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小学教育的意义

2020-03-30 03:30石明川高教龙
青年生活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教育

石明川 高教龙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意识的淡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各种各样的坏习惯。所以传播中华文化,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小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小学教育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而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关键期,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传统文化以“礼”为基础,以“德”为主线,表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习惯养成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二)传统文化教育明确小学教育的根本方向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小学教育逐渐偏离了最根本的“育人”的教育目的,而传统文化的渗透能使小学教育的根本方向逐渐明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教育,能够使学校和家长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的成长也能够使教师们体会到教书育人的自豪感;学校也会因为学生的成长而更加坚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中国传统文化以“礼”为基础,以“德”为主线,表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传统文化能够为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习惯养成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学校里的违背校规行为明显少了,学生们在行为举止方面也更加得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礼貌用语、文明行为的增多显得更加和谐,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就此建立起来。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的方式

(一)从学校教育管理方面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的主要规则,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就必须先从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入手。例如,学校可以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专门的“读经”“讲史”课程,使传统文化成为学校教师、学生都重视的必修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必须从本校小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和需求出发,从本校最为有利的课程资源出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编写出轻松易读的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另外,学校还应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进行课程结构的重组和教师岗位的多样化安排,进行教师培训,使在校任职的每名教师,都能够胜任“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角色。

(二)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要在小学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例如,将班级作为单位,通过布置教室,适当地创设传统文化的空间情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思想家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警句墨宝;在黑板报上开辟“传统文化”专栏,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展”为主要的模式,每天更换传统文化宣传内容,以此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各科教师也应该重视在教学语言使用和教学内容导入方面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语言情境和学习情境,可以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和学生分享一个传统文化小故事,也可以在美术和音乐教学内容导入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优美的古代音乐作品,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浓厚,还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品德修养是指导个体发展的重点内容。展现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就意味着德育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题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范本。因此,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是可行的。例如,以“三礼”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题,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基本的仪态教育、仪表教育和礼仪教育,如礼貌用语、礼貌的肢体语言、发型、着装、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之间的礼仪以及公德心、爱心、孝心等。“三礼”教育是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入手进行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细节行为的矫正效果最好,在德育教育日趋结构化的小学教育中,“三礼”教育的实施能够填补德育教育的漏洞,为学生的行为发展提供良好的模板。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

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甚至超过父母,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权威他人”,教师劳动带有强烈的示范性。因而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小学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其群体本身就应该是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们的师德和师表管理,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传统文化。

(二)渗透式教育而不是强制学习

众多的国学典籍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很好的学习教材,因此很多学校以“读经”作为主要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方式,久而久之,读经教育必然会陷入“课堂教育”的怪圈,一遍遍的朗读和背诵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使学生心生厌烦。因此,即便是学校开设传统文化经史教育课程,也不该采用强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而是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渗透式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艺术文化方面,还是生活习俗方面,都有传统文化做基础,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社会生活的主线。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重视到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不能只从学生的德育教育或者文化教育角度进行渗透,而应该进行全面的渗透性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在明确教育的根本方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对小学教育都有重要意义。小学可以通过教育管理的改革、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德育教育方式的更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应始终重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榜样作用,避免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沦为“课堂教学”,并且重视到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真正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德安.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9(21):182-183.

[2]余明贵. 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研究[C].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287-1292.

[3]艾欢欢.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對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学周刊,2018(12):124-125.

[4]沈春芳. 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