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力资源分组式细节化管理效果

2020-04-03 07:23黄秋玲王佳坤陈惠萍林菁红曾华缘陈志民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成品本院医嘱

黄秋玲,王佳坤,陈惠萍,林菁红,曾华缘,陈志民*

(1.解放军第910医院药学科,泉州 362000;2.泉州洛江区罗溪卫生院康复科,泉州 362000)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完善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药房的挑战越来越严重,对药房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1]。传统的药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药房管理需求。特别是本院PIVAS每天需承载近万袋的静脉用药医嘱的审核及调配工作。其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琐,各环节工作任务多,继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建立一套适合本院PIVAS的人员管理模式至关重要。自2016年7月起,对PIVAS人力资源实行分组式细节化管理,经历2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分组模式效果显著。

1 本院PIVAS的概况

本院PIVAS共分为七个区域:医嘱审核区、贴签摆药区、药物调配区、洁净区、成品复核区、二级药品仓库区、生活区。其中洁净区分为普通药物/TPN配置间与抗生素、细胞毒药物配置间。分别配有百级净化水平层流工作台6台和生物安全柜3台。本院PIVAS共有57人,由药学与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其中副主任药师1名、主管药师5名、药师13名、药士26名、护士12名。

2 传统药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弊端

按照工作流程:医师开方→电脑传递→药师审核→确认相容性→打印药签→调剂→核对→配置→成品核对、包装→送至病区→护士核对、查收→给药。PIVAS各个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但由于传统药房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调配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PIVAS的健康和谐发展。

3 分组式细节化管理模式

本院PIVAS自2016年7月开始,科主任根据每位员工的学历、资历、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岗位重组分配,实行分组式细节化管理,并根据工作流程需要将其分别整合为审方药师组、贴签摆药组、混合配置组、成品核对组,制订各个组别的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科主任不参与具体工作,主要负责PIVAS管理与协调工作。每组分别设置一个责任组长,责任组长对本小组的工作内容进行指导与监督。如遇棘手事件,责任组长未能处理,则组长请示科主任,解决相应的问题。进而形成由科主任、责任组长、组员组成的三层立体式框架[2],垂直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各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3.1 审方药师组审方药师组工作人员共12人,主要负责审核医师当天开具的医嘱, PIVAS审方药师结合药品说明书、相关文献及《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手册》等辅助工具书,以配伍禁忌、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给药浓度、给药频次、给药途径、重复给药等切入点预审核医嘱,并登记不合理医嘱记录。例如,5%GS 250 ml0.5g+10%KCL 7.5 ml + 多种微量元素10 ml,静脉滴注。分析:存在配伍禁忌,多种微量元素用脂肪乳或无电解质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静脉输注[3]。注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80 mg+0.9%NS500 ml,静脉滴注。分析:给药浓度过高,该药说明书要求40 mg三磷酸胞苷二钠加入0.9%NS或5%GS500 ml中缓慢静滴[4]。

临床药师应根据不合理用药类型,加强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力度,加强与医师之间的沟通、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医师进行合理用药培训,有助于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5]。

3.2 贴签摆药组贴签摆药组工作人员共16人,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调剂、核对临时医嘱与长期医嘱。本院PIVAS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并与临床工作人员沟通后决定医嘱按批次下送。责任组长根据各个批次工作量的需要具体细分各个组员的工作内容(图1)。

图1 贴签摆药组工作流程

3.3 混合配置组混合配置组工作人员共19人,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配置长期医嘱(图2)。配置组组长负责协调,解决工作间的问题,并将成品输液传出传递窗,不参与配置药品。

3.4 成品核对组成品核对组工作人员共6人,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检查成品输液的质量,并将成品输液按批次、科室一一扫描装入成品框并由运送药工下送到科室(表1)。成核组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秩序,确保成品输液质量安全有效。

图2 混合配置组工作流程

表1 成品核对组主要工作内容

4 结 果

4.1 节约人力 提高工作效率PIVAS进行分组式细节化管理以来,科主任每月分别对各个小组工作能力进行考评,审方药师组人均每天审核医嘱数由原来的10 299条增加至14 377条,效率提高39.60%,调配差错率由原来的0.45%降至0.21%,人均每小时配置量由原来的55袋增加至70袋,药品破损率由原来的0.84%降至0.42%,节约人力5名,提高PIVAS整体工作效率(表2)。

表2 PIVAS实施分组式细节化管理前后工作质量比较(%)

4.2 成效采取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对人力资源分配率、医嘱审核合格率、专业技术考核合格率分析所得,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实施分组式细节化管理前后,人力资源分配率、医嘱审核合格率、专业技术考核合格率分别达到97.89%、99.09%、100.00%,均高于实施前,PIVAS工作质量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PIVAS实施分组式细节化管理前后工作质量比较(%)

5 讨 论

5.1 人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PIVAS进行分组式细节化管理以来,人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克服配置高峰时人力不足的压力,改善配置高峰的工作强度,缓解配置工作的压力,提高效率和质量,有效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减少很多重复性的劳动,避免窝工现象,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休息[6]。

5.2 加强组员专业知识学习 提高综合素质水平PIVAS实行分组式细节化管理以来,对每位员工的业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每位小组组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小组的业务知识,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掌握其他小组的业务知识,尽量满足科室弹性排班制度[7]。

每周四组织各小组进行专业知识视频授课,不断更新员工自身专业知识。科室主任每月对各小组分别进行综合素质考核,不断激励员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5.3 增强团队团结精神 提高科室凝聚力通过分组式细节化管理,PIVAS各小组分工明确,促进员工之间的配合协调性,及时有效地解决关键性问题,最终使静脉配置中心工作质量的效率得到全面提高[8]。且各小组之间在工作上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充分发挥每个人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团结精神,提高科室凝聚力。

5.4 不足与对策由于分组式细节化管理是按照每位员工的学历进行分配,各司其职,个别员工在工作中存在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现象。因此,组长必须发挥帮带意识,促进组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并分享学习成果,增强荣誉感,积极总结经验,发表论文,争取职称评定顺利通过。

组长更需与时俱进,不断自我突破,不断提高管理、协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展望未来

分组式细节化管理实践以来,人力资源分配取得最大优化,为了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潜能挖掘,根据实际情况和人才特点科学配置人才[9],将不定时安排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交流新技巧,引进新知识,落实患者药学宣教、开展优质药学服务[10],促进本院PIVAS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成品本院医嘱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