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2020-04-07 03:46李丽娜
神州·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数学对策

李丽娜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数学科目提出了新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难题。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我们有创新思维,发挥数学知识的实际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对策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始,小学的学习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为中学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营造良好氛围

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直观的教具,简化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不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認知规律,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强化学生的记忆。

例如,在讲解一道数学应用题:王丽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2米,宽7米,有一条边是靠墙的,其他三面需要为上竹篱笆,请问竹篱笆的长度是多少?如果仅仅是通过画图的方式分析应用题,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抽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一下自己家附近的菜地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墙面与竹篱笆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竹篱笆的长度,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重视内在诱导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把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与直观实物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学习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知识点时,我利用微课课件演示了这一过程。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学课件,概括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同学们听到我的要求后,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只见大屏幕中把一个圆形分为了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经过拼凑后,这些图形由近似平行四边形逐渐向近似长方形转化。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发现大屏幕上的圆转化为了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同学们经过思考后马上指出,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面积没有变化。此时,我要求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马上得出了结论: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所以圆的面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半径=πr·r=πr2,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利用微课课件进行教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直观的事物中学会了抽象的数学概念,学会了如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数学学习能力。

3、培养问题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从多个思路解决同一个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能在普通的问题中产生不普通的想法,产生创新思维。

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课内容时,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你们认为圆锥体体积如何计算?能不能从圆柱体体积推导公式中演化而来?这个问题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作答,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答案。为了验证学生的推理是否正确,我分别拿出了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的教学容器,并在每个容器中放满水,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个几何体等底等高,那么请你估算一下圆锥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有什么倍数关系?这时,学生更想知道问题答案了。见此情景,我在大家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把圆锥体容器中的水倒入圆柱体容器中,同学们通过认真地观察容器中水量的刻度,很快得出了结论: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我高度赞扬了学生积极探索、开发思维的学习行为,也很高兴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4、创设探究情境

学生的内心都有渴望获得新知的小小火苗,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正确引导,点燃学生渴望获取新知的火苗,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该课的重点是长方形周长的公式推导,教师先取出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发现有四种不同的周长计算方法:(6+3)×2;6+6+3+3;6×2+3×2;6+3+6+3。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最终得出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C=(a+b) ×2是最简便的方法。又如: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师让学生帮忙加固摇晃的椅子,同学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出示了一个木条钉成的三角架,没有学生能拉动这个小三角架。于是在探究中学生发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利用三角形对椅子进行加固。接着教师让同学们列举了生活中体现三角形稳定性的现象,如三角形的屋脊,还有电视塔下的底座等。这样就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连为一体,在生活中走一个“来回”,数学的趣味、奥妙无不在此。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讨论和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结语:

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龙山.论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0 (20):66-67.

[2]柴永生.以创新思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新课程(中),2017 (8).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数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