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β25-35联合D-半乳糖诱导树鼩AD 模型的建立

2020-04-03 08:22郭玉倩曾跃勤陆姜利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半乳糖动物模型孵育

郭玉倩 ,曾跃勤,吴 超,陆姜利,杨 艺,郑 红,梁 张

(1)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2)分子临床研究院;3)科技处,云南昆明 6505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原发性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人格失常等。我国每年新增大约30 万患者[1]。AD 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平均每增加6.1 岁,患病率升高1 倍;在85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AD 患病率可高达20%~30%。到2050 年,全球AD 患者将超过1 亿[2]。AD 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医疗、照料负担。由于发病原因不明确和发病机制复杂性,目前AD 治疗药物均不能逆转疾病进程[3]。因此,建立适宜的AD 动物模型有利于开展发病机制、药物研发和机理研究[4]。笔者以树鼩为研究对象,通过海马内注射Aβ25-35、皮下注射D-gal 和联合给药3 种方式建立AD 模型,旨在为AD 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24 只雄性树鼩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许可证:SCXK(滇)2015-0002);实验树鼩饲料、饲养笼均由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动物自由饮水,单笼饲养。饲养室温度(22±2)℃,相对湿度50%~60%。

1.2 主要仪器

脑立体定位仪(成都仪器厂),水迷宫行为测试系统(成都泰盟公司),组织切片机、烤片机、包埋机(德国leica 公司),显微镜(日本尼康公司),恒温培养箱、冰箱(美国Thermo),粘附载玻片(福州迈新公司)。

1.3 主要试剂

Beta 淀粉样蛋白25-35、D-半乳糖(Sigma公司),兔抗鼠Aβ1-42一抗(Abcam 公司),PBS磷酸缓冲液(Solarbio 公司),柠檬酸钠、多聚甲醛、快捷型山羊抗兔/小鼠IgG(福州迈新公司),中性树胶(南京建成公司)。

1.4 方法

1.4.1 Aβ25-35 的孵育参照Zheng 等[5]方法,用生理盐水将Aβ25-35(5 mg/mL)配制成溶液,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孵育7 d,用于树鼩海马注射。

1.4.2 动物分组及处理24 只雄性树鼩,体重135~145 g,随机分为对照组(CT),D-半乳糖组(D),Aβ 组(A),D-半乳糖联合Aβ25-35(D+A)组。用3%戊巴比妥(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树鼩。Aβ25-35在立体定仪下向A 组和D+A 组海马中1 次性注射4 μL 的Aβ25-35(5 mg/mL);CT 和D 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所有树鼩肌肉注射青霉素[22 000 U/(kg·d)]连续3 d,预防感染。向D 组和D+A 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d)],对照组和Aβ25-35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 周。

1.4.3 Morris 水迷宫检测(MWM)在第9 周进行,每天早上9:00 点开始测试。泳池直径1.6 m,水温(21±1)℃。第1 天为搜索平台的适应训练,水迷宫设置为可见平台,将树鼩面朝向池壁,距水面高度10 cm 放下,30 s 后若树鼩没有找到平台,将其引导上平台。在平台停留10 s 后,把树鼩取出、充分擦干身体。第2~6 天进行定位巡航实验,设置为距水面下1 cm 的隐藏平台,实验操作同第1 天,记录树鼩找到平台的时间,如30 s 未找到平台,逃避潜伏期记为30 s。第7 天进行空间搜索实验,撤去平台,记录树鼩通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运动轨迹。

1.4.4 免疫组化检测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心脏采血处死树鼩,生理盐水和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树鼩脑组织,取大脑制成5 μm 石蜡切片,经脱蜡、柠檬酸钠修复、封闭、兔抗鼠Aβ1-42一抗孵育、二抗孵育、DAP 显色、苏木素染色、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大脑皮层和海马细胞形态和Aβ1-42的表达。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进行处理分析,树鼩脑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采用image J 进行定量,所有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树鼩Morris 水迷宫

定位巡航实验中,从第4 天至第6 天,D-半乳糖组、Aβ25-35组和D-半乳糖联合Aβ25-35(D+A)组逃避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P<0.01;图1a)具有差异极显著性;在第6 天,D+A 组(P<0.05;图1A)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D-半乳糖组、Aβ25-35组。在空间搜索实验中,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相比(P<0.05;图1A),D、A 和D+A组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性降低;D+A 组(P<0.05;图1A)穿越平台次数显著低于单因素诱导的D-半乳糖组和Aβ25-35组。

2.2 树鼩海马与皮层中Aβ1-42 的表达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树鼩海马中,对照组神经元形态完整,胞质和细胞核结构清晰,细胞排列紧密。D 组、A 组和D+A 组细胞排列相对松散、核固缩,胞质内呈现不同程度棕色。对阳性面积定量分析显示,D 组、A 组和D+A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图1B,Hip),而D+A 组Aβ1-42的表达最多,显著高于D 组和A 组。树鼩的大脑皮层中也有类似的结果,3 个处理组细胞固缩明显,胞质内呈现不同程度棕色。定量分析显示,D 组、A 组和D+A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图1B,Cor),而D+A 组(P<0.05)Aβ1-42的表达显著高于D 组和A 组。

图1 树鼩不同处理水迷宫实验和大脑Aβ1-42表达分布情况(n=6)Fig.1 Morris water maze and Aβ1-42IHC(n=6)

3 讨论

为了探究AD 的机制和潜在治疗药物,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关键的一步。理想的AD 动物模型将为解决药物靶点不明、临床前后药效学不一致等问题提供有力工具[6]。大小鼠等啮齿类动物是最常用的AD 模型,因其繁殖力强、利于大规模饲养、成本低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广泛用于AD 动物模型研究。但由于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远,仅能模拟部分病理学特征[7]。其他的动物模型,如犬和果蝇等也有局限性[8]。目前灵长类动物被广泛认为是最合适的AD 动物模型,但由于价格昂贵,饲养的经济和空间成本高、实验周期长等缺点,尚难以广泛应用。因此具有类似灵长类动物特征同时体型较小的动物是理想的AD 候选动物模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分子基础研究证实,攀鼩目动物树鼩为灵长目的近亲[9],具有较大的脑重比和复杂的行为特征,适合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10-11]。与非人灵长类动物相比,树鼩体型小,成年体重平均150 g 左右,饲养的空间和经济成本低,繁殖周期短[12]。有研究已经证实,通过将孵育的Aβ1-40注射到大脑,引起树鼩认知功能障碍[13]并且临床治疗药物多奈哌齐可缓解树鼩症状[5]。D-半乳糖是一种动物体内的还原糖,皮下注射可以模拟自然衰老过程并诱导行为改变[14],同时还可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元损伤、线粒体功能丧失和胆碱能系统异常[15-16]。但尚未见复合因素诱导树鼩AD 模型的报道。

AD 动物模型包括单因素诱导和复合因素诱导。复合因素AD 动物模型是使用2 种或者2 种以上的因子联合作用,以更全面地模拟AD 的病理改变。AD 复合模型的构建通常使用2 种诱导方法,一种为短暂性、局部性的诱导因子,常采用脑内注射Aβ[17]、链脲霉素等;另一种诱导方式通常为相对长期性、机体整体性的作用,与AD 时程长、病情严重的特点相符合,例如D-半乳糖注射衰老模型、高胆固醇饮食模型、丙烯醛诱导模型、金属离子紊乱模型[18]。AD 复合模型的优点是能研究多种因素在AD 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Morimoto 等[19]在大鼠脑内注射β 淀粉样蛋白25-35 或1-40 片段联合鹅膏蕈氨酸,观察到海马区神经元大量丢失和Aβ 沉积,胶质细胞活化。Laurent 等[20]用β 淀粉样蛋白联合2 价铁离子导致氧化应激反应,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细胞凋亡增加、记忆能力降低。

在AD 病理学中,认知功能障碍是典型的行为学变化[21-22]。脑内Aβ1-42是构成老年斑的核心病理学分子[23-24]。本实验以雄性树鼩为研究对象,通过海马内注射Aβ25-35、皮下注射D-gal 和联合给药三种方式,发现D-半乳糖、Aβ25-35和D+A 组树鼩均出现认知功能损伤,观察到大脑皮层和海马中Aβ1-42蛋白的表达增加。表明D-半乳糖、Aβ25-35单独和联合作用均能诱导树鼩AD 样病理改变。相对于单因子诱导,D-半乳糖和Aβ25-35复合因素诱导,树鼩认知障碍和分子病理学特征更显著,是更为合适的树鼩AD 造模方式,本实验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了树鼩AD 模型。

猜你喜欢
半乳糖动物模型孵育
扳机日血清雌激素不同水平时授精前后卵母细胞孵育时间对短时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甘麦大枣汤对ADHD动物模型SHR大鼠DRD1、DRD2与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
LINC00612靶向结合Bcl-2抑制Aβ1-42孵育的神经元凋亡
生物催化法制备低聚半乳糖的研究进展
如何应对半乳糖血症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用课程“孵育”会“发光”的教室
含辅酶Q10和洛伐他汀的红曲胶囊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骨丢失的改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应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探讨——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