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治疗STEMI后心电图变化与近期预后关系

2020-04-13 09:35常亚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室心电图恶性

常亚伟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心血管疾病。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STEMI患者高达300万,该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需及时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1]。急诊PCI术虽取得显著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会发生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lignant arrhythmia event,MAE)、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其术后康复。早期预测识别及对症治疗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改善预后的关键。心电图是综合反映人体心脏电活动的有效检查手段,研究发现心电跨壁复极离散度变化与MAE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2],而Tp-ec、Tp-e/QT是反映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探讨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后心电图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64例,女24例,男40例;年龄47~75岁,平均(60.90±6.05)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22例,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25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2例,侧壁心肌梗死5例。入组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分为发生MAE组(n=10)及未发生MAE组(n=5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选例标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STEMI且均实施急诊PCI治疗;(2)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30 min;(3)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超过12 h者;(2)左束支阻滞者;(3)凝血功能异常或存在血液系统疾病;(4)合并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者;(5)合并恶性肿瘤者;(6)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者;(7)外周血管栓塞或肺栓塞者;(8)病变近端血管严重弯曲者;(9)出现急慢性感染者;(10)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或心房纤颤者;(11)近期服用影响T波形态或QT间期药物者;(12)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

1.4 观察指标(1)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Tp-ec、Tp-e/QT。(2)术后发生MAE与Tp-ec、Tp-e/QT相关性。

2 结果

2.1 两组Tp-ec、Tp-e/QT比较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发生MAE组Tp-e/QT大于未发生MAE组,Tp-ec长于未发生M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Tp-ec、Tp-e/QT比较

注:Tp-ec—校正T波峰末间期;Tp-e/QT—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比值。

2.2 Tp-ec、Tp-e/QT与MAE发生的关系Tp-ec、Tp-e/QT与术后发生MAE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ec:r1=0.610,P1=0.009;Tp-e/QT:r2=0.580,P2=0.011)。

3 讨论

急诊PCI术为目前临床治疗STEMI常用方案,可使血管再通,有效恢复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血氧供给,挽救濒死心肌细胞,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但术后具有较高的MAE发生率,而PCI术后发生MAE是导致STEM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4],故寻找出预测MAE发生,评估预后的有效手段,并针对其异常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对减少MAE发生、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跨壁复极离散度为反映STEMI患者心室复极异质性的敏感指标,其增加是STEMI患者术后发生心源性猝死及MAE的电生理基础,与术后MAE发生及预后转归关系密切。Tp-e是跨壁复极离散度在体表心电图的量化指标,而Tp-ec是Tp-e的校正值,可间接反映心内膜细胞层、心外膜细胞层及中层心肌细胞3层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所导致的跨壁复极离散度差异。本研究发现发生MAE组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Tp-ec长于未发生MAE组,与术后MAE的发生呈正相关,说明急诊PCI术后心电图Tp-ec变化是评估STEMI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但有研究指出Tp-ec不稳定,易受不同种族、体质量、心率影响而发生变化,仅采用Tp-ec评估预后存在一定局限性[5]。Tp-e/QT相比于Tp-ec对不同心率、不同种族的患者可保持相对恒定,STEMI发生后心室肌3层细胞离子流异常改变,且钙电流、钠电流及瞬时性钾电流在不同层心肌细胞发生不同改变,增加心室肌各类型细胞间电压差,导致Tp-e/QT增大,诱发心律失常。本研究发现发生MAE组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Tp-e/QT大于未发生MAE组,与术后MAE发生呈正相关,提示Tp-e/QT变化可用于预测MAE的发生;结合Tp-ec可用于评估STEMI患者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PCI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患者各时段Tp-ec及Tp-e/QT均较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患者延长,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STEMI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猜你喜欢
心室心电图恶性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4》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