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急性乳房炎患者哺乳期乳房管理促进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

2020-04-03 08:22杨巧云杨学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乳腺炎哺乳期哺乳

黄 琪,葛 菲,杨巧云,杨学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云南昆明 650032)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增加,高龄高危孕产妇不断增加,保障母婴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孕产期合并症患病风险增高,对母婴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推行母乳喂养是解决儿童健康问题的重要措施。WPO 要求母乳喂养率达到80%[1]。但产妇在哺乳早期因乳头皲裂、乳腺管堵塞或乳房过度充盈等感染而发生乳腺炎,多发生在初产妇的哺乳期,尤其是产后第三或第四周。研究表明初产妇中急性乳腺炎患病率占到50%,临床表现为患侧乳房红、肿、热、痛,无法正常哺乳,严重影响并危害产妇身心及婴儿喂养[2]。临床中如早期处理不当,常导致乳房脓肿,需手术治疗,严重危及产妇与婴儿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由此可见,通过对产妇开展正确的乳房管理,以提高初产妇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减轻、缓和甚至消释病人的悲观情绪,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已经成为急性乳腺炎在临床中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间我院开始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开展乳房管理护理模式的课题试验,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均系初产妇,所有病人均有明显的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症状,乳房肿胀、疼痛、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或伴有高热、寒颤,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超过10×109/L,B超检查未见液性暗区,符合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3]。将92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 例。研究组的年龄23~36 岁,平均(30.12±3.72)岁,对照组的年龄24~32 岁(29.27±3.84)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等一般性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乳汁淤滞期及炎症侵染发展期患者给予抗感染如(青霉素及头孢类等),人工吸奶器排空乳汁治疗。脓肿形成期患者给予脓肿切开引流予以抗感染,并按医嘱每天来医院换药。

1.2.2 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乳腺专科护士开展正确的哺乳期乳房管理护理模式,具体情况如下:(1)订立患者的基础信息档案,设计专门的调查表要求患者填写:①一般情况:患者是否为初产妇,过往乳房发育情况,有无乳房炎病史以及乳房肿块、乳头异常溢液病史。观察哺乳方法是否正确,了解婴儿的口腔卫生状况;②乳房情况:乳头有无破损,是否有乳汁淤积,观察乳房局部炎症的病害情况,是否形成脓肿,有无发热及出汗程度、疼痛及止痛效果等。获取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病情资料,可以更加全面综合清楚地整理、认识、研究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和心理负面情绪状态,为哺乳期乳房管理制定个性化计划.(2)推拿按摩排乳护理乳汁淤积是急性乳房炎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排空乳汁对预防和治疗急性乳房炎尤为重要[4],所以护理人员应指导及帮助产妇正确排乳,具体措施:①查看双乳外观:乳房大小是否对称、皮肤颜色有无红肿以及乳头有无白点等情况;②触摸乳房:肤温、触摸腺体找到患病部位;③取穴及部位:肩井、膻中、乳根、灵墟、屋翳、期门、内关、梁丘、足三里、太冲,乳房[5];④乳头有白点或乳管口堵导致排乳不畅,必要时行平头针、扩条以助排乳;手法操作:①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乳,注意保暖,根据病情进行热敷,用神灯进行照射,配合穴位。手指点按穴位足三里穴、内关穴、合谷穴、梁丘穴、太冲穴、拿肩井穴,药棒按摩膻中穴、乳根穴、灵墟穴、屋翳穴、期门穴共约5~10 min[6];②在患乳先轻揉乳晕挤出少许乳汁,均匀涂抹在整个乳房皮肤表面,以达到润滑目的。术者左手固定乳房,右手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扩张输乳管,疏通该部的淤乳;③右手5 指顺着乳导管方向,按摩顺序为在乳房乳汁淤积处周围作轻微按摩,并在硬结肿块处用五指指腹揉、推、挤、抓等手法,放射状从乳房根部向乳晕部揉推,等待乳汁集中于乳晕部时,再以右手拇指与食指相对,放在距乳头2~4 cm处,其他手指托住乳房,用拇指与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作用于乳晕下方的乳窦,注意不可下压太深,手指反复一挤一放,宿乳呈喷射状排出;④术者可根据患者疼痛忍受的程度,控制增强或降低五指揉推的力量,根据情况捏拿揉推多遍,尽量疏通乳导管为主,除宿乳消壅滞,直至结块缩小或消失、乳房松软、淤乳排空、疼痛明显减轻为度;⑤每次治疗时间20~40 min,每日1 次,5 d 1 个疗程。手法排乳后可正常给婴儿喂乳。可配合艾灸疗法、真空罐疗法排乳[7];(3)外治方法:①中药外敷法:取金黄膏、玉露膏等,或取鲜菊花叶、鲜蒲公英等切碎、捣烂调敷患处;或取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5];②中药熏洗热敷法:取蒲公英煮沸煎汤,趁热将患处置于汤面,用药汤热气熏蒸患处,待汤温稍低时,用汤水热敷、淋洗患处[9]。(4)物理治疗: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增用三才配穴乳腺治疗仪进行排乳治疗,“三才疗法”主要是使用现代医学原理和生物工程技术,中西医结合,针对患处发病程度,根据中医理念与辩证论治,使用三才配穴理疗、经络疗法及穴位导入等,达到缓和缓解病情病症,行之有效地控制复发,从而达到根本解决乳腺炎病难根治、易复发的问题[10],①穴位光灸:使用乳腺疾病专用治疗仪的探头在乳腺穴位及患处沿经络移动,通过治疗仪发出的红外光照射对其进行温灸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整生理机能,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化瘀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②磁疗:使用乳腺疾病专用治疗仪的低频磁疗探头施加于患处穴位和病变部位,调节患者体内生物磁场,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某些酶的活性,以扩张血管、加速血流,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肿、调节内分泌等辅助治疗作用;③生物电刺激:使用多功能乳腺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电刺激,根据人体经通过穴位及神经末梢把生物电信号传至脑垂体,以改善肌肉紧张,并促进血管平滑肌、淋巴管等产生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从而达到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理气活血,疏经通络,缓解甚至消除痛患的作用。(5)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女性都应该注意身体的健康,注意日常的饮食调理,乳房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1],一定要避免乳腺炎的发生,能够掌握好护理的方法,积极的预防乳腺炎。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12]。同时利用手机微信功能,建立母婴健康的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发送健康宣教知识的方式,及时进行孕产期健康指导[13]。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注意婴儿口腔卫生:①产后初期的主要是针对于患者及配偶的心理指导[14],保证产妇愉悦的心情,避免生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对产妇的全身机能都会有一定的调节作用;②保持乳头、乳晕的清洁,在产后,哺乳期前后,均需要清洗,并且保持局部的清洁和干燥。纠正乳头内陷。孕产期要经常的挤捏,提拉乳头,防止内陷;③哺乳期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防止乳汁淤积,保证泌乳的通畅,产后应该尽早开奶,让婴儿能够尽早的吸允乳汁,避免乳房出现过度充盈,正确的哺乳,最好养成定时的哺乳习惯,每次哺乳,尽量吸干净,没有吃完,最好用吸奶器吸完。同时最好养成不要让婴儿养成睡觉的时候不要含乳头的习惯;④及时处理乳头的损伤。乳头、乳晕有破损最好马上停止哺乳,用吸奶器吸出来,喂养婴儿。并且局部要用温水清洗,并且要涂抹抗生素或者蛋黄油,让伤口愈合的时候在喂养。保持婴儿口腔的卫生,要及时的治疗口腔炎[15];⑤产后的饮食当中,应该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膳食,避免吃油腻,辛辣性的食物。产妇在分娩1~2 d 内,将奶汁足够量的给婴儿吸食,减少鸡肉、鱼肉、猪蹄或发物类的食物,饮食是产后非常重要的调理时期,千万不要大鱼大肉,一定要慢慢的去调理。

1.3 评价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以急性乳腺的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衡量两种护理模式的重要指标。参照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愈标准,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患者相关症状消失,肿块消散,可以正常排乳。显效:不良症状基本消失,肿块消退60%~90%,排乳基本正常。有效:不良症状部分消失,肿块消退30%~60%,排乳部分恢复正常。无效:不良症状及肿块无明显改变。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消退肿块体积=[(治疗前体积-治疗后体积)/治疗前体积]×100%[1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继发脓肿继续母乳喂养的发生率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继发乳腺脓肿和继续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见表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Tab.1 Comparisons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继发脓肿及哺乳情况比较[n(%)]Tab.2 Comparisons of secondary abscess and lact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3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及周围结缔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的女性身上,尤以初产妇多见[17]。发病早期,会表现为乳房胀痛,局部有肿块,皮肤发红,可有搏动性疼痛及按压痛,同时会出现全身反应,如高热、发冷、寒颤、食欲不振等,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甚至干扰破坏其正常哺乳[18]。传统临床治疗中,急性乳腺炎的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进行,乳腺形成脓肿后,甚至需要手术切开引流。并且由于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过于担心自身健康及母乳喂养,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19]。因此,临床采取有效方案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治疗效果尤为关键[20]。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常规护理多根据疾病治疗共性及护理人员主观经验等统一定制,以"疾病"为中心,护理内容流程化、程序化,缺乏对患者本身的重视,加之患者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治疗及护理积极性欠佳,故难以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全程管理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根据疾病及其治疗特征、患者实际需求及个体化特征而制定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常规护理盲目性,进而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同时还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及护理服务质量,现今已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临床广泛认可[2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尝试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临床护理中推行乳房管理护理模式,效果较好。研究组中44 例患者的乳腺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和康复,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中仅有18 例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大大低于乳房管理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在继发脓肿及哺乳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继发乳腺脓肿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而继续母乳喂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由此可以看出,乳房管理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以较好地提高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积极弥补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极大程度提高产妇对于哺乳技能以及母乳喂养的正确认识,积极调动产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早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利于母婴健康,开展正确的乳房管理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早期哺乳期急性乳房炎患者应用乳房管理护理模式指导初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保持泌乳通畅,及时开展手法按摩排空乳汁并结合乳房外治及物理治疗能有效地抑制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预防乳腺脓肿,提高患者满意度,保留乳房的生理功能,促进母乳喂养。值得在各个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乳腺炎哺乳期哺乳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会哺乳的树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与乳母谈哺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