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2020-03-31 13:24张夏恒
中国流通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新冠肺炎

张夏恒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我国经济社会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均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特别是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中小微企业所受冲击巨大,生存危机加剧。以116家中小微企业所有者及实际负责人为调研对象,以损失评估、可维持时间、行业影响程度、企业所面临困难类型、自身对策及政策诉求等11个问题为调研内容,对我国中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及政策诉求进行调研发现,中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严重,影响面广,但不同类型企业受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经营计划和政策诉求也存在差异。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应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以及疫情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一方面,从政策层面着手,聚焦政策创新,在针对紧急而重要问题出台帮扶政策、纠正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过激过度过当行为的同时,着力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屏障,推动跨部门协同,针对不同主体提供差异化策略;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发展层面着手,关注现金流、供应链与扶持政策,积极开拓市场,加快企业转型,关注企业所有者与员工心理健康,确保企业运行和复工复产需要,弥补停工期订单损失。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新冠肺炎;帮扶政策;企业自救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20)03-0026-09

一、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快速蔓延短期内会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给经济社会系统薄弱环节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除基本必需消费外,其他的个人消费和家庭消费基本停滞,而消费下滑将对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核心数据产生不小的冲击。2003年,受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当年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被腰斩,第二季度GDP增速回落了3.2个百分点。那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何?对此已有相关机构进行了预测。比如,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初步评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可能导致中国GDP减少1.2个百分点;荷兰国际集团(ING)发布的报告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会下调0.3个百分点;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的报告称,如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2月、3月達到峰值,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会减慢0.5至1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关门倒闭问题,生存危机加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 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 000万户,全国税收的50%以上、GDP的6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的70%以上、劳动力就业的80%以上由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在对外贸易领域,我国中小微企业占了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0%。我国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主要力量,是一种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主流产业组织形式[ 1 ]。中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提高竞争强度、增加整体经济活力、通过与大企业互补构建更有效生产体系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因此,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探究应对之策,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

二、文献概述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持续期,尚无相关成果发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型肺炎疫情比较相似,可尝试比对非典型肺炎与中小微企业方面的文献,发现相关成果仅有少数几篇。比如,非典型肺炎疫情为我国零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潜在机遇[ 3 ]。有关中小微企业的研究很多,但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或政策帮扶问题的研究较少。代表性成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如融资瓶颈问题突出,特别是很难筹集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长期资金[ 4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融资难度过大,中小微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5 ];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6 ];成本全面上升,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7 ]。二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如政府采用一定的手段扶持和保护中小微企业能够促进企业发展[ 8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府补助行为有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 9 ]。但是,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促进政策存在政策间协调性差、扶持性资金使用效率低、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10 ]。新冠肺炎疫情延续背景下,我国中小微企业更需要获得政府政策与资金扶持,可通过对我国中小微企业所有者及实际负责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实际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三、数据来源和样本构成

(一)数据来源

选择网络问卷调研法,以问卷星为数据收集平台,采用问卷定向发放与定向回收方式。依托山东省商务厅、济南市商务局、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威海商会及个人人脉网络等渠道,对山东省116家中小微企业所有者及实际负责人进行问卷调研。本次调研定向收集中小微企业所有者及实际负责人的观点,确保数据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中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和政策诉求。调研时间为2020年2月6日至10日。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损失评估、可维持时间、行业影响程度、企业所面临困难类型、自身对策及政策诉求等11个问题。

(二)样本构成

企业所处行业以第三产业居多,其占比为51.72%,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占比分别为25%和23.28%。企业规模均为中小微型,其中中型企业占比为6.90%,小型企业占比为47.41%,微型企业占比为45.69%。企业性质以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两者合计占比为91.38%,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占比分别为6.03%和2.59%。

在116家企业中,外贸企业占比为72.41%,非外贸企业占比为27.59%;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及关联业务的企业有70家,占比为60.34%,未从事该业务的企业有46家,占比为39.66%。在70家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中,单独做跨境出口的有40家,占比为57.14%;进出口都做的有15家,占比为21.43%;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11家,占比为15.71%;单独做跨境出口的仅有4家,占比为5.71%(该样本数量较少,不单独分析)。此外,从事跨境B2B电商业务的企业有46家,占比为65.71%;从事跨境B2C电商业务的企业有24家,占比为34.29%。

四、中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

(一)整体情况分析

在企业损失方面,51.72%的企业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企业损失较为严重,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亏损;21.55%的企业认为受疫情影响程度较小或不明显。

在复工方面,疫情本身、疫情管控措施以及企业所有者和员工对疫情的担忧,将严重影响中小微企业复产复工。52.59%的企业计划2月10日以后复工,19.83%的企业计划2月17日以后复工,7.76%的企业计划过完2月再复工。由于缺少基本的疫情防护劳保用品及消杀物资,超过半数的企业尚未复工复产。

在经营压力方面,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是交通物流阻滞,占比为63.79%;其次是订单减少和客户流失,占比为61.22%;供应链受到影响、经营成本压力大占比也比较高,分别为56.03%和54.31%。此外,还有企业面临当地政府不让开工,复工手续太多太复杂,没有口罩、酒精、温度计,银行不能结汇,上班担心被传染,工人返程受限等困难。

在经营资金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经营资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营业收入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增加、流动资金紧张三个方面,占比分别为85.34%、66.38%和57.56%。此外,偿还贷款债务的压力也有所增加。具体参见表1。

在账面资金方面,13.79%的企业已经没有账面流动资金,41.38%的企业账面资金仅能维持一个月以内,83.62%的企业账面资金能够维持到三个月以内,能够维持到六个月以上的企业仅占12.95%。

在上半年用工和市场需求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上半年用工略有影响,67.24%的企业预计与2019年持平,25.86%的企业会减少用工需求,仅有6.9%的企业会增加用工需求。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上半年市场需求影响巨大,91.38%的企业认为其上半年市场需求量会减少,其中34.48%的企业认为其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减少。

在2020年经营预测方面,36.21%的企业尚不能预计2020年经营情况,认为要视宏观经济与政策情况而定;39.66%的企业对2020年经营情况持悲观态度;仅6.03%的企业持乐观态度。

(二)基于中小微企业各细分类型的分析

1.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对比分析

在企业损失方面,认为特别严重和严重的非外贸企业占比分别显著高于外贸企业7.89%和7%的占比。新冠肺炎疫情给外贸企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程度要小于非外贸中小微企业。可见,与外贸企业相比,更要关注非外贸中小微企业。

在经营压力方面,外贸企业在订单减少与客户流失、供应链、交通物流阻滞方面的压力要显著高于非外贸企业;非外贸企业在招工方面的压力要显著高于外贸企业。此外,非外贸企业在经营成本方面的压力要高于外贸企业,而外贸企业在合同按时履约方面的压力要高于非外贸企业。

在经营资金方面,在企业营业收入和企业成本支出上,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显著大于非外贸企业;在偿还贷款债务压力以及抽资和断贷风险上,对非外贸企业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外贸企业。具体参见表2。

在账面资金方面,84.53%的外贸企业账面资金仅能维持三个月,略高于非外贸企业(81.26%),可见外贸企业流动资金压力更大。但从短期看,非外贸企业流动资金压力更大,在无账面资金的企业中,非外贸企业占比比外贸企业高2.54个百分点;在账面资金最多仅能维持一个月的企业中,非外贸企业占比比外贸企业高5.06个百分点。在上半年用工方面,34.38%的非外贸企业持裁员观点,显著高于外贸企业(22.62%),需要关注非外贸企业稳岗问题。在上半年市场需求方面,92.85%的外贸企业认为疫情会减少市场需求,高于非外贸企业(87.51%);但在认为疫情会大幅减少市场需求的企业中,非外贸企业占比高于外贸企业,可见非外贸企业对疫情影响的态度更悲观一些。在2020年经营情况预测方面,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的悲观预测相仿,但悲观程度存在差异。持非常悲观态度的非外贸企业占比要高于外贸企业,持乐观态度的非外贸企业占比也显著高于外贸企业,持不确定观点的外贸企业占比显著高于非外贸企业。

2.跨境电商企业与外贸企业对比分析

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程度与中小微外贸企业比较类似,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的差异同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的差异也比较类似,这契合跨境电商衍生于外贸的属性,但也有些地方存在差异,符合跨境电商不同于外贸的属性。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整体类似于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的差异,但也存在某些不同。接下来将聚焦不同点进行论述,类似点不再重复分析。

(1)跨境电商企业与外贸企业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将跨境电商与外贸企业数据差值超过3%视为在本次分析中存在差异。

在企业面临的压力方面,在招工上有压力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35.71%)高于外贸企业(32.14%)。在账面资金方面,账面资金能够维持一个月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31.43%)高于外贸企业(26.19%),能够维持两个月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18.57%)低于外贸企业(26.19%)。在下半年用工方面,倾向于裁员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27.14%)高于外贸企业(22.62%),倾向于同2019年持平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64.29%)低于外贸企业(69.05%)。在2020年经营情况预测方面,态度悲观、认为会出现亏损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30%)低于外贸企业(33.33%)。

(2)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的差异及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的差异

通过比较分析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的差异和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電商企业的差异,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两者影响的不同。

在企业损失方面,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在“损失较大,经营勉强维持”项目上的差异大于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在“损失严重,经营暂时停顿”项目上的差异小于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在企业面临的压力方面,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在“原材料、上游供应链受到影响”项目上的差异大于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在“招工困难”项目上的差异大于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在对企业经营资金的影响方面,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在“偿还贷款债务压力大”以及“面临抽资和断贷风险”项目上的差异要小于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方面,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在“减少市场需求”项目上的差异大于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在对2020年经营情况预测方面,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在“悲观,会出现亏损”项目上的差异大于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

(3)跨境B2B电商企业与跨境B2C电商企业

在企业损失方面,认为损失严重、经营暂时停顿的跨境B2C电商企业占比(37.5%)高于跨境B2B电商企业(26.09%);认为损失较大、经营勉强维持的跨境B2C电商企业占比(20.83%)低于跨境B2B电商企业(36.96%)。

在企业面临的压力方面,跨境B2B电商企业在合同按时履约、订单减少与客户流失、原材料和上游供应链所受影响、经营成本等方面的压力显著大于跨境B2C电商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压力显著小于跨境B2C电商企业。在企业经营资金方面,跨境B2B电商企业对企业营业收入减少、流动资金紧张的感受显著强于跨境B2C电商企业,对企业成本支出增加的感受显著弱于跨境B2C电商企业。

五、中小微企业下一步经营计划

(一)中小微企业整体

如表3所示,68.10%的企业倾向于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需求;56.90%的企业希望争取先部分开工,让企业尽快运转起来。这也是中小微企业下一步首先将要采取的两大措施。44.83%的企业希望能够争取到政府政策及资金扶持,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30.17%的企业希望下一步加快企业转型,包括向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方向迈进,主要体现为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也有跨境B2B电商企业计划转向B2C模式。持等待观望和裁员缩小规模观点的中小微企业占比分别为17.24%和16.38%。

(二)中小微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

如表4所示,外贸企业更倾向于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需求,更偏好争取政府政策及资金扶持,更希望加快企业转型,向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高附加值领域转移。非外贸企业在裁员缩小规模方面的占比显著高于外贸企业,更倾向于等待观望和争取先部分开工运行。

(三)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

跨境电商企业下一步经营计划与外贸企业比较类似。对比分析跨境电商企业与外贸企业的差异可以发现,计划争取先部分开工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60%)高于外贸企业(54.76%);计划加快企业转型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28.57%)低于外贸企业(32.14%)。

从跨境B2B电商企业与跨境B2C电商企业的对比看,跨境B2B电商企业(80.43%)较跨境B2C电商企业(58.33%)更倾向于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需求;跨境B2B电商企业(34.78%)较跨境B2C电商企业(16.67%)更倾向于加快企业转型;跨境B2C电商企业(25%)较跨境B2B电商企业(10.87%)更倾向于裁员减薪,缩小经营规模。

六、中小微企业政策诉求

(一)中小微企业整体

如表5所示,中小微企业更希望在调减税收定额、租金及水电气补贴与减免方面得到政策扶持,增加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保险费用、加大社会保险支持力度、延期繳纳税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也受到中小微企业关注。此外,还有企业希望复工后能够得到口罩、消毒物资等方面的援助。

(二)中小微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

如表6所示,从外贸企业看,排名前五位的政策诉求分别是调减税收定额(65.48%)、推行租金及水电气补贴与减免(54.76%)、增加信贷支持力度(44.05%)、降低企业保险费用(41.67%)和加大社会保险支持力度(39.29%)。

从非外贸企业看,排名前五位的政策诉求分别是推行租金及水电气补贴与减免(59.38%)、调减税收定额(53.13%)、加大社会保险支持力度(46.88%)、降低企业保险费用(43.75%)和允许企业延期缴纳税款(43.75%)。

从政策诉求的项目看,以占比超过40%为分割点,外贸企业占比超过40%的政策诉求有四项,分别是调减税收定额(65.48%)、推行租金及水电气补贴与减免(54.76%)、增加信贷支持力度(44.05%)、降低企业保险费用(41.67%);非外贸企业占比超过40%的政策诉求有九项,分别是推行租金及水电气补贴与减免(59.38%)、调减税收定额(53.13%)、加大社会保险支持力度(46.88%)、降低企业保险费用(43.75%)、允许企业延期缴纳税款(43.75%)、增加信贷支持力度(40.63%)、降低信贷融资成本(40.63%)、实施企业贷款财政贴息(40.63%)、帮助企业宣传(40.63%)。

从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的对比看,外贸企业在调减税收定额、鼓励推行灵活的用工和办公政策、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方面的政策诉求显著强于非外贸企业;非外贸企业在降低信贷融资成本、实施企业贷款财政贴息、帮助企业宣传、优化政务服务、允许企业延期缴纳税款、加大社会保险支持力度、延长合同履行期限方面的政策诉求显著强于外贸企业。

由此可见,外贸企业政策诉求的集中度更高,非外贸企业政策诉求的类型更多,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政策诉求的差异较为显著,这也体现了行业的差异。

(三)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

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诉求同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的政策诉求较为类似,相互间的差异也相仿。

跨境电商企业与外贸企业的政策诉求比较类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在增加信贷支持力度方面,跨境电商企业(37.14%)的政策诉求弱于外贸企业(44.05%);在降低企业保险费用方面,跨境电商企业(47.14%)的政策诉求强于外贸企业(41.67%);在帮助企业宣传方面,跨境电商企业(32.86%)的政策诉求强于外贸企业(29.76%)。

从跨境B2B电商企业与跨境B2C电商企业的对比看,跨境B2B电商企业较跨境B2C电商企业更偏好优化政务服务、增加信贷支持力度、调减税收定额、延长合同履行期限和加大社会保险支持力度。

七、疫情影响与中小微企业政策诉求特征

(一)冲击巨大,影响面较广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我国中小微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次疫情来势汹汹,持续时间长,危险性强,影响面广,不仅降低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市场需求,进而减少其营业收入,而且增加我国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目前疫情尽管得到了控制,但持续周期还有待评估,这既会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特别是第一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又会影响我国中小微企业运营,甚至致使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不仅如此,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还面临合同违约、复工难、供应链中断、融资难等困境。

(二)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有的企业是面临原材料及上游供应损失;有的企业是产品无法实现销售,营业收入锐减;有的企业是已确定订单无法按时交货,可能遭遇违约赔偿;有的企业是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有的企业是货物无法发出,或遇到订单取消和退款。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企业与非外贸企业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跨境电商企业与非跨境电商企业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跨境出口电商企业、跨境进口电商企业与跨境电商服务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存在差异,跨境B2B电商企业与跨境B2C电商企业所受影响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体现在影响的内容上,也体现在影响的程度上。

(三)不同类型企业其经营计划和政策诉求存在差异

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程度和内容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这些企业对2020年经营计划与政策诉求产生了不同偏好。比如,外贸企业偏好调减税收定额,非外貿企业偏好加大社会保险支持力度、允许企业延期缴纳税款、帮助企业宣传等,跨境电商企业偏好降低企业保险费用,非跨境电商企业偏好实施企业贷款财政贴息、增加信贷支持力度等,跨境电商服务商偏好推行租金及水电气补贴与减免、帮助企业宣传等。

(四)企业除自救外更需要政策扶持

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我国中小微企业开始积极实施自救。比如,有的企业采用裁员、减薪、缩小规模等方式;更多企业倾向于争取先部分开工运行,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需求;有的企业选择加快企业转型,特别是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少数企业持等待观望态度。但由于很多中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程度深且波及范围广,希望能够争取到政府政策及资金扶持,这既包括减税降税缓交保险税收的政策,也包括能够切实有效降低成本的政策,此外还包括法律、招聘、宣传、政务服务等方面的政策。

八、应对建议

(一)政策层面

1.致力于解决企业面临的紧急而重要的问题

疫情之下,政府部门与相关机构应针对我国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紧急而重要的问题出台相关帮扶政策,集中有效资源切实有效解决企业难题,特别是营业收入、成本支出、流动资金这三个核心问题。建议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各行业协会负责,征集各行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解决中短期内疫情给企业造成的困难。

2.打通不同部门之间政策屏障,实现政策叠加与协同效用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近期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这些政策既有政府牵头发布的,也有各部委和职能部门发布的,涉及面较广,内容较多。但是,由于这些政策令出多门,缺乏统筹,彼此之间难免存在相互冲突的情况。建议由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推出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各市县级政府应以省级政府政策为依据,以各省级职能部门发布的政策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不盲从,不乱从,制定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政策;各职能部门应结合企业需要,基于本部门职能,推出本部门能够有效实施的帮扶政策。要充分发挥税务、财政、人社、科技、交通、金融、商务等核心部门作用,进行跨部门政策联合,形成多部门协同效应。

3.规避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过激、过度、过当行为

观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情况,有些地方出现了过激、过度、过当行为,防控简单粗暴乃至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政策的出发点本是好的,但受类似行为影响,反而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有些地方对管控措施擅自升级、层层加码,对复工复产正常开展、人员正常流动、物质正常流通构成了阻碍。比如,交通管制过当影响经济社会活动与人民生活;挖坑断路、设置障卡严重影响道路运输、救援及紧急运输;禁止多省份外来务工人员进入,设置过于苛刻多余的复工审批条件和手续,严重影响企业复工复产。

4.政策创新

要以拉动经济增长、扶持企业发展为中心,突破思维屏障,在充分论证与调研的基础上,本着边试行边完善的原则,积极探索并进行政策创新。

(1)积极调整税费政策,酌情适度分批减免中小企业法定税费与服务费

政府部门与相关机构有必要通过延期支付、分批支付、减免或返还等措施,适度直接减轻中小企业在税费、社保、工资、水电气等方面的成本压力,酌情适度返还社保、失业保险费,允许企业采取弹性工资、灵活发放等措施。鼓励政府制定企业稳岗扶持政策,适度推出企业租金、工资等税前抵扣政策等。

(2)创新金融工具,扩大金融手段杠杆效用

适度考虑1~3个月贷款偿还冻结机制,根据企业到期还款难度,适度下调贷款利率,短期贷款转中长期贷款,降低再担保费用,鼓励担保公司为企业担保,适度考虑为银行增加坏账计提额度,为企业消除疫情导致的资金流通障碍,形成政策扶持的闭环管理。此外,适度考虑零息票、优先股、收入债券、高收益债券等新型金融工具,适度放宽科创板的门槛与审批限制。

(3)建议成立中小微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

根据疫情持续时间与影响程度,考虑财政出资、行业协会融资、龙头企业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参与等方式,成立中小微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

(4)政府或行业背书,鼓励多种资源共享

采取扶持措施,鼓励并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远程办公。政府背书,行业协会牵头,盘点各行业现存资源,鼓励共享员工、共享供应链、共享物流、共享办公场所等,盘活闲置资源,弥补紧急资源缺口。

(5)适度推行灵活的中短期节假日政策,拉动内需

尝试推行2.5天周末休息制、弹性工作制等,酌情考虑延长清明、端午、五一假期,通过刺激内需增加企业市场需求。

5.针对不同主体提供差异化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这些企业对政策的诉求也存在差别。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切忌完全按照同一个尺度。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市、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有所偏重,有所差别,切实有效发挥政策推动效能。政府在涉外法律援助方面可向跨境B2B电商企业倾斜等。

(二)企业发展层面

1.多方筹资,确保企业运行及复工复产

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具有脆弱性特征,特别是疫情的爆发和持续更加剧了其脆弱性。无论是疫情持续期的成本支出、疫情对营业收入的影响,还是复工后的生产、运行、采购等都需要资金来维持。当前,为应对上述资金问题,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一项紧急而重要的任务就是筹措资金。中小微企业需要发动多方力量确保资金流。比如,积极利用好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及资金;与员工沟通,通过降薪、缩减绩效、缓发工资等方式,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必要时通过缩减业务,特别是剔除不必要的市场和项目,严控办公费、差旅费、营销推广费等;积极与物业、业主沟通,争取减免部分广告租金与厂房租金;采用更加灵活多元的融资手段,包括定金和押金转订单、财税外包、协同办公等。

2.夯实供应链,打通复工后的供应链环节

中小微企業陆续复工复产后,多数企业面临产品告急、断货、上游供应困难等问题。中小微企业需要关注供应链环节,这是复工复产后的核心工作。中小微企业应及时与上游供应商、下游渠道商沟通,对企业复工复产后的供应能力和订单需求量进行判断,利用客情关系维系供应链资源,积极做好备选方案与多渠道采购,必要时需要考虑跨境采购。中小微企业除要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外,还要密切关注其动态,如复工时间、上岗员工统计、上游原材料情况、订单状态、资金链问题等。中小微企业可视情况考虑通过预付款或定金来确保上游供应商优先供货,与供应链薄弱的企业联合,短板互补,长板叠加;通过为上游优质或核心供应商提供必要的资金、消毒物资等,争取获得复工后急需原材料优先采购的机会,并切实增进客情关系,为后续构建牢固的供应链关系奠定基础。

3.加大市场开拓,弥补停工期订单损失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中小微企业应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寻找订单,弥补停工期损失的营业收入。中小微企业不仅要依托政策帮扶扩大市场,更要积极创新营销模式,进行全员营销;不仅要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更要想方设法维系现有客户。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交货延迟,应与客户及时沟通,争取得到客户的理解,并可在价格、服务或其他条款上给予客户一定的优惠。此外,可通过新媒体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

4.加快企业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

中小微企业要认真吸取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教训,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升级,向数字经济产业转型。中小微企业应加快发展新型商业模式,进行多元化销售渠道转型,充分发挥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网易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作用,扩大网上销售,适度嵌入云技术、区块链技术,通过小程序、社群等方式提高营销渠道附加值。

5.利用政策红利,有效弥补疫情损失

为应对疫情,政府部门与相关机构正在紧锣密鼓地出台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要积极充分利用好这些帮扶政策。此外,考虑到这些政策令出多门,难免缺乏统筹,或彼此间存在冲突,中小微企业除积极申报政策扶持外,还应指定专人负责对政府相关政策进行充分研究和解读,把政策用好用透。

6.关注心理与情绪问题,确保企业所有者和员工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态势比较严重,对此无论是中小微企业的所有者还是员工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慌情绪,其精神层面或多或少会受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为有效减少疫情、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小微企业所有者和员工应积极传播正能量,适度减少或避免主动谈论疫情相关话题。中小微企业要理性对待疫情,在认真做好防控的前提下,鼓足勇气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中小微企业可适度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与帮扶,对受疫情影响的员工和家庭给予适度的物质与精神支持,尽可能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李庚寅,黄宁辉.中小企业理论演变探析[J].经济学家,2001(3):97-105.

[2]吴敬琏.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J].改革,1999(2):11-13.

[3]杨光玉.“非典”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影响及启示[J].江苏商论,2004(9):54-55.

[4]蔡宁,陈功道.论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及其衡量[J].社会科学战线,2001(1):15-18.

[5]徐詠梅.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15(6):99-100.

[6]曹永华.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92-95.

[7]刘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J].当代经济管理,2014(2):9-18.

[8]袁礼斌.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0(1):14-19.

[9]吴莉昀.政府补助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作用结果与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9(8):14-24.

[10]贺俊.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政策的缺陷与调整方向[J].中州学刊,2016(10):31-36.

The Impact of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o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Xia-heng1,2

(1.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Xian,Shaanxi710122,China;2.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27,China)

Abstract:The novelcoronavirus outbreak has many impacts on Chinas economy,society and life,especially on th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it has intensified the survival crisis of these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China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at affected by novelcoronavirus outbreak,the author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urvey subjects are 116 owners and actual principal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content includes 11 problems,such as loss assessment,maintainable time,industry impact,types of difficulties faced by enterprises,self-countermeasures and government demands. It indirectly verified the necessity and timeliness of the governments recent policies to support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novelcoronavirus outbreak,and the degree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is different,and the operational plan and policy demands of the government are different. To cope with the impact ofnovelcoronavirus outbreak o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s,the duration and impact of the novelcoronavirus outbreak. In terms of policy,we should focus on policy innovation,and in addition to the timely introduction of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corrective measures,implement cross-sector cooperation and differential measures. In terms of the enterprisesthemselves,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ash flow,supply chain and supporting policies,actively develop market and accelerate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employees and business owners,guarantee the demand of enterprises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umption to offset losses during this special period of time.

Key words: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assistance policy;enterprisesself-help

猜你喜欢
中小微企业新冠肺炎
情报体系在应急事件中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金融支持新疆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试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