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学习通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12 05:20吴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超星微生物学检验

吴婷

[摘           要]  在网络教学平台全面普及的背景下,以超星学习通配合传统教学在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的应用为例,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实践表明,超星学习通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关    键   词]  超星学习通;微生物学检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104-02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全面普及,“互联网+”也成为教育教学的常见要素,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屡见不鲜,教师可在线构建自己的课程内容,添加多样的课堂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学生也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需求,随时学习。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是实用型新型人才,推动智慧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民主化进程,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本文探讨的是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对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学检验的课程地位和教学现状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微生物学检验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知识、基本素养、基本检验能力[2],是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微生物学检验的内容融合了多门学科,课程抽象,内容烦琐,再加上高职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学习热情低,难以鉴别与记忆。

二、超星学习通的定义及优势

超星学习通是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安装的交互式网络平台,具有图书借阅查询、资源搜索下载、学习学校课程、小组互动讨论等功能。它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直接下载即可;(2)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多且方式新颖多样;(3)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

三、超星学習通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建课程

教师和学生首先在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上下载超星学习通 APP,注册个人账号。教师根据提示,创建微生物学检验班课,并完善相关信息,完成后平台会自动生成邀请码,教师分享邀请码给学生,让学生加入相应的班级。

(二)课前预习

1.教师活动

教师在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学习任务和课前测试。教学资源的常见形式包括课件和教学视频,学生通过浏览课件可以提前了解本次课堂的内容,教学视频有微电影、微课等多种类型,一般每段视频时长宜保持在10分钟以内;学习任务是课程的核心目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习任务展开,合理的学习任务应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要契合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三是要匹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课前测试可以是个人测试,也可以安排为小组任务,限定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并提交。教师在后台监测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提醒未完成的同学,对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同学课堂上重点关注。教师还可通过课前测试结果统计学生掌握较好和较差的部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2.学生活动

学生用手机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找到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源,了解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及实训操作内容;学生浏览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检索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解决,并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根据预习和自学内容,完成课前测试。对无法解决的部分,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也可以留言等待其他同学回复,或是等教师浏览之后进行解答。

(三)课中讲练

课堂上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首先通过学习通发布课堂签到,学生在手机上签到,几十秒即可完成整个班级的签到并统计出缺勤人员。与传统点名相比,学生对这种签到方式接受度更高,签到过程迅速,结果真实。接着教师根据课前统计的自学情况,进行疑难点讲解,并适当穿插多种活动,如提问、多屏互动、讨论、游戏等,不同于传统提问形式的呆板,利用学习通,教师可将提问的回答方式设置为指定、抢答、随机选人等多种方式,并根据回答给予学生奖励或扣除经验值;多屏互动可以将教师手机上的幻灯片投影到大屏,手机控制翻页,教师课堂活动空间增大,与学生融为一体;讨论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进行点评,其他小组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再进行总结;交互式大屏上可以组建各种专业性的小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知识。丰富新颖的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课后拓展

课后反馈有多种形式。一是传统的教师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考核,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掌握不足的部分,老师上传的学习资源是可以反复观看的,学生可以随时学习,查缺补漏;另一方面,批阅的过程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能与老师的看法并不相同,他们的评价具有特别的参考性。三是学生自己的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全面认知,找到进步方向。

四、应用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两个班级,2班划分为实验班(共37例,男11例,女26例);3班划分为普通班(共40例,男11例,女29例)。两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在2018—2019第一学期的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过程中,2班采用“线上(超星学习通)+线下”的教学法,3班采用传统线下教学法。学期结束后,统计分析两班的期末理论测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

期末理论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率10分,课堂表现20分,理论考试70分;实验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实验报告的书写20分、实验课堂表现30分、实践测试成绩50分。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整理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班学生微生物学检验期末测试成绩比较

实验班同学的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及课堂表现分数均高于对照班,期末理论测试成绩总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两班学生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班同学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课堂表现、实践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实验考试成绩总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五、小结

傳统教学方法只强调结果,研究问题不进行深入思考,缺乏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医学生的培养[3],实践表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为“超星学习通+线下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学习思路得到开阔。团队精神和协助能力也得到极大发挥。

超星学习通配合传统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此平台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平台的应用需要配置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且性能不能太差,部分同学难以配备;其次,全国很多高校都没有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学生只能使用自己的手机流量,网速不佳且费用不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节奏;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因为课堂上允许使用手机,沉迷于游戏或其他娱乐平台,反而耽误学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校正在大力建设信息化课堂,教室里配备平板、互动大屏等先进设备,加速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对个别学习态度散漫的学生,任课老师与班主任应重点关注,加以引导。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混合式教研是传统教研在互联网平台上繁衍创新出来的新趋势[4],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慢慢成熟,必将成为未来高校授课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陈斌.“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必然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5(1):3-8.

[2]甘晓玲.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

[3]黄进,赵宇亮,余钰.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循证医学[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4):437-440.

[4]管丽萍,田维维.基于学习通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研工作优化探索[J].科教论坛,2020(1):60.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超星微生物学检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介绍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应用“小组讨论法”改进《微生物学》教学的初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