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教融合环境 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2020-04-06 22:39李群石希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宜昌市教育局职教

李群 石希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宜昌市教育局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持续强化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通过创新职教集团运行体制机制、做实做深校企对接、引导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营造产教融合发展氛围等,优化了产教融合发展的环境,有力推动了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了职业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宜昌产业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创新职教集团运行体制机制

在市教育局的积极推动下,依托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市内中高职院校、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代表共同组建的宜昌三峡职教集团,早在2013年就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在2016年集团理事会换届中,理事会机构设置进行了改革创新,一是按照与宜昌十大千亿产业对接的要求,在集团内调整重设了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医药卫生、化工、文化旅游类等11个产学合作委员会,建立了由市直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大型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任专委会主任,为行业产业服务的高职二级学院和特色中职学校任副主任单位和秘书单位,其他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和行业企业代表任成员,行业协会、企业、院校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大型龙头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扭转“校热企不热”的局面。二是将职教集团秘书处设在市教育局,由职成教科科长任秘书长,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科室负责同志任副秘书长,方便统筹谋划和协调各方参与集团工作。在此框架下各职业院校均与有关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职教集团的“毛细血管”。三是坚持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全体会议。会上,安排上年度工作任务落实效果好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并由职教集团秘书长汇报上年度工作、理事长通报本年度工作安排,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提工作要求,从而推动工作深化落实。

常态长效做实做深校企对接

每年春季学期,由市教育局、三峡职教集团联合发文,对全年度的“校企合作恳谈会”“职业院校企业行”“教师下企业锻炼”“技能大赛”等系列校企对接活动进行统筹部署,并注重对活动内容的精心设计。如,2019年市教育局依托职教集团9个产学合作委员会,联合市直9个行业主管部门举办了10场校企恳谈会,对于每一场恳谈会,市教育局精心设计了“五个一”活动。即向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及有关企业进行一次职业教育政策和产教融合政策的宣讲;邀请企业观摩一场技能大赛;签订一份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发起成立一个专业发展联盟的倡议;召开一个校企深度对接的研讨会。通过“五个一”活动努力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始终坚持把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作为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的重要抓手,把市场供求、就业质量作为引导学校调整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从2016年开始,通过定期举办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培训班、开展专业布局调整一把手校长专题答辩评审等形式,持续深入推进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2016年4月,印发了《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宜昌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产教融合,坚持市级统筹引导,全面调整和优化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和结构,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2017年6月、2019年12月,分别举办了第一轮、第二轮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答辩评审会。对于每一轮答辩都要求必须是各学校一把手校长参加,就专业设置必须回答清楚三个问题:市场需求分析、办学条件分析、建设发展规划。

目前,全市职业学校已由“十二五”末期的149个专业调整为现在的49个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加工制造、旅游服务、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康养护理等专业群为主体,“一校一策、错位发展”对接宜昌市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2020年5月,印发了《宜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坚持类型特色不动摇,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打一场职业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战。”

办出“宜学”的职业教育

深刻领会和把握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始终聚焦产教融合这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线,大力发动各方关注支持,积极做好政策争取工作。一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请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12月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二是积极争取市人大、市政协支持,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题调研工作。三是部门协同联动推进工作任务落实。2020年上半年,市发改委出台了《宜昌市职业教育2020年产教融合工作方案》《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的通知》,全方位营造了产教融合发展氛围,推进宜昌市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搭建了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的高效平台。通过创新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将职教集团的秘书处设在市教育局,并在职教集团内对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设立产学合作委员会,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大型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任专委会主任,既有利于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对区域职业教育的统筹引导作用,也引导行业主管部门达成了管产业、管行业必须管人才的共识,形成了高效便捷的组织架构以及和政、校、行、企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构建了产教协同、中高职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职教集团各产学合作委员会,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夯实中职学校基础地位,凸显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初步形成了“1+1+N”的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对应宜昌支柱产业的文化旅游类、化工类、现代农业类等主要专业中,着力推行1(产学合作委员会)+1(高职学院)+N(本地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既聚集社会多方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力量,又促进产业链、教育链的有机衔接,更重要的是初步探索构建了区域内中高职教育衔接、一體化发展,跨部门协同育人、校企一体育人的新模式。

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2018年12月,由职教集团医药卫生类专业产学合作委员会、湖北三峡职院等联合申报的课题《供需对接定向乡医临床医学专业协同育人改革的探索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10月,由市教育局主导的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宜昌市为区域试点单位),顺利通过教育部项目验收。试点工作成功引领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开启了校企双元育人的新模式。2020年10月,宜昌三峡职教集团被教育部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建设单位。

宜昌市教育局以自觉的政治担当、鲜明的问题导向、强烈的职教情怀,牢牢抓住职教发展大有可为的政策红利期和发展机遇期,始终坚持面向宜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专业链深度融入全市产业链,强化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和适度超前储备,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服务宜昌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宜昌市教育局职教
江都市教育局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