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4-13 09:36任菊敏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依从性协同

任菊敏

(郑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随着新的治疗方法和新药的广泛使用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较多患者存在多种严重的并发症,需长期接受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1]。长期用药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亦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许多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大大降低了临床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神经功能恢复[2]。因此,加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9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男30例,女25例;年龄60~78岁,平均(69.33±3.47)岁。观察组接受协同护理干预,男29例,女26例;年龄60~79岁,平均(69.45±3.3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郑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2)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等后遗症;(3)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进展期脑卒中;(2)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3)严重认知障碍;(4)恶性肿瘤;(5)精神障碍;(6)其他原因引发的肢体功能不全或沟通障碍;(7)随访期间失访者。

1.3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口头健康知识教育、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等。协同护理干预:(1)健康知识教育,认真评估患者对脑卒中以及相关康复治疗的了解程度,并结合评估结果以及患者学习能力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知识教育,逐条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教育手册内容,及时解答患者困惑。不定时的向患者播放脑卒中诊治相关影像学视频,并督促患者及其家属参加医院或社区定期举办的知识讲座。(2)康复计划制定和技能指导,由责任护士、主治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并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先快后慢、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渐纠正患者错误的康复训练方法。护理干预持续3个月。

1.4 观察指标(1)治疗依从性良好率评估。良好:无不遵医嘱行为,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一般:偶有不遵医嘱行为,需要监督;差:存在明显抵触心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2)照顾者照顾能力评估:采用照顾者照顾能力检测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评估两组主要照顾者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和3个月的照顾能力,共50分,评分越高表明照顾者照顾能力越差。(3)生活质量评估,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和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比较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6.883,P=0.009。

2.2 两组护理前后FCTI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照顾者FCT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表2 两组照顾者护理前后FCTI评分比较分)

注:FCTI—家庭照顾能力测量量表。

2.3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由脑血管供血、供氧障碍引发的脑组织损伤和坏死,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又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以后者较为常见。脑卒中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全球问题,且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脑卒中发病原因极为复杂,是环境、生理代谢、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脑卒中易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男性发病率略高,而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人群的发病风险会进一步提高[3]。脑卒中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虽然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和药物的快速发展对于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也在逐渐提高,患者病死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多数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病情稳定后仍需要长期接受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4]。

受到巨大经济负担、肢体功能缺陷、语言功能下降等因素影响,许多脑卒中患者会在恢复期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直接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自信心下降,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代谢,导致病情恶化,故加强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是十分必要的[5]。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协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较高,且护理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的生活质量较高,这与鲁慧[6]研究结果一致。协同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不再将护理仅视为护理人员的工作,而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积极性,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集体护理能力,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本研究结果亦显示,协同护理干预对提高照顾者人员照顾质量亦有一定帮助,这可能与协同护理干预要求照顾者同样参与至护理培训、康复训练计划设定等多个环节有关。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照顾人员的护理质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依从性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