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0-04-07 08:00焦方方郭丽娜刘延锦
护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历条目问卷

王 琳,焦方方,郭丽娜,刘延锦

(1.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450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多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现已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并存在人际传播的现象,已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防控。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现有研究表明,早预防、早隔离是阻断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有效方法[2]。社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直接影响人群的感染率。国内外学者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和基因序列[3-5]进行了研究,但对我国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不了解。本研究旨在调查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3名社区居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无重大器质性疾病、精神性疾病;③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本人或直系亲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②医务人员或医学生;③文盲或无文字理解能力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1]和专家咨询,设计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问卷,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问卷两部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家中是否有医务人员、宗教信仰、是否主动学习疾病知识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问卷共17个条目,包括传播途径、防护用品使用、手卫生、体温监测、避免疫区接触等防护知识。该问卷采用Likert 5级(1~5分)评分,总分85分。问卷经2名专家对部分问题进行修改后,对10名社区居民进行了预调查,结果显示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39。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53份,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回收率98.69%。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双人录入法对数据进行录入,运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现状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整体得分为(77.61±6.10)分,但疾病具体传播途径的掌握水平欠佳。得分最高条目为公共人员的安全防护,为(4.90±0.38)分,疾病传播途径条目得分最低,为(3.49±0.48)分,对手机等常用电子设备消毒[(4.31±0.97)分]、救治信息掌握度[(4.57±0.66)分]两个条目得分偏低。见表1。

表1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得分情况(n=151)

2.2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的影响因素

2.2.1 单因素分析 以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学历、宗教信仰、家人是否有医务工作者等为自变量,防护知识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是否主动学习疾病知识的社区居民防护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的单因素分析(n=151)

2.2.2 多因素分析 以防护知识水平总分为应变量,以学历(初中及以下=1,高中=2,专科及以上=3)、主动学习疾病知识(是=1,否=2)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α进=0.05,α出=0.10)。研究结果显示,学历、主动学习疾病知识是影响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得分的主要因。见表3。

表3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现状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受到世界卫生与组织和我国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社区居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6-8]。该疾病流行面广、传染性强,给我国社会医疗、经济、家庭均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表明,目前社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预警性强,防护知识掌握度较好,但防护知识的全面性仍需继续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总得分为(77.61±6.10)分。本次调查整体得分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本次问题设置适中,居民掌握度较好;二是国家对此疾病高度重视,近期很多新闻媒体、网络都在积极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防护知识。

3.2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各条目得分分析 得分最高的条目为公共人员安全防护,得分最低的条目为疾病传播途径,提示在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后要迅速向广大社区居民讲解,让居民了解各种传播途径。对手机等个人电子用品的消毒观念弱[(4.31±0.97)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通过人际接触传播,对于手机等常用电子设备,应加强居民消毒意识,从手卫生等相关措施入手,提高健康教育深度和广度。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以及埃博拉疾病的研究显示:疾病的早期健康教育能够使公众积极地参与到疾病的预防中来[9-11],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也能使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目前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要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无条件救治。武汉市对全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免费救治,提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公众健康教育内容上应侧重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的相关政策,以促进病人的早发现并进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减轻病人的后顾之忧。以往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研究显示,其存在粪口传播途径[12],因此,不仅要加强对社区居民个人用品的消毒与防护,也要及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进行公布。从疾病流行病学、社区预防、居家护理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护理及居家照护的相关指导,促进社区居民进行全方位的防护。

3.3 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影响因素分析 学历、是否主动学习疾病知识对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掌握程度有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的得分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居民、主动学习疾病知识的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知识水平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和是否主动学习疾病知识是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原因可能为:学历高的居民学习能力更强,在疾病知识防护上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动力。以往有关肺结核、乙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中显示,高学历的人群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度高于低学历的人群[13-14]。这也提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注重对低学历和农村地区居民的新型冠状疾病肺炎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社区广播宣传、社区健康教育专栏等多途径为社区居民制定多样化、多形式的防护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疾病的了解度和信息知晓度,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其防护自觉性。

4 小结

本研究表明,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整体水平较好,但在传播途径、手机电子设备消毒防护知识掌握水平有待提高。提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的关键阶段,根据社区居民疾病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完善疾病防治宣传渠道,加强疾病进展通报程度,重点关注低学历和农村地区居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情况,增加社区居民疾病了解度和信息知晓度。建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扩大研究样本量,提供更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学防护建议和措施,关注社区居民的心理,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能力。

猜你喜欢
学历条目问卷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学历塔”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