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我去梅兰芳故居专访陈伯钧将军

2020-03-31 09:26汪春耀
世纪 2020年1期
关键词:罗瑞卿黄埔分校

汪春耀

我是个京剧爱好者。近日,我读到《世纪》2019年第四期刊载《我在恩师梅兰芳家学戏的日子》一文,文中有沈飞德所摄的“梅兰芳纪念馆”(原梅兰芳故居)的三帧照片,颇有亲切感,令我记起52年前的1967年7月初,我曾到去过那里的往事。那时是“文革”初期,梅兰芳故居为“军管”的一所院宅。当时是陈伯钧将军(上将,时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休养的寓所,院内只有陈的秘书和警卫等服务人员,外面的人不能入内。因我于1967年6月间从公安部抽调去中央专案507组(罗瑞卿专案组,对外称军委办公厅研究室)工作。我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随师级干部张英华、王亚志专访陈伯钧将军。他是1927年在武汉黄埔分校与罗瑞卿同一区队同学。为了解武汉黄埔分校情况,经与秘书联系相约后,我们3人就去了护国寺大街梅兰芳故居拜访陈将军。他当时身患小恙,但思维清晰,既健谈又风趣,向我们较具体地介绍了武汉黄埔分校概况以及他上井冈山的经历等等。当我们向他提及罗瑞卿时,他就风趣地说:“羅是大高个,我是小个子,一到列队,罗在队首,我在队尾”。他还谈到在军校未与罗在一起有党组织生活的活动。我们3人先后专访他两次,因他身体不适,一次不超过2小时。由于我们是以下级干部向老将军请教的专访,理所当然不能让他写什么材料,只是事后由我整理出备忘录式的专访记录,经两位师级干部审阅后归档。

这次见到《世纪》刊载沈飞德摄的照片,一看依然是52年前我参加专访陈伯钧将军的那个大院。我认为在“文革”初那个打砸抢盛行的日子里,陈伯钧将军在该院宅休养,就使得梅兰芳故居未遭到任何损坏,也是一幸事矣!

(作者为公安部离休干部)

责任编辑 周峥嵘

猜你喜欢
罗瑞卿黄埔分校
罗瑞卿:“阎王不要的人”
The Impact of Celebrity Endorsement in Chinese Fashion Marke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urce Credibility
罗瑞卿猝死联邦德国前后
2019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本科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On the Qualification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罗瑞卿忘了给自己平反
罗瑞卿大将的最后岁月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