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治愈后出现的全葡萄膜炎1例

2020-04-05 04:08刘沛洋韩宁王路璐范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房水葡萄膜右眼

刘沛洋 韩宁 王路璐 范斌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长春 130041)

资料患者女性,5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伴眼红,偶有眶周疼痛10余天收住我院。既往1年半前患者因同种症状收治我院,病程中未出现劳累、感冒、精神压力大及其他全身感染情况。眼部检查如下。视力:右眼为0.03,矫正0.16;左眼为指数/10 cm,矫正不应。可见双眼结膜充血,角膜后大量羊脂状KP,前房闪辉(++),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隐约可见豹纹状眼底,部分小动脉闭塞,周边可见边界清楚的黄白色坏死灶。行房水病毒抗原检测,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阳性,诊断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 ARNS,双眼),后经抗病毒、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时视力恢复:右眼为0.03,矫正0.2;左眼为指数/40 cm,矫正不应。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后KP明显减少,前房闪辉消失,玻璃体混浊较前减轻,眼底坏死灶较前略有后退,边界更加清晰,未见新发坏死灶。后门诊复查,视力稳定:右眼为0.03,矫正0.2;左眼为指数/1 m。双眼眼前节体征消失,玻璃体混浊明显减轻,眼底未见新发坏死病灶,原病灶可见色素脱失游离,边界清晰,余查体未见异常。房水病毒抗原检测阴性,考虑ARNS已临床治愈。此次入院检查如下。视力:右眼为0.1,矫正不应;左眼为指数/15 cm,矫正不应。眼压:右眼为13 mmHg(1 mm Hg=0.133 kPa),左眼为12 mmHg。双眼均见结膜充血,角膜后大量羊脂状KP,前房闪辉(+),晶状体混浊,玻璃体中度尘埃状混浊,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扩瞳查眼底视盘界清色淡,黄斑视不清,豹纹状眼底,混浊未遮挡处视网膜平伏,小分支动、静脉闭塞,中周可见多个境界略清楚的色素萎缩灶及散在点片状黄白色渗出,伴增殖及牵拉,余未见明显异常(图1)。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双眼模糊可见黄斑网膜上层线样高反射信号带。彩超:双眼晶状体回声略增强,虹膜回声不均匀增强,虹膜根部向前膨隆,玻璃体内可见弱中絮状及带状回声,眼底球壁回声不均匀增厚、增强,可见带状隆起。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双眼视网膜周边血管荧光渗漏(图2)。初步诊断:ARNS(双眼);并发性白内障(双眼);变性近视(双眼)。

图1 患者双眼眼底广角照相 A.右眼,B.左眼。双眼均可见豹纹状眼底,分支动、静脉闭塞,多个色素萎缩灶及散在黄白色点片状渗出,伴增殖及牵拉。

图2 患者双眼FFA像 A.右眼,B左眼。双眼周边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

入院后积极行抗炎对症治疗,同时抽取双眼房水送检,并经验性行双眼玻璃体腔更昔洛韦注射治疗,全身更昔洛韦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及双眼局部抗病毒、抗炎治疗。2 d后房水检测结果:双眼未检测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抗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白细胞介素-8滴度升高。即停用抗病毒治疗,行口服足量激素及双眼局部抗炎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角膜后羊脂状KP和房水闪辉日益减轻,玻璃体混浊较前减轻,炎性细胞减少,视网膜未见新发坏死灶,原坏死灶色素脱失,游离边界清晰。考虑此次ARNS复发可能性不大,修正诊断:全葡萄膜炎(双眼);并发性白内障(双眼);变性近视(双眼)。治疗后2周,患者双眼无充血,角膜KP(-),房水闪辉(-)玻璃体混浊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消失,视网膜检查同前。治疗后4周,患者葡萄膜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视力提高(右眼为0.1,矫正0.25;左眼为指数/1 m,矫正不应)。

讨论ARNS是病毒感染后以全葡萄膜炎、玻璃体炎、严重的阻塞性血管炎和弥漫坏死性视网膜炎为临床特征的综合征[1]。最新证据表明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及弓形体感染均可引起ARNS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目前,随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发展,ARNS的确诊主要是联合初始眼部表现、特征性病情进展过程及眼内液病毒检测[3]。

已经有多例ARNS复发病例被报道,最常见的为单纯疱疹病毒造成的感染[4-6]。研究[4]表明在ARNS首次发病时,足量、足疗程的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而是否应长期或终身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ARNS复发还有待证实。目前全世界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ARNS治愈后发生葡萄膜炎的仅几例报道,有研究称前葡萄膜炎的发生与早期ARNS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认为最有可能是由于继发产生的免疫反应,而只有少数ARNS治愈后出现前葡萄膜炎则可能是取决于基因的易感性[7]。

回顾本病例,我们考虑ARNS临床治愈后发生全葡萄膜炎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为视网膜组织破坏后继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如文献[7]报道;也可能为独立的葡萄膜炎。由于未行葡萄膜炎病因学相关的检查,因此,是否为其他感染或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我们无法判定。但由于对ARNS治愈后再发生葡萄膜炎的病例报道较少,希望本病例的报道为阐述相关病因引出思考和讨论,提醒临床医师明确ARNS及葡萄膜炎的鉴别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加强随访。

猜你喜欢
房水葡萄膜右眼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房水外泌体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儿童葡萄膜炎86例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八仙过海降眼压
掩其右眼
左右眼
龙胆泻肝汤合三仁汤加减对春季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疗效的影响
青光眼患者睡觉应平卧吗
一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