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和歼击机飞行员听力损失特征分析

2020-04-09 07:05段付军徐先荣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歼击机听阈飞行员

段付军,张 丹,徐先荣

1 南部战区空军医院 空勤科,广东广州 510602;2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航空航天眩晕诊疗研究中心,北京100142

军事飞行员在飞行中无法避免飞行器噪声,而噪声性听力损失是噪声对飞行员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有报道显示飞行员因听力损失导致的停飞率约为2.32%,位于耳鼻喉科停飞疾病谱第2 位[1]。随着飞行器的更新换代,各种型号的降噪耳机、新型隔音材料等逐渐成为噪声防护的有力措施,但飞行员仍有较高的听力损失发生率[2-3]。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直升机飞行员和歼击机飞行员听力损失的特点,指导预防听力损失的航卫保障工作。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收集南部战区空军医院空勤科2014 年7 月- 2019 年9 月检查的无耳鸣、听力下降症状、飞行合格的男性飞行员纯音测听资料316 份。其中直升机飞行员186 例,年龄21 ~ 51 岁,飞行时间110 ~ 6 000 h;歼击机飞行员130 例,年龄23 ~ 47 岁,飞行时间300 ~ 3 600 h。直升机飞行员与歼击机飞行员年龄及飞行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直升机飞行员与歼击机飞行员年龄和飞行时间比较Tab. 1 Comparison in age and flight time between the helicopter pilots and the fighter pilots

2 方法 按常规方法进行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在声导抗排除中耳病变后,采用德国麦科MA51型听力测试仪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分别比较纯音测听在0.25 kHz、0.5 kHz、1 kHz、2 kHz、3 kHz、4 kHz、6 kHz 及语频(≤2 kHz)和高频(≥3 kHz)气导听阈差异。

3 听力损失的界定 听力损失指纯音测听任何一个频率听阈下降>25 dB,噪声性听力损失指高频(3 kHz、4 kHz、6 kHz)纯音测听至少一个频率听阈下降>25 dB[4]。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组间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直升机和歼击机飞行员听力损失发生率 所有飞行员耳镜检查外耳道无异常,声导抗均为A 型曲线。直升机飞行员和歼击机飞行员听力损失总发生率分别为16.4%和12.3%;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分别为11.3%和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语频听力损失发生率分别为5.1%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表3。

2 直升机与歼击机飞行员语频听阈比较 0.5 ~3 kHz 平均听力:直升机飞行员右耳(12.13±4.73) dB,左耳(12.81±5.39)d B;歼击机飞行员右耳(12.15±5.09) dB,左耳(12.60±5.32) dB,均符合目前实行的飞行员体格检查标准。噪声性听力损失方面直升机飞行员和歼击机飞行员均表现为4 kHz 损失发生率最高,单纯语频听力损失直升机飞行员以0.5 kHz 损失发生率最高,歼击机飞行员以2 kHz损失发生率最高,见表3。比较直升机与歼击机飞行员语频各频率听阈差异,发现右耳0.25 kHz、右耳0.5 kHz、左耳1 kHz 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2 直升机飞行员与歼击机飞行员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比较Tab. 2 Incidence of hearing loss in the helicopter pilots and the fighter pilots (n, %)

表3 直升机飞行员与歼击机飞行员纯音听阈>25 dB发生频次比较Tab. 3 Incidence of pure tone >25 dB at each frequency in the helicopter pilots and the fighter pilots (n, R/L)

表4 直升机与歼击机飞行员语频听阈比较Tab. 4 Comparison of speech recognition threshold between the helicopter pilots and the fighter pilots (dB)

3 随访情况 共随访飞行员88 例,其中直升机飞行员48 例,随访时间为3 ~ 47(27.15±11.34)个月,原有听力损失1 例(1 耳),新出现听力损失7 例(10耳),无原有听力损失加重人员。歼击机飞行员40例,随访时间为1 ~ 72(25.30±17.60)个月,原有听力损失7 例(10 耳),新出现听力损失6 例(6 耳),原有听力损失加重2 例(2 耳),直升机飞行员听力损失新发加重率为16.7%,歼击机飞行员听力损失新发加重率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讨 论

良好的听力是飞行员进行正常空中通信的基础,而空中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和工作绩效下降,甚至会引起心肌梗死和脑卒中[5-7]。噪声性聋可导致部分飞行员言语识别障碍和脑功能的变化,严重威胁空中安全[8]。长时间噪声还可引起内分泌、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改变,影响飞行员整体健康状况。

本研究发现,飞行员总体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9.2%,噪声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2.2%,发生率与外军报道基本接近[9],直升机飞行员与歼击机飞行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噪声聋主要观察3 kHz、4 kHz、6 kHz 的听阈改变[4],故本研究未统计8 kHz的阈值。本研究显示的4 kHz 听力损失发生率最高,与熊巍等[10]的报道相同。有研究证明直升机空中机动时噪声可达110 dB 以上[11];而歼击机空中加油时舱内噪声可高达123 dB,舱外噪声可达140 dB[12];目前这类噪声均超出军标范围[13],但均可引起听力损失,应该及早做好对此类噪声的专项防护。本研究还发现有一定比例飞行员单纯语频听力损失,主要以直升机飞行员为主。这种现象考虑可能主要与直升机飞行员接触噪声的频谱特性有关[14]。其次直升机飞行员在飞行中无吸氧,而缺氧引起外毛细胞的损伤可能也是原因之一[15]。此外,直升机单架次飞行时间较长,噪声累积效应也能导致听力损失[16]。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随访发现,飞行员听力损失新发率较高。徐先荣等[17]的报道显示飞行人员听力损失位于耳鼻喉科住院疾病谱第2 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对象均工作于亚热带气候地区,夏季时间较长,温度较高,飞行员从开车到关车需经历较长时间的高温,而高温又可加重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18]。另外,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吸烟饮酒也会引起听力损失[19-22]。这种高听力损失新发率除了与上述原因有关外,长期佩戴通话耳机的低强度噪声也是听力损失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23]。通过以上的分析,航卫人员应重点对已发生听力损失并伴有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血管疾病的飞行员进行饮食管理,同时宣传戒烟戒酒,合理使用飞行员多种维生素,同时做好听力档案的建立,动态观察听力变化,并督促飞行员平时减少耳机佩戴或其他噪声的接触。

综上所述,飞行员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除与飞行器自身产生的噪声相关外,更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听力档案是航卫保障工作中听力损失防护的切入点。合理使用其他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8]。而针对直升机飞行员语频听力损失发生率明显高于歼击机飞行员的情况,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对不同机种飞行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防护。

猜你喜欢
歼击机听阈飞行员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飞行员的酷装备
兵器图解:J—11重型歼击机升级改进方案
万花筒
硫酸镁治疗爆震性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