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认知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2020-04-07 16:30廖素合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廖素合

摘要:诗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对初中生文学修养、理解认知能力及思想品质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有效利用古诗词,提高学生的素养呢?本文结合实践,对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认知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035

诗词是初中智育、美育及德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初中生分析鉴赏及观察想象等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更是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从诗词内容、方法目标等层面改革创新诗词教学模式,为扩大其对初中生认知能力及思想情感等的促进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丰富诗词内容

教师既可以适当增加不同朝代、风格及主题思想的优秀诗词,也可以补充介绍诗词创作社会背景及诗人人生经历等知识内容,帮助初中生真正了解诗词主旨内涵及理解诗人思想情感,提高了初中生与诗人进行深层次交流互动的概率。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诗词交流会等实践活动来帮助初中生理解诗词蕴含的人文精神,有效地锻炼了初中生诗词鉴赏及分析理解等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展示曹操人生经历及诗歌创作背景的PPT,让初中生了解到原来秦始皇、汉武帝等也曾经登过碣石的事实,引导初中生将其与曹操渴望一统中原的宏愿进行关联分析,帮助初中生更能感受曹操创作这首诗时激情澎湃的心情。另外,教师也可以在PPT末尾处增设名家点评环节,介绍唐朝史学家吴兢、张玉榖等对这首诗的观点与看法,加深初中生对诗文思想内涵的理解,这些都有效地锻炼了初中生的想象、创造及分析鉴赏能力。

二、探究诗词意境

诗词重意境,意境促联想。许多诗词中都创造了情中景与景中情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进一步升华成为诗词意境,引导初中生想象诗歌描绘情景,给予初中生更为真切深刻的情感体悟。常见诗词意境主要有淡泊静谧、苍凉悲壮、旷达开朗、深邃沉郁等八种意境,给初中生不同的审美感悟。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诗词相关的教学视频,营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帮助初中生准确把握诗词意境,从而锻炼了初中生的想象创造力[1]。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分别展示以下三张图片,第一张是缠绕着枯萎藤蔓的古树的枝丫上站着一只乌鸦,第二张图片是小桥旁边有几间茅草屋,第三张图片是傍晚时分,有人骑着一匹瘦瘦的马从西边走来。教师让初中生分析不同图片的情感,鼓励初中生对这三张图片进行动态化与整体化的联想创造,让初中生真实地感受到诗歌描绘场景的荒凉及诗人的凄苦愁楚之情,有效地锻炼了初中生的想象创造及逻辑推理等认知能力。

三、巧设疑难问题

以往语文诗词教学以背诵诗词为主,加剧了诗词教学的肤浅局限性与机械僵硬性,降低了初中生对诗词内容的自主探究与实践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利用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来强化初中生的科学质疑与批判意识,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推理、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等能力,实现了初中生认知意识与认知能力的共同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问题不宜过多,且不同问题之间有层级递进的关系。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初中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解析诗词内容,自主介绍其对诗词的不同观点与看法,利用诗词辩论赛等实践活动来锻炼初中生的语言能力、记忆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等[2]。

例如,在学习《渡荆门送别》时,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年轻时期出蜀至荆门时创作的,教师在要求初中生熟练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的过程中,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壮丽景色。诗中写道:“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教师根据这一句诗提出“何为故乡水”的问题,让初中生分析故乡水真的能送他到万里之外的地方吗?要求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思考回答这一问题。有的初中生认为运用了夸张拟人的手法,是诗人心中的故乡水,而非现实中的家乡水;也有初中生认为故乡水是指顺流而下,来自家乡的水一直伴随着自己,并未用夸张的手法。随后,教师组织以“家乡水”为主题的辩论赛,让初中生在辩证分析家乡水概念内涵等基础上来帮助其准确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有效地锻炼了初中生逆向思维及信息分析处理等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践

诗词是诗人、词人思想观念及文化素养的外在展示,间接反映了其所在朝代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现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引导初中生结合其生活实践经验来分析理解诗词内涵,鼓励初中生运用诗词来形容生活实践活动或表达自身思想情感,促使初中生将生活实践、个人成长与诗词等紧密联系起来,加快了初中生诗词知识自我转化及实践运用能力,进而实现了初中生诗词分析、情感表达及观察概括等能力的提高[3]。

例如,唐诗《使至塞上》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诗中提及了“大漠”“孤烟”“黄河”“落日”等事物,教师引导初中生在脑海中将这些生活常见事物进行组合,形成一幅沙漠风景图,随后,让初中生根据其以往生活实践经验来分析这句诗词中“大”“孤”“圆”等字的用意。此时,初中生已有大小概念之分,通过思考分析大字来感受沙漠的广阔无垠,许多初中生对孤字的理解是孤独寂寞与独自单一,在结合沙漠气候土壤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沙漠景物的单调乏味。初中生对圆的认知更多是团圆,象征美好事物,写出太阳给人温暖亲切的感觉,更加反衬了诗人的孤独及沙漠景色的单调。另外,教师组织开展诗词大会,让初中生用不同的诗歌语句来表达不同的感情,实现了初中生诗词鉴赏分析等能力的提升。

结论:正视传统初中语文诗词中初中生认知能力培養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认知能力对提高初中生诗词自学探究能力及深化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补充诗词内容、分析诗词意境、创设问题情景等途径来激发初中生诗词学习兴趣,为实现初中生及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华.如何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

[2]蓝海梅.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认知能力培养探讨[J].中华辞赋,2018(4).

[3]唐华.如何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育才初级中学325500)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实践方略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
注重诗词教学,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