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前本科护生循证实践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07 03:35韦欢欢李远珍汪苗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护生循证维度

韦欢欢,李远珍,汪苗

(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循证护理源自循证医学,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并将其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1]。临床护理人员作为循证护理实践的主体力量,在将研究结果和证据整合到临床实践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整体循证实践 (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能力现状直接影响临床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2]。而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循证护理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EBP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3]。目前国内涉及EBP能力研究中,研究对象大多以注册护士为主[4-5],少量针对护生EBP能力的研究也并未采用针对护生的特异性量表[3,6-7]。本研究针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开展EBP能力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经过前期理论学习后的护生EBP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循证护理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2016级本科护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42份。所有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为调查描述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过研究护理科研经历等内容; (2)护生循证实践能力评估量表(Evidence-Based Practice Evaluation Competencies Questionnaire, EBP-COQ), 是 Ruzafa-Martinez等[8]研制发展, 应用周晓美[9]翻译修订后版本,EBP-COQ共24个条目,包括态度、技能和知识3个维度,条目采用Likert 5分制,量表总得分为24~120分,得分越高,护生循EBP能力越强,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适用于护生EBP能力的评估。(3)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由吴德芳[10]进行文化调适在大陆推广使用,共20个条目,4个维度构成,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量表总得分为20~100分,得分越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14。

1.3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网络不记名形式进行数据资料收集。研究者将调查问卷发布在互联网调查平台上,生成网址链接及二维码。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向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获得其知情同意后,将问卷链接或二维码发给研究对象。为保证数据质量,将问卷中条目均设置为必答题,避免漏填或不填现象发生。研究对象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通过访问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填写,最后共回收有效问卷442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的形式表示。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特征护生EBP能力。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EBP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习前本科护生EBP能力的影响因素。假设性检验的显著水平设定为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442名本科护生,其中男生97人,女生345人,年龄20~24岁,平均 (20.61±2.15)岁。有护理科研经历者246人 (55.7%),无护理科研经历者 196人(44.3%);认为有必要开设 EBP课程者340人(76.9%),无所谓者81人 (18.3%),没必要者21人 (4.8%);对学习 BEP感兴趣者 245人(55.4%),无所谓者122人 (27.6%),不感兴趣者75人 (17.0%);认为有必要在临床工作开展EBP者 427人 (96.6%),没必要者 15人(3.4%)。 见表1。

表1 实习前护生的一般情况

2.2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实习前护生EBP能力总分为 (81.63±7.50)分,EBP态度、EBP技能及EBP知识维度得分分别为(43.69±5.04)、 (19.11±2.43)、 (18.84±2.67)分。实习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 (70.17±12.24)分,学习动机、计划与实施、自我管理及人际沟通维度得分分别为 (20.91±4.03)、(20.79±4.03)、 (14.08±2.61)、 (14.39±2.72) 分。

2.3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护生喜欢护理专业、认为有必要开设EBP课程、对学习EBP感兴趣、认为有必要在临床工作开展EBP的护生的EBP能力较高 (P<0.05)。对学习EBP感兴趣的护生的EBP技能得分高于对EBP不感兴趣的护生 (P<0.05)。喜欢护理专业、有必要开设EBP课程、对学习EBP感兴趣、认为有必要在临床工作开展EBP的研究对象的EBP态度和知识得分更高 (P<0.05)。见 表2。

表2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2.4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BP能力总分及各维度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表3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2.5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的影响因素 以护生的EBP能力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及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后5个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对EBP能力的影响中,按照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对学习EBP感兴趣、学习动机、人际沟通、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开展EBP、非常喜欢护理专业。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 (R2) 为 0.318 (F=40.751,P<0.01), 则表示这五个变量可解释护生EBP能力得分31.8%的变异,见表4。

3 讨论

3.1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现状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从总体水平上来看,实习前护生EBP能力水平一般,其中EBP态度得分相对较高,EBP技能和EBP知识得分较低,本研究结果略低于周晓美[9]对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这可能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未经历临床实习,而临床实习作为护理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对EBP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生具有较积极的EBP态度,认为有必要学习EBP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开展,但EBP技能与知识水平得分较低,说明护生缺乏相关的循证护理知识,且积极的EBP态度并不等同于良好的EBP行为能力,与国内外以往研究结果[6,11-13]一致。

表4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的影响因素

3.2 不同特征的实习前护生EBP能力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喜欢护理专业、对EBP感兴趣的护生的EBP各维度及总分更高,且在EBP总分、态度、知识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14]一致。这可能是对EBP具有更积极态度的护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EBP知识,获取研究成果和证据。其他研究也指出对EBP的积极态度是促进EBP的正性因素[15-16],提示护理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培育EBP的积极态度,激发在当前及以后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本研究提示有研究经历的护生在EBP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要高,并在技能、知识维度及EBP总分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10,17]一致。可能是有研究经历的护生,在此过程中具备更好的信息检索能力及评价科研文献的能力,促进EBP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本科护理教育中可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如成立科研试验站,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等,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EBP行为。

3.3 实习前护生EBP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对EBP的积极态度,并且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是EBP能力的影响因素,是掌握EBP知识及在实践中应用EBP技能的保障。良好的循证护理行为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机主动获取及阅读文献,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18]。因此,建议护理教育者可开设循证护理课程并将EBP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加强对EBP态度的培养,并在临床实习中培养专业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PBL、CBL等方法,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培养护生利用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从而促进护生对EBP技能的应用,提升EBP知识水平,引导学生应用最佳证据解决临床实践问题。

综上所述,实习前本科护生的EBP态度较为积极,技能和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积极的态度有利于促进EBP的学习及实施。因此,在本科护理教育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开设EBP相关课程,不断培养学生积极的EBP态度、EBP知识和技能。在医教协同改革背景下,要积极发挥实践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和证据运用于临床实践,进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并促进护生自身EBP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护生循证维度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