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瘾、焦虑与抑郁对低年级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2020-04-07 03:35李水冰彭欣倪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成瘾者总分检出率

李水冰,彭欣*,倪鹏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420;2.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机体组织器官快速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调查显示,10%~23%的美国青少年被检出有睡眠问题[1],2001至2011年青少年睡眠问题检出率从31.2%上升到 45.9%[2]。

手机成瘾,是指个体使用手机行为失控,从而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3]。 有研究显示, 99%以上[4-6]的中专生和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使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睡眠质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研究显示,失眠者常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症状[7-8]。焦虑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威胁,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因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9]。抑郁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性的情绪状态,是个体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0]。焦虑和抑郁表现为惊恐不安、胸闷、情绪低落、兴趣降低、悲观、思维迟缓等,可导致睡眠障碍、食欲下降、肠胃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本研究旨在了解某高校低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探讨手机成瘾、焦虑及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从而采取预防措施,为改善低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某高校低年级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对一年级、二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630份,剔除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598份,有效率94.9%。研究对象平均年龄 (19.48±0.93)岁;男生95人,女生503人;一年级358人,二年级240人;城市257人,农村341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匿名填写问卷,并且当场回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手机成瘾、焦虑、抑郁等。

2018年4月下旬,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调查学生近1个月的睡眠状况,PSQI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其中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条目: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分四级计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40,当PSQI>7分时,即可判断有睡眠质量问题[11]。

手机成瘾状况用香港梁永炽的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MPAI)对学生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17个条目: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每个条目的5个选项分别为: “几乎没有”、“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按1~5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高,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3。对17个条目进行回答,如果其中有8个条目是肯定回答,即可判断为手机成瘾者[12-14]。

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采用其中2个分量表调查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采用0~3分4点式评分,不符合为0分,有时符合为1分,常常符合为2分,总是符合为3分;每个分量表各有7道题目,每个分量表的7项得分之和乘以2为该量表得分,得分范围0~42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的程度越严重,焦虑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 0.822,抑郁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8。分级标准如下:焦虑分量表0~7分为正常,8~9分为轻微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15~19分为重度焦虑,20分及以上为极度焦虑;抑郁分量表0~9分为正常,10~13分为轻微抑郁,14~20分为中度抑郁,21~27分为重度抑郁,28分及以上为极度抑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线性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手机成瘾、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情况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598名学生中,智能手机持有率为99.7%,81.8%的学生使用手机超过2年,64.2%的学生每日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超过4 h,其中26.1%的学生每日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超过6 h。PSQI得分为0~21分,平均 (8.72±6.79)分,睡眠问题的检出率是49.5%;手机成瘾者MPAI得分为18~71分,平均 (38.64±9.65)分,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14.7%;焦虑得分为0~42分,平均 (7.90±7.38)分,焦虑问题的检出率为42.0%;抑郁得分为0~40分,平均 (6.87±7.37)分,抑郁问题的检出率为27.8%;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中正常、轻微、中度、重度和极度五类的人数和所占比例见表1。

表1 焦虑和抑郁各分级人数分布情况 [n(%)]

2.2 年级、性别之间的睡眠质量比较 将研究对象按不同年级、性别分别分组,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二年级的PSQI得分高于一年级 (P<0.01);男生和女生PSQ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手机成瘾组与未成瘾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的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有88人符合手机成瘾的判定标准而被判定为手机成瘾,510人为非手机成瘾者,将研究对象按是否存在手机成瘾分为成瘾组与未成瘾组,对睡眠质量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手机成瘾组的PSQI总分大于未成瘾组 (P<0.01);手机成瘾的学生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5个因 子上的得分高于未成瘾者 (P<0.01)。见表3。

表2 不同年级、性别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比较 (±s)

表2 不同年级、性别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比较 (±s)

项目 n PSQI得分 t P年级 一年级 358 7.91±5.02 -3.27 <0.01二年级 240 9.94±8.67性别 男 95 8.69±8.58 -0.046 >0.05女503 8.73±6.41

表3 手机成瘾对PSQI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的影响 (±s)

表3 手机成瘾对PSQI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的影响 (±s)

P S Q I 手机成瘾组 (n=8 8) 未成瘾组 (n=5 1 0) t P P S Q I总分 1 2.4 2±8.5 2 8.0 9±6.2 4 4.5 7 <0.0 1主观睡眠质量 1.3 3±0.6 9 0.9 2±0.7 1 5.0 5 <0.0 1入睡时间 1.1 5±0.9 5 0.8 4±0.7 8 2.9 1 <0.0 1睡眠时间 0.7 7±0.6 4 0.6 1±0.5 9 2.3 5 <0.0 5睡眠效率 0.3 5±0.8 0 0.2 4±0.6 1 1.2 8 >0.0 5睡眠障碍 7.0 2±7.3 1 4.2 3±4.7 5 3.4 6 <0.0 1催眠药物 0.1 3±0.4 2 0.1 2±0.4 2 0.1 1 >0.0 5日间功能障碍 1.6 7±0.8 8 1.1 3±0.8 8 5.2 7 <0.0 1

2.4 焦虑组与未焦虑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的比较 研究对象按是否存在焦虑分为焦虑组与未焦虑组 (8分及以上为焦虑),有251人为焦虑者,347人为未焦虑者。对睡眠质量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焦虑组的PSQI总分大于未焦虑组 (P<0.01);焦虑的学生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5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未焦虑的学生 (P<0.01)。见表4。

表4 焦虑对PSQI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的影响 (±s)

表4 焦虑对PSQI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的影响 (±s)

P S Q I 焦虑组 (n=2 5 1) 未焦虑组 (n=3 4 7) t P P S Q I总分 1 2.0 1±7.4 4 6.3 4±5.1 1 -1 0.4 2 0 <0.0 1主观睡眠质量 1.1 4±0.7 4 0.8 6±0.6 8 -4.8 2 3 <0.0 1入睡时间 0.9 9±0.7 9 0.8 0±0.8 2 -2.8 5 3 <0.0 1睡眠时间 0.6 7±0.6 4 0.6 1±0.5 7 -1.0 8 9 >0.0 5睡眠效率 0.3 0±0.7 2 0.2 1±0.5 8 -1.5 1 3 >0.0 5睡眠障碍 7.1 1±5.9 0 2.8 6±3.9 4 -9.9 1 4 <0.0 1催眠药物 0.2 2±0.5 8 0.0 5±0.2 4 -4.4 0 8 <0.0 1日间功能障碍 1.5 8±0.8 9 0.9 5±0.8 1 -8.9 3 7 <0.0 1

2.5 抑郁组与未抑郁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的比较 研究对象按是否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与未抑郁组 (10分及以上为抑郁),有166人为抑郁者,432人为非抑郁者。对睡眠质量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抑郁组的PSQI总分大于未抑郁组 (P<0.01);抑郁的学生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5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未抑郁的学生 (P<0.01)。见表5。

表5 抑郁对PSQI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的影响 (±s)

表5 抑郁对PSQI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的影响 (±s)

PSQI 抑郁组 (n=166) 未抑郁组 (n=432) t P PSQI总分 12.01±7.44 6.35±5.11 -10.415 <0.01主观睡眠质量 1.14±0.74 0.86±0.68 -4.823 <0.01入睡时间 0.99±0.79 0.80±0.82 -2.853 <0.01睡眠时间 0.67±0.64 0.61±0.57 -1.089 >0.05睡眠效率 0.30±0.72 0.22±0.58 -1.513 >0.05睡眠障碍 7.11±5.90 2.86±3.94 -9.914 <0.01催眠药物 0.22±0.58 0.05±0.24 -4.408 <0.01日间功能障碍 1.58±0.89 0.95±0.81 -8.937 <0.01

2.6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对MPAI总分、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之间分别进行简单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发现MPAI总分、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焦虑、抑郁与PSQI总分均呈正相关 (P<0.01)。 见表 6。

2.7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进一步研究睡眠质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将PSQI总分作为因变量,将上述分析有意义的变量 (年级、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焦虑、抑郁)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戒断性、逃避性与PSQI总分不存在线性关系;焦虑、失控性、抑郁、低效性与PSQI总分具有线性关系;焦虑、失控性、抑郁、低效性是睡眠质量总分的预测变量,该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265,结果见表7。

表6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表7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睡眠质量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睡眠质量问题的学生有296人,占总人数的49.5%。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在1989至2009年,中国大陆青少年的睡眠质量状况为:有13.93%~44.8%的高中生和大学生被检出有睡眠问题[15]。而本研究睡眠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十多年前的检出率,可见青少年学生的睡眠质量令人担忧,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本研究中大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近几年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手机持有率大大增加,对手机的使用依赖化日益明显,而手机成瘾可以影响到睡眠质量,因此会使大学生的睡眠问题检出率增加。

3.2 性别、年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性别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发现,男生的睡眠质量与女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表明,女生睡眠质量差于男生[16]。而另一些报道则指出,男生的睡眠问题较女生更为突出[17]。同时也有学者调查指出,男生和女生的睡眠质量并无显著性差异[18-19]; 并且国外的一项研究[20]也说明了这一观点。可能与调查人群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娱乐方式等方面有关。本研究年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年级的睡眠质量好于二年级。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压力也增高,因此影响了他们的睡眠质量,并且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年龄和学习压力等会影响青少年的睡眠质量[21]。大学生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缓解压力;也可以向朋友和家长等诉说自己的压力,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3.3 手机成瘾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PSQI总分与MPAI总分呈正相关 (r=0.386,P<0.01),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即手机成瘾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有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的严重程度可以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22]。聂雪丽[23]对学生PSQI总分和MPAI总分及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为:学生PSQI总分与MPAI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智能手机成瘾情况也与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9.7%的低年级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手机成瘾者88人,占总人数的14.7%。在本研究中,低年级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总分与MPAI总分及各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总分与MPAI总分及四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总分与焦虑、抑郁、失控性和戒断性都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能较好地预测低年级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由以上结果可知,智能手机成瘾影响着低年级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相比,成瘾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更差,入睡所需的时间更长,睡眠时间更短,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更严重。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学校应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的理念,以避免睡眠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3.4 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PSQI总分与焦虑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r=0.509,P<0.01),焦虑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即焦虑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有研究发现大连的学生的焦虑发生率为24%[24],低于本研究焦虑的发生率。也与杨玉玲等[25]研究的结果相一致:焦虑、抑郁影响睡眠,由此可见焦虑等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影响之大,青少年应该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尽量减少诸如此类状况的发生。但是也有研究指出,适度使用手机对自我情绪管理有利,并且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在情绪较差的时候可以利用手机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可以缓解其紧张状态[26]。由此可见,我们也应该发挥手机在调节情绪方面的积极作用。

由以上结果可知,焦虑影响着低年级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焦虑者与非焦虑者相比,焦虑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更差,入睡所需的时间更长,催眠药物使用次数更多,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更严重。

3.5 抑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PSQI总分与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r=0.437,P<0.01),抑郁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即抑郁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吴虹等[27]的研究中,抑郁的检出率为12.7%,低于本研究的抑郁问题的检出率,提示大学生的抑郁状况相对来说更为严重。应对有抑郁症状的同学应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减轻其抑郁情绪,帮助改善其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成瘾者总分检出率
药物成瘾者相关线索反应的自动化用药行为特征及其消退*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调查及对策研究*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