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W、PLR及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

2020-04-13 09:35涂彬彬许爱国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重度动脉血肺动脉

涂彬彬,许爱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COPD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性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在我国,COPD患病率为8.6%,患病总人数约为1亿人[1]。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COPD的常见并发症,最终进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这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发现COPD合并PH,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近些年来,有研究表明,血小板在COPD合并PH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COPD稳定期和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均升高,且急性期升高更明显[3]。因此,本文着重探究RDW、PLR、PaO2、PaCO2在AECOPD合并PH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40例,对入选患者行RDW、PLR、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根据2009年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共同制定的PH诊治指南[4],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SPAP<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B组(SPAP≥40 mm Hg)。A组共80例,男63例,女17例,吸烟47例,非吸烟33例,年龄45~89 岁,平均(67.54±9.68)岁。B组共60例,男46例,女14例,吸烟32例,非吸烟28例,年龄52~92 岁,平均(70.60±9.6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1)AECOPD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2013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5];(2)近1周内未应用抗血小板类药物;(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排除肺部其他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2)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心力衰竭、急性心梗、冠心病、恶性肿瘤、血小板减低、慢性肝肾疾病等疾病;(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其他可致肺动脉压增高的疾病。

1.3 检测方法

1.3.1SPAP的测定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48 h内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进一步将B组分为轻度PH组(40 mm Hg≤SPAP≤60 mm Hg)和中重度PH组(SPAP>60 mm Hg)[4]。

1.3.2RDW、PLR、PaO2、PaCO2的测定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24 h内留取静脉血标本3 mL,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RDW、PLR值;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 h内静卧不吸氧或者停止吸氧30 min后,抽取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值,以上数据测定均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根据试剂说明书按照相关流程所检测。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RDW、PLR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B组RDW、PLR、PaCO2高于A组,B组PaO2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注: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1 mm Hg=0.133 kPa。

2.2 轻度PH组与中重度PH组间血清RDW、 PLR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中重度PH组血清RDW、PLR、PaCO2高于轻度PH组,中重度PH组PaO2低于轻度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PH组间血清RDW、PLR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M(P25,P75)]

注: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1 mm Hg=0.133 kPa。

2.3 B组中SPAP、RDW、PLR等指标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SPAP与RDW(r=0.437,P<0.001)、PLR(r=0.590,P<0.001)、PaCO2(r=0.400,P=0.002)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PAP与PaO2(r=-0.450,P<0.001)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指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大,并最终导致其右心衰竭,预后较差。同时,肺动脉高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发症之一,COPD患者可因长期低氧血症、反复感染致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肺血管重塑,最终导致PH形成。COPD合并PH的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普遍认可的机制如下:(1)低氧性肺血管收缩;(2)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3)肺血管重塑;(4)炎症反应;(5)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6)遗传、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功能改变[6]。COPD合并PH病因复杂、发生率逐年增高、预后较差,加上COPD合并PH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容易漏诊,且AECOPD易合并PH,因此本文旨在探讨RDW、PLR在AECOPD合并PH中的临床意义。

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差异性的参数,研究表明,RDW升高一般是因为大量未成熟的红细胞在外周血中增多,提示红细胞破坏过多或骨髓造血功能异常[7]。Sincer等[8]研究结果表明,当RDW>17.7%时,能有效鉴别COPD合并右心衰和COPD患者。国外一些研究结果表明,RDW与PH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并且可以预测预后[9-10]。国内胡琼英等[11]表示,CRP和RDW联合诊断COPD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93%,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单项指标检测。以上研究表明,RDW在COPD并发PH中的发病机制虽不明确,但可能与COPD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有关。本文通过研究RDW与AECOPD合并PH的相关关系,B组RDW水平高于A组,且中重度AECOPD合并PH组的RDW水平高于轻度AECOPD合并PH组,这与国外研究结果[9-10]一致。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RDW可以用来反映AECOPD合并PH的肺动脉高压程度,可能对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意义。与右心导管检查相比,RDW检测更为方便、快捷,有望成为AECOPD并发PH的一种血清标志物。

PLR指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它主要反映机体炎症反应与免疫状态,PLR水平的升高也反映了血小板水平相对增多,淋巴细胞数目相对减少。目前PLR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较多,且与肾癌、肝癌等肿瘤的预后相关[12-13]。但目前关于PLR与COPD的研究较少。国外研究表明,COPD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的PLR均升高,且急性期较稳定期升高更明显[6]。研究表明,PLR参与AECOPD合并PH的机制可能为:(1)在AECOPD过程中,炎症因子过度激活,这些炎症因子诱导体内产生应激反应,造成肺血管内皮损伤,可激活血小板,进而导致血小板聚集;(2)体内应激反应会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加上炎症因子,进而导致淋巴细胞比值下降及功能减退[14]。本研究中,B组的PLR水平高于A组,且中重度AECOPD合并PH组的PLR水平高于轻度AECOPD合并PH组,说明PLR参与了AECOPD并发PH的过程,同时也能反映AECOPD并发PH的病情严重程度。

本研究中B组的PaCO2高于A组,PaO2低于A组,并且随着肺动脉压的增高,AECOPD并PH患者的PaO2越低,PaCO2越高,这与慢阻肺患者长期过度的低氧、二氧化碳潴留致肺血管收缩,最终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而产生PH相一致[6]。本研究结果表明,PaO2、PaCO2对早期识别AECOPD患者合并PH提供了便捷的监测指标,同时PaO2、PaCO2也能够反映AECOPD合并PH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预后提供了观测指标。

综上可知,RDW、PLR、PaO2、PaCO2与AECOPD合并PH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指标的检测较为简便,能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好的指导。

猜你喜欢
中重度动脉血肺动脉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