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初产妇分娩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03 08:07连俊红熊燕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科生育

连俊红,熊燕黎

(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武汉 430070)

1978年起,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行强制性的“一胎化”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1]。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定以来,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中国人口老龄化明显,我国的生育政策也进行适应性调整,2014—2015年放开“单独二孩”政策[2],于2016年1月1日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伴随着该政策的推广实施,各地掀起二孩生育高峰。产科工作者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接受着各种挑战。生育政策背景的调整导致部分家庭生育意愿和行为的变化[3-4];全面二孩政策的调整或将影响其对分娩方式的抉择。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正常孕足月初产孕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其现阶段预期分娩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降低正常初产妇剖宫产率寻求途径及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5—10月间在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 200例正常孕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0~49岁;②孕足月(37~41.6周)初产孕妇;③均为单胎头位;④无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精神疾病等相关病史;⑤拟定在本院分娩;⑥遵循自愿参加原则。排除标准:①孕期有严重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②有明确的剖宫产手术指征;③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者。

1.2 研究方法自制《正常初产妇分娩意向调查表》,选取产科门诊资深护士为调查员,向符合入组条件的正常孕足月初产孕妇介绍本研究,并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要求其根据调查表内容自行按规定如实填写问卷。具体包括:①人口学资料。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状况、住院费用支付类别、是否为独生子女;②既往史、个人史及婚育史信息。生育史、流产史、手术史、有无吸烟史、有无酗酒史、有无再生育意愿、有无妇科疾病、有无内外科疾病及传染病、有无高血压疾病、有无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家族史;③对分娩方式的认知。由研究人员商议制定15道题目(《分娩方式认知测试题》)以考查产妇对分娩方式及孕期知识的了解程度,内容涵盖是否定期产检、参与医院举办的孕妇学校与否、孕期知识了解渠道、分娩方式了解的主要来源、目前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倾向及原因。答对10题及以上为非常了解,5~10题为了解,5题及以下为不了解;④其他社会支持情况。丈夫基本信息(职业、受教育程度),丈夫、父母及朋友对分娩方式的建议。问卷发放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共计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表1)

2.2 初产妇的分娩意向、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1 200例调查对象中选择经阴道分娩的有786例(65.5%),选择剖宫产分娩的有180例(15%),选择听从医师建议的有198例(16.5%),暂未考虑或不确定分娩方式者36例(3%)。计划生育二孩者480例(40%),无再生育意愿者300例(25%)。将选择经阴道分娩与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妊娠相关信息及对分娩相关知识的认知、家人朋友的建议等因素对分娩意向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调查表中诸多量化的可能影响的因素中,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二孩生育意愿、分娩方式的认知及家人朋友对分娩方式的建议影响孕妇对预期分娩方式的抉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初产妇的人口学特征

表2 影响初产妇预期分娩方式单因素分析[n(%)]

2.3 调查对象分娩意向的抉择现状本次调查中,无指征剖宫产的初产妇预期阴道分娩的比例为65.5%,其中调查对象选择阴道分娩的理由依次是:对身体损伤小,恢复快,产后疼痛少;母乳喂养更容易;有再生育计划;计划第一时间陪伴宝宝;住院时间短;听从家人朋友建议。而15%的正常初产妇预期选择剖宫产分娩,理由依次是:害怕自然分娩的疼痛;担心阴道分娩失败;剖宫产有计划性、更安全;听从家人朋友建议;无再生育计划;考虑产后盆底功能等。

3 讨 论

3.1 调查对象分娩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年龄越大的孕妇更倾向于剖宫产,这与国内学者文献报道[5]一致。当前,生育年龄推迟是大趋势,而更多孕妇认为剖宫产的安全性高于阴道分娩;本研究中40%的孕妇有二孩生育意愿,且在选择阴道分娩理由中,二孩生育意愿排在第四位,即31.6%孕妇以考虑计划二孩为理由而倾向于阴道分娩;可见,二孩生育意愿是现阶段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下正常初产妇选择预期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在966例问卷中,丈夫、父母支持阴道分娩占67.4%(651例),支持剖宫产占1.5%(14例),听医师建议占31.1%(301例),而朋友关系中,支持阴道分娩占44.2%(427例),支持剖宫产占44.5%(430例);分娩方式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中,489例初产妇选择家人、朋友、同事、有过生产经历的妇女,286例孕妇关于分娩方式信息来源于网络杂志、电视媒体、书本等,而来自专业医务人员讲解的途径仅191例。研究显示,初产妇在产前对分娩方式的认知程度及丈夫、朋友、同事对分娩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共同促使初产妇做出关于分娩方式的抉择。而丈夫作为与产妇关系最密切的人,分娩行为间接的参与者,影响力更是不容忽视,这与既往研究一致[6]。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推广产前健康教育,重点宣传阴道分娩的优势,增加对分娩方式相关知识的了解,消除对阴道分娩及剖宫产认识的误区,是产科工作者的重点。而在健康教育中,把家属纳入进来,引导家属对初产妇产生正面的影响,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分娩服务,重塑对阴道分娩的信心,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3.2 医院对全面二孩分娩的应对及思考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将满足更多家庭生育二孩的愿望,人们开始意识到剖宫产的危害和顺产的优越性,以及首次分娩方式对生育二胎产生的影响,这一政策为降低剖宫产率,倡导自然分娩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社会性剖宫产率,医院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应对及思考。①实施综合全面的健康管理以降低医源性因素剖宫产率。从产检到分娩全程加大对引导分娩与剖宫产相关知识的讲解力度,包括饮食控制、体重管理、良好生活方式等,针对性地引导孕妇正确认识自然分娩全过程,使孕妇了解剖宫产只是在无法经阴道分娩情况下的一种补救应急措施[7]。孕妇在生产前对分娩方式有科学理性的认识,能明显减少无医学指征剖宫产人群,打破因为规避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而应孕妇及家属要求选择分娩方式的产科现状[8-9]。②充分运用现代发达的医学技术,正确、灵活运用分娩镇痛与导乐分娩方法,对无痛分娩知识进行科普。减轻孕妇怕痛心理,树立分娩信心,消除担心难产心理;除此之外提供综合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综合护理是以孕妇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为孕妇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综合体的护理[10-11]。③完善的入院护理有助于缓解孕妇恐惧情绪,降低分娩方式选择的偏倚。入院后护理人员除了正确处理孕妇的生理问题,还应重视孕妇的心理感受,消除孕妇对陌生环境的不安感、对分娩的恐惧感,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④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感,消除孕妇担心难产的顾虑,从源头解决难产问题[12]。

综上所述,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计划妊娠妇女对分娩方式开始重新思考,对剖宫产的危害与风险认识逐渐科学理性,阴道分娩的优势日益明显。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为降低社会性剖宫产率提供一个政策机遇,产科工作者要利用这个契机,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科生育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