林说:“‘知止就是回到你自己,回到你合理的本分,找到你自己存在的‘家。”如何“回到你自己”?便要“素其位而行”(《中庸》)。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篇》),在其身份所处的位置上做到身份所规定的事、所承担的义务。人的所“止”是一种规范,但是判断的标准却在自己的内心中,是一种内在的良心决策。但人总有自私之心、小我意识,当我们能够将不纯净的自我意识转化掉,回到虔敬至诚的心,回复到天地之德上,才能真正的实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真正的自由,才能更好的进行生命的转化和升华。这种转化和升华需要的是一种经由持续的德行功夫,换句话说,“知止”表现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需要长期的德行修养,需要在进德修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但“知止”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止在在自己的本位上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艮者止也,无不可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止者必有进,进者必有止。行与止,相反相成也,知行不知止,危殆不已;知止不知行,一事无成。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动静相因,行止相随。行必有止,止在于更好地行。行与止是密不可分的,有行就有止,有止才有行。行与止是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关系。《易传》认为天下万物之道是一阴一阳。王阳明解释“至虚之中,阴阳之撰具焉,絪縕不息,必无止机。故一物去而一物生,一事已而一事兴,一念息而一念起,以生生无穷,而尽天下之理,皆太虚之和气必动之几也。”在王夫之看来,阴阳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的对立的关系,但从内在而言,没有阴就没有阳之说,正是由于太极的或动或静才产生了阴阳。“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产生阴阳,有了阴阳才有了男女、日月、天地,有了我们的宇宙世界。“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经》)。只有两者的相互成就,相互作用,万物才会产生变化。落实到“行”与“止”,一动一静,一阳一阴。张戴曰:“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中庸》讲“执其两端,用中于民。”“行”和“止”是两端,两端之中就是一。一者,两有两无也。两者既为相反之意,又如何相成?先看反字,“反”者“返”也,返回之意。“行”之返为“止”,“止”之返为“行”。它们为相反之事,却又从对面成就了对方。因此说“行”与“止”是相反相辅相成的关系。

行是为了更好的止,止是为了更好的行。行与止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行止之道,以见艮之一于止而未适于时也”,行止的关键在于能够适时而止、适时而进,能在当所止处,天下无能相诱;在当其必行时,吾心无所或吝,说到底,就是在“行”与“止”之间保持一种内在张力和协调,使之达到贯通和平衡的关系,这便是“知止”的生命智慧所在。

“凡止之道,能终于止者,必其当止而可终不行者也,然而难矣。无静而不动,无退而不进,天之理数、人心自然之几也。故必熟尝乎变化之途,而申其或行或止之几,以得夫必不可行之至理,而后其止也历厉变而不迁。”得其止之理,便能止得其时,止得其所。道德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磨练和学习。故《大学》中讲“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记·大学》)素位而行,以诚敬的功夫贯穿始终,日新其业,精进不已,自强不息则离圣人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傅佩荣.大学中庸[M].北京:东方出版者.2012年4月.

[3]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4]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5]李景林.教化视域中的儒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

猜你喜欢
本性中庸阴阳
中庸自明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