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滑轨悬吊单元对运动发育落后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训练效果

2020-04-13 09:35李翔江淼淼于谦徐翠香王东洋黄寒娄广军李恩耀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滑轨治疗师发育

李翔,江淼淼,于谦,徐翠香,王东洋,黄寒,娄广军,李恩耀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儿童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悬吊训练疗法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被人们用来治疗伤员。目前康复领域的悬吊训练主要利用开链和闭链运动负荷递增方式来进行功能评定;通过肌张力降低和肌力提升训练、关节活动度提高训练、身体稳定性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多人协作训练等进行治疗。儿童滑轨悬吊单元训练又称网状密集式悬吊训练,是一种改进的悬吊训练系统。它可结合悬吊系统、“太空衣”及运动生理训练等特点,综合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法和诱发技巧给患儿提供姿势稳定和正常的本体感觉输入,并在训练过程中使患者病理运动模式降低、肌张力正常化,从而达到功能恢复与熟练活动技巧的目的。另外,该训练系统也可利用辅助弹性绳、网状笼壁、悬吊衣、悬吊带及滑轮组合等装置不同程度的辅助患儿完成更高难度的游戏或者互动动作[1-3],使患儿参与训练更自信,积极性更高。

与传统功能训练耗时耗力,内容枯燥单一相比,儿童滑轨悬吊单元训练更富有趣味性,且能够循序渐进的提高患儿主动运动能力,并从多方面最大程度地对患儿进行正确的感觉输入[4]。本文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儿童滑轨悬吊单元的临床效果,为今后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运动发育落后儿童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患儿明显运动发育落后;(2)治疗前患儿3个月龄及以上,可配合训练;(3)可坚持配合治疗4个月及以上,且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癫痫及异常行为;(2)伴有心肺、遗传、代谢性疾病;(3)接受外科矫形手术;(4)伴有严重骨关节疾病、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器质性病变者。本研究为回顾性病历资料分析,经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53例,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滑轨悬吊单元治疗患儿(悬吊组)32例,男20例,女12例,治疗前平均月龄(12.61±3.80)个月;脑性瘫痪21例,运动功能障碍11例。传统物理治疗患儿(功训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治疗前平均月龄(12.43±3.01)个月;脑性瘫痪13例,运动功能障碍8例。两组患儿性别、治疗前月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患儿粗大运动训练均由固定的有经验的治疗师进行。功训组通过儿心量表评估确定其发育水平,再根据运动能力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包括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评估,从而找出导致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根据患儿发育水平以及主要异常问题采取针对性训练,主要采用Bobath疗法、Vojta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促通正常姿势、抑制异常姿势、降低异常肌张力、提高肌力、躯干控制训练、平衡协调训练、步行训练等。每周治疗5 d,每日1次,每次30 min,持续4个月。

悬吊组通过儿心量表评估确定其发育水平后,根据患儿实际运动发育水平进行粗大运动相关指标评估及多功能悬吊训练。每周治疗5 d,每日1次,每次30 min,持续4个月。

儿童滑轨悬吊单元应用方法:根据患儿运动发育水平及弱链测试结果,制定患儿近期目标和治疗方案。具体训练方式举例如下:(1)头控及手支撑训练:患儿俯卧位,将刚性宽悬吊带置于患儿腹部,双臂伸直,双手撑于地面。治疗师在患儿前方以强化物引诱患儿做抬头动作及颈部回旋动作,可通过调整悬吊带高度和远近位置调节患儿双上肢承重负荷及难度。(2)四点跪位训练:患儿取四点跪位,并将腹带固定于患儿腰部,利用固定于笼壁的四根弹性绳给予减重辅助,可通过调节弹性绳弹性及位置对患儿进行不同程度的辅助,或者帮助患儿进行重心转移训练。(3)爬行训练:患儿取四点跪位并利用悬吊设施减重辅助。治疗师在前方利用强化物引诱患儿抬起一侧上肢够取,同时辅助抬起患儿对侧下肢进行爬行姿势变换训练,并通过移动强化物刺激患儿进行爬行训练。(4)坐位训练:患儿取坐位,利用四根辅助弹性绳减重或者调节患儿重心训练其坐位平衡。(5)站立训练:患儿取站立位,训练方法同坐位训练。根据患儿能力可以与患儿进行站立位游戏,如抛接球、接踢球、单脚站比赛等,提高患儿训练兴趣。辅助弹性绳一端也可根据患儿能力固定于笼壁较低位置对患儿产生加压负荷,提高训练效果。(6)行走训练:患儿穿上悬吊衣,并利用滑轨系统对患儿进行减重。治疗师辅助患儿进行行走姿势训练,也可根据患儿水平加入简单的游戏或者障碍物。此时患儿可能会因完成了超过自己能力的任务喜欢训练。(7)跳跃训练:患儿取站立位,利用弹性绳辅助。治疗师在患儿上方放置强化物,高度须患儿跳起才能够取,以此引诱患儿跳跃。患儿能力提高后可调节弹性绳产生加压负荷。

治疗师训练过程中控制所有患儿始终保持正确姿势及动作。若患儿无法完成,可针对患儿存在的问题,先将动作拆分进行相应训练[5],如关节活动及放松训练、肌力训练、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纠正、感觉运动控制训练等,以促使患儿能够更好完成粗大运动功能。

1.3 评定方法治疗前后均由医院专业评定人员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患儿进行评估。评估过程均选择独立安静、温度适宜且照明良好的环境,尽可能排除所有可能分散患儿注意的装饰、杂物等。评估期间允许监护人于患儿侧面鼓励患儿。

2 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原始分数和粗大运动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后,悬吊组粗大运动原始分数和粗大运动发育商较训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功训组粗大运动原始分数较训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训组粗大运动发育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原始分数和粗大运动发育商 比较分)

注:与同组训练前比较,aP<0.05。

3 讨论

与成人相比,儿童存在更复杂多样的问题,其主动性、服从性和对指令的理解都不及成年。因此,对儿童的康复治疗需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干预,同时应用多种方法,相辅相成,使临床疗效得以累加[6]。研究表明,悬吊训练对核心肌力及稳定性的提升有显著效果,并能通过改善腰椎周围软组织的韧性及强度提高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7-8]。悬吊运动训练系统提供了常规训练方法难以达到的不稳定条件,能更有效地增强各种感觉的输入,提高运动的控制能力。儿童滑轨悬吊训练单元在传统悬吊的基础上,又配备了各种辅助装置,如早期刺激干预装置、弹性辅助绳、悬吊衣、太空衣、悬吊鞋等,可以结合各种物理治疗技术以及游戏、比赛等形式让患儿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训练,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训练积极性,提高儿童的功能。

与成人不同,儿童是在不断发育成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是运动发育落后的儿童,其粗大运动功能也有可能提高,而临床上,不进行任何治疗的完全对照组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这就对临床治疗技术的效果评估造成了干扰,也是本研究最大的局限性。《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评估内容分为粗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和综合评估六大板块。每项所得分数即相当于患儿该方面能力对应的月龄水平。得分与患儿实际月龄的比值称为发育商,表示患儿能力达到了同龄儿童平均水平的百分数。因此,该量表评估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患儿除去生长发育因素后实际功能水平的提高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滑轨悬吊单元和传统物理治疗前后患儿粗大运动评分均升高,表明训练后粗大运动功能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传统物理治疗后患儿粗大运动发育商并没有显著提高,而滑轨悬吊单元训练后患儿粗大运动发育商提高显著。这表明传统物理治疗后患儿粗大运动水平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患儿自身生长发育带来的运动功能改善,而滑轨悬吊单元训练使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在自身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张怡文等[9]研究也发现网状密集式悬吊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在发育落后患儿早期干预中较常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儿童滑轨悬吊单元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发育落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由于儿童滑轨悬吊单元训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能够调动儿童的主动训练积极性。所以将该项训练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或者协调功能障碍儿童的康复治疗中或许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探讨。

猜你喜欢
滑轨治疗师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某车型座椅滑轨总成卡爪强度分析与优化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火箭橇轨道系统有限元建模及振动特性研究
汽车座椅滑轨安全性能试验分析
会平爬梯车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