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炼 重在实践

2020-04-09 02:06朱春菊
名师在线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罚小学教师师德

朱春菊

(江苏省南通市朝晖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操守,是教师履行教师责任的基本要求。在衡量教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上,师德建设贯穿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什么是师德?教师的师德表现在哪些方面?师德是“知行合一”的教师德性,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光荣使命,弘扬高尚的师德,更是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根本任务[1]。在小学教师群体中,师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期,小学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影响。立足师德建设,关注教师良好师德形象的树立,要从实践中点滴浇筑,充分体现为师之本。

一、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小学师德建设领域,应该如何看待师德?有哪些规范和要求?简单来讲,师德建设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岗位承载了至高无上的赞誉,而教师本人,更应该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职业荣誉感。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其认知、思想、行为还缺乏独立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教学、管理方面,无疑给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关爱每位学生,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教师也要凝聚真情实意,认真负责、一以贯之地践行教师责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和熏陶每位学生,为学生做好表率。二是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更是教师岗位的基本内容。对于每位学生,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关爱,用自己的爱来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对教师岗位的基本操守。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要从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关爱每位学生,并维护其合法权益。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要从行为、言语、态度上,保持谨慎,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做到因材施教。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更是教师师德规范的基线。三是强调修身养性,践行合作精神。教师不是一个人在教育,而是集体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组成教师集体,开展教研、教学活动,共同探讨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取长补短,相互帮助。教师的合作精神要体现在与学生家长的并肩作战,因此,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理解与信任,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当前小学教师师德修炼中的突出问题

修炼师德,首先要求教师以优秀的品行来规范自己,为学生树立学习典范,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在当下,一些教师在师德修炼中还存在认知误区,甚至出现师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教师岗位认知不足,缺失敬业心。从现在小学教师群体思想认知发展来看,随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小学教师对教师岗位热情不足,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在教学管理中,凡事都与利益挂钩。如一些学生的“座位”问题,对座位进行明码标价,以此来获取私利。一些教师以“特殊照顾”为由,让家长给教师送财送物,给教师形象抹黑,也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一些教师无视职责操守,模糊自我职责,丧失了师德品行。二是缺乏耐心与爱心,对学生有体罚倾向。传统教育中为强调“严师出高徒”,一些教师会采用体罚方式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虽然体罚具有一定效用,但体罚这种教育理念,反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相关教育法律中,严格禁止教师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树立自我威信,依然会存在不同形式的体罚现象。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给教师职业抹了黑。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教师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改过自新。三是教师故步自封,缺失合作意识。合作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每个领域都需要合作,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小学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不仅要了解、学习学科知识,还要涉猎其他相关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道德法律等方面,来拓展自我知识结构,以顺应教育教学岗位需要。一些教师不爱学习,满足于已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对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不闻不问,更不愿意与同事合作,不愿意展开教研,故步自封。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合力来共同提升教学质量。每位教师不应该放弃学习、放弃合作,而是要积极交流、合作探究,提升自我修养,化解教师师德难题。

三、促进小学教师师德培养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中,实践是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来提升自身的职业认知和道德操守,为学生、为教育树立典型形象,以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一)完善监督机制,促进教师爱岗敬业

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单纯地依靠教师自我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学生等多方合作,共同构筑监督环境,消除“失德”现象,让每位教师都能够提升师德水平。一方面,学校要担负主要的监督责任,营造良好的校园师德建设氛围。如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尊师重道氛围,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使命感、自豪感,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另一方面,制订教师“失德”惩戒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与监督。教师师德“失范”具有多样性,通过制订惩戒制度,对各种“失德”行为及情节进行规定,并落实到教师评价管理中。如将教师师德列入教师职称评定、职务选拔及绩效考核中,让每位教师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加强自我师德修养,积极参与师德培训活动,提升其敬业精神。另外,引入校外监督机制,发挥家长、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以此促进小学教师师德的建设。

(二)尊重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德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关于师德建设,教师首先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了解学生的诉求,尊重学生的选择,对学生的意见给予重视,用爱心、关怀来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敞开心扉与学生对话,才能促进师生情感的发展。在教育岗位上,教师要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不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健康,维护学生的权益,以真诚、爱、信任来拥抱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责。

(三)加强自我学习与修炼,提升合作精神

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素养,就要积极学习,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保持高尚节操。比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不因学生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等而区别对待;主动学习新知识,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生观。在教研工作中,教师注重合作、强调分享,互相监督,互相激励,共同提升;还要勇于担责,廉洁从教,求真务实,成为学生的好榜样,做一位合格的教育引路人。

结 语

师德建设,重在修炼教师的品行。教师的师德建设,还要关注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从思想、心理、观念、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我,以身作则,践行师德品质。

猜你喜欢
体罚小学教师师德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10岁及以前体罚经历对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刘辉
致良知与师德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