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团队研制出“通用熊猫血”

2020-04-08 05:31
科学大观园 2020年7期
关键词:锚定细胞膜抗原

浙江大學团队通过细胞膜锚定分子在红细胞表面构建三维凝胶网络,实现了“通用熊猫血”的人工构建和安全输血。这项研究3月21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据介绍,人的血型通常是由红细胞表面某些可遗传的糖蛋白及糖链构成的抗原决定。截至目前,像这样的血型系统已经被发现有超过30种。Rh血型系统是已分类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一类,如果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被称为RhD阳性,反之则称为阴性。

RhD阴性非常少见,因此也被称为“熊猫血”。“熊猫血”的人群数量很少,在临床输血中常常供不应求。

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通过一层三维凝胶网络,将RhD阳性的红细胞“伪装”成RhD阴性。唐睿康说,从结构上来看,D抗原像钉子一样插在红细胞中间,有一小部分像触角一样暴露在外,容易在RhD阴性的人体内诱发人体免疫反应,是Rh血型系统中产生抗体最多、反应最为强烈的抗原。

科研团队在细胞膜上引入特殊设计的锚定分子,用类磷脂分子复制出一根根“柱子”锚定在红细胞膜表面,将复制了细胞膜最外层唾液酸分子材料的三维凝胶网络均匀地构建在细胞表面,引入固定酶分子并借助酶催化反应形成稳定的结构。有了这样一层“伪装”,抗体就识别不出抗原了。

“在临床上,病人有望不需要RhD血型匹配就可以应急输血。”王本说。这项研究展示了较好的临床转化前景,目前,“通用熊猫血”已经在小鼠体内实现了安全的单次及多次输血,具有正常的体内循环时间。

◎ 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锚定细胞膜抗原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知多少
锚定“四个一流”监督护航高校发展
用对“锚定”
新冠抗原检测入医保,算的是大账
用对“锚定”
双起升岸桥吊具锚定故障及其应对措施
前列腺特异抗原高就是癌吗
细胞膜色谱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知乎
基于定量分析的细胞静息电位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