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探讨

2020-04-12 04:18廖青清苏显华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法治观念法治教育实效性

廖青清 苏显华

【摘 要】本文分析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内容供给相对不足、方式方法相对单一、实践教学环节缺失、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厚实法治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法治教育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深化法治教育效果;增厚校园法治文化,拓宽法治教育向度。

【关键词】新时代 法治教育 法治观念 课程思政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7-0028-03

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是实现全民守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或被骗行为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高校法治教育还不完善,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有关全面依法治国和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考量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要求,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还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要求。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同法治是相伴而生的,它们之间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整个社会将难以有序、健康发展。而现代法治精神是绘就国家政治、社会理想和公民道德美好图景的交织点。具体而言,如果没有法治作为基本保证和依托,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憧憬,抑或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要求,都将难以实现。因此,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必然要求全面深化大学生法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需要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特别是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大学生的数量迅猛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在校研究生286.4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在校生3031.5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为紧迫的任务。大学生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缺乏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淡薄,必定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势必影响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实现。对此,高校应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扎实地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发挥大学生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进入新时代,大学生要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然而,实现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前进路上将会遇到许多阻力、压力和各种诱惑。青年一代能否很好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归根到底要靠教育实现传承接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那么,时代新人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这正是对时代新人科学内涵的完整概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了对时代新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这些综合素质必然包括法治素质在内。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以法治素质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坚守法律底線,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才能胜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面临经济疲软、贫富分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然而,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理念的推进,抑或是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都与法律外交息息相关。对此,当代大学生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才能为未来工作岗位上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才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二、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大学生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然而,同党和国家对时代新人的要求相比,同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美好期待相比,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相比,我国高校法治教育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法治教育内容供给相对不足。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发展历程,主要依赖思政课开展法治教育。为推进全民普法工作,我国在1986、1998、2005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对大学生法治教育做了专门规定。无论是最早开设的“法律基础”课,还是“05方案”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法治教育在内容供给上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除一些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选修课,“基础”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已经成为非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法治常规教育的主要渠道,这是非法学专业学生主要获得法治教育的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的统编教材在2013年进行修订后,更加突出对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的培育。然而,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弱化了法律基础的教学。事实上,单纯或过度依赖“基础”课程开展法治教育,也容易使高校法治教育陷入“孤岛”困境。

(二)法治教育方式方法相對单一。当今时代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备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然而,在法治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缺乏互联网思维,忽视了新媒体平台等教学辅助工具,仍然依赖于传统教学的讲授模式。根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在回答“您认为思政课教学方法改进的重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时,16.7%的学生认为应重视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53.8%的学生认为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主要依附于思政课,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法治教育亟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事实上,面对相对枯燥的法律理论,单纯的理论讲授易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也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其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理想。

(三)法治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理论与实践脱节成为当前我国法治教育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发布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政策文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从宏观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向微观落实“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转变。2018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再次强调要严格落实学分,必须划出专门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然而,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制约,许多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偏向于德育实践教学的开展,忽视或弱化了有关法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根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针对思政课教学改革,43%的学生提出要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可见,思政课实践教学特别是有关法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其开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校园文化具有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以法治为取向建构的校园文化可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以学术文化为主,辅之以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而法治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薄弱状态,仍然存在忽视或弱化法治教育的现象,导致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不突出。这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不符合的,与社会需求具备法律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也是不相符合的。

三、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多维路径

在实践中,高校应着眼于时代新人培育,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依托课程思政建设,从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等多个维度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厚实法治教育内容。法治教育要不断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就要根据需求侧的变化努力增加教育内容的供给。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些重要论述为课程思政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谓课程思政,是指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我国,高校法治教育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德育属性。应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依托,构建“思政课+通识课程+专业课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法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其中,思政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以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实现价值引领功能。通识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支撑,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具有拓展、深化作用。例如,华东政法大学成功开设了“法治中国”精品选修课,其教学效果显著。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对大学生法治教育起到圈层效应,使学生在多学科的熏陶中拓宽法律知识面。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法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法治教育功能。如在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培育学生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法治教育形式。教学方式方法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既要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如案例教学法、探究法、情景教学法等,又要坚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法治教育守正创新。新时代也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法治教育也被裹挟进“互联网+”场域,涌现出许多有关法治教育的漫画、短视频、网络游戏等教育资源。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在运用新媒体方面,2019年12月,15~19岁手机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最多,达84个;其次为19~20岁手机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为65个。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是网民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对此,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法治教育活起来,发挥“互联网+法治教育”的正向功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上优质的法治教育资源,以生动形象漫画取代僵化文字,以短视频代替枯燥的说教,以幽默的网络话语软化法治教育的刻板僵硬。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新媒体技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诸如借助学习通、雨课堂等APP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治教育合力。

(三)开展实践教学,深化法治教育效果。实践教学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深化教育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开展法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停留于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而且还要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起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对此,高校要将法治教育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确保实践教学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要建设法治实践活动平台。既可以依托学校资源自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也可以联合当地法院、检察院、监狱等单位共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鲜活直观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法治情境,使其在实践体验中树立法律权威、增强法治观念。此外,高校还应借助课程思政建设,将法治实践教学融入各类专业课程的实训活动中,推动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法治实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四)增厚校園法治文化,拓宽法治教育向度。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以法治文化涵养大学生法治观念。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是大学生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微观环境。将法治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富含法治元素的校园环境中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在实践中,一是打造富含法治元素的校园环境。诸如在校园中悬挂放置法治人物雕像画像、镌刻法治名言警句、建设法治文化长廊、出版法治宣传刊物、开展法治主题宣展等;二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突出法治教育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组织方式灵活、形式新颖别致、学生参与度高等特点,是校园文化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要突出法治主题,浓郁校园文化的法治氛围。例如,举办法治系列专题讲座、法治主题演讲比赛和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以及组织法治主题艺术作品评比展示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72;15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70.

[3]刘建军.论“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2019(2).

[4]沈壮海,等.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03.

[5]李全文.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中的大学生法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5).

[6]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号,202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8]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9]何益忠.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J].上海教育,2017(3).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Z].教社科(2018)2号,2018.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2018KY0964);2019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研究”(2019MSZ004)

【作者简介】廖青清(1984—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苏显华(1988— ),女,广西柳州人,历史学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文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法治观念法治教育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将“关键少数”法治观念纳入干部考核任用体系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路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