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HPV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0-04-13 09:35靳大川武淑芳郭师杨亚琦左雨点袁晓燕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亚组亚型国人

靳大川,武淑芳,郭师,杨亚琦,左雨点,袁晓燕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国际医疗部,河南 郑州 450015)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和发病率的第5位[1]。在我国,胃癌在男性群体中,位居癌症发病率的第2位;在女性群体中,位居第4位[2]。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病率和病理类型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高发区与低发区发病率相差可达10倍之多[3-4]。这种巨大的差异,据推测很大程度上可能和环境因素有关,比如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之一,世界上40%以上的胃癌病例在中国。因此,对胃癌病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已知可以引起多种良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DNA 病毒,目前发现了200种以上的亚型。一般认为,HPV16亚型和18亚型是两种最常见的引起恶性肿瘤的高危亚型。近年来发现,HPV感染可能和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关,比如胃癌、结直肠癌、肛管癌等,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与HPV有关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只有肛管癌,而与胃癌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5-7]。考虑到世界上胃癌流行病学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本研究检索了国内外关于国人群体胃癌和HPV感染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必要的Meta分析,以期对寻找国人胃癌的发生原因、开辟新的预防和治疗途径提供更多的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标准纳入标准:国人;研究类型为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调查,包括病例组(胃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正常黏膜组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排除标准:综述、文摘、讲座、述评类文献;无对照组;重复发表或者一稿多投。

1.2 文献检索策略网络文献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所有检索未限定起始年份,检索日期截止至2019年4月。使用的中文检索词为人乳头状瘤病毒、胃癌。英文检索词包括Human papillomavirus、HPV、gastric cancer、gastriccarcinoma、China、Chinese。

1.3 文献筛选所有资料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指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中的相关数据。对于存在疑问不能确定的文献,则由2人讨论研究并向第三方咨询决定是否纳入。

1.4 文献质量评价对于初筛纳入的文献通过Newcastle-Ottawa Scale standard文献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质量评估。评估显示本次分析纳入的13篇文献评分均在5分以上,质量较好。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的Meta分析软件为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2.0版本)(CMA2),Biostat,Englwood,NJ (1995)。对于所有纳入的文献,应用CMA2通过Cochran’s Q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如果P<0.05表明有异质性,其异质性程度用I2来表示。根据异质性检验的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算。如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如有明显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一步通过亚组分析,寻找造成异质性可能的原因。计算合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于评估是否存在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发表偏倚,采用CMA2自带的Duval and Tweedie’s Triam and Fill功能进行修复,得出校正后的OR值和95% CI。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共检索到国内相关文献25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篇文献[8-20],共包括了胃癌(病例组)862例和正常对照(对照组)578例。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n,%)

注:HPV—人乳头瘤病毒。

2.2 纳入文献的异质性检验采用CMA2对所有纳入文献的异质性检验(Q检验),未发现异质性(I2=0.000,P>0.05)。因此,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分别对仅检测了HPV16亚型感染的研究及对HPV16/18双亚型检测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均未发现异质性(I2=0.000,P>0.05),均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2.3 HPV感染和胃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共13项病例对照研究评价了国人胃癌与HPV感染之间的关系。病例组检测了胃癌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对照组检测了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感染情况。采用CMA2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病例组的HPV感染率高于对照组(OR=8.51,P<0.05,95% CI:5.61~12.90)(图1)。如果不存在发表偏倚,漏斗图应为双侧对称。但得出的漏斗图左右不对称,多分布在右下区域,少量分布在左上区域。由此判断有发表偏倚,并且部分研究的样本数偏少。通过CMA2自带的Duval and Tweedie’s Trim and Fill功能(剪补分析功能),纠正发表偏倚,得到更可靠的分析结果。剪补分析后的漏斗图双侧基本对称(图2),校正后的OR=6.63(95% CI:4.54~9.67)。这支持胃癌组HPV感染的情况高于对照组。

图1国人HPV感染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森林图(固定效应模型)

图2 国人HPV感染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发表偏倚漏斗图(Duval and Tweedie’s剪补分析后)

对HPV16单亚型检测的亚组和HPV16/18双亚型检测的亚组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检测了双亚型亚组的OR值(14.70,95% CI:6.94~31.16)(图3)高于只检测HPV16亚组的OR值(6.55,95% CI:3.95~10.88)(图5)。这说明胃癌的发生不仅仅与HPV16亚型相关,也和HPV18亚型相关。亚组漏斗图分析发现,无论仅检测HPV16亚型的亚组,还是检测了HPV16/18双亚型的亚组,均存在发表偏倚。通过CMA2的Duval and Tweedie’s Trim and Fill功能进行剪补分析校正,可见双亚型检测亚组分析的OR值(11.53,95% CI:5.99~22.18)(图4)仍然高于仅检测HPV16亚型亚组的OR值(5.47,95% CI:3.42~8.75)(图6)。这足以证明HPV感染,尤其是HPV16亚型、HPV18亚型,在国人群体胃癌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图3HPV16/18双亚型检测的亚组Meta分析森林图

图4 HPV16/18双亚型检测的亚组资料的发表偏倚漏斗图

图5 HPV16单亚型检测的亚组Meta分析森林图

3 讨论

本研究对国人群体中胃癌的发生和HPV感染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胃癌患者HPV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其主要和HPV16亚型有关,但是也可能和HPV18亚型和(或)其他亚型相关。可能由于某些客观原因,目前针对国人的研究项目大多局限于对HPV16亚型和18亚型的检测。在HPV感染和胃癌的关系尚有争议的情况下,这不足以排除胃癌和其他亚型的关系。因此,需要后期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另外,从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表1)可以看到,有1项研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未能检出HPV。虽然该研究包含的胃癌例数仅24例,但是仍然说明HPV感染的地域性差异在国人群体中也可能是存在的。亦或表明胃癌的发生的确是多因素导致的最终结果,HPV仅仅是其中的1个危险因素,而这个危险因素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从而在不同人群胃癌发生中的重要性也有差异。

HPV属于乳头瘤病毒族的无衣壳双链DNA病毒,其基因组大约含有8 000个碱基对。它可以感染皮肤和黏膜上皮,引起多种良、恶性肿瘤,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认的11个一类致癌生物因子之一[21]。按照致癌潜力,HPV病毒亚型被分为致癌的高危亚型和主要引起良性病变的低危亚型。HPV的基因组包含编码6个早期蛋白(E1、E2、E4、E5、E6和E7)和2个晚期蛋白(L1和L2)的基因。其中E6和E7基因是高危亚型HPV致癌的根本所在。高危HPV亚型的病毒DNA常常可以整合进宿主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其表达的E6蛋白不同于低危亚型,能诱导p53的降解和灭活p53。正常情况下,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可以有效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对宿主DNA修复有重要作用。此外,HPV高危亚型的E7蛋白可以结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导致细胞增殖周期的失控[22]。

目前已经得到确认和HPV感染有关的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阴茎癌、肛管癌及头颈部的某些恶性肿瘤。不过关于胃癌和HPV感染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差异很大,因此一直尚无定论[23]。之所以造成不同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比如使用了不同的检测药盒、不同的检测手段等;也有可能是因为HPV感染和胃癌流行病学的地域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具不同流行病学特征的地区或者人群单独进行研究,这正是本项研究的意义之一。我国在世界上属于HPV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高于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主要的感染亚型包括HPV16、52、58亚型等。其中HPV16亚型的感染率远高于其他亚型,是其他亚型的4倍以上[24]。另外,欧洲国家的HPV流行高峰在25岁以前,而我国则以中老年妇女为最高(35~44岁),并且随年龄增长,多重亚型感染率也在升高[25]。作为世界上胃癌高发区之一,按照2015年的统计,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仅次于肺癌,高居第2位。接近90%的胃癌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经是进展期。我国胃癌死亡率也远远高于日本、韩国和西方国家。因此,研究国人胃癌发生的原因,分析HPV感染在其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HPV感染与国人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的关系。这为将来进一步研究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索中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国内关于HPV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缺乏对照组,虽然有阳性数据,但是却不能被本研究纳入,这可能是本研究有明显的发表偏倚的原因之一。另外,国内大多数研究只检测了HPV16亚型和18亚型。虽然16亚型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高危亚型,但是有报道,我国仅次于16亚型的高危亚型是52亚型,并不是HPV18亚型[24]。这导致检测的结果可能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我国胃癌患者中真实的HPV感染情况,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最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卫生情况、周围环境等均可能有差异。这就造成HPV感染、胃癌的发生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也有相对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从本次纳入及未纳入的若干研究中,可以看到这种差异的存在。此外,与多数其他恶性肿瘤相似,胃癌的发生也是多因素的最终结果。将来有必要对我国不同人群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更全面的检测,以期得到更加真实可靠的结论。

猜你喜欢
亚组亚型国人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血浆Lp-PLA 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警惕手足口病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