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2020-04-13 09:36赵海杰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阻断剂左心室血浆

赵海杰

(修武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焦作 454350)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患病人数呈明显增长趋势,可引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探索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现阶段,相关研究发现,损伤心肌细胞,加重心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能量代谢障碍[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断剂在减轻能量代谢障碍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曲美他嗪利于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提高心肌功能。本研究旨在观察曲美他嗪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修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女22例,男24例;年龄61~82岁,平均(69.06±10.29)岁;病程8~22 a,平均(14.98±3.01)a;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2例,Ⅲ级16例,Ⅱ级28例。联合组女20例,男26例;年龄62~79岁,平均(68.72±9.06)岁;病程9~23 a,平均(15.36±2.84)a;NYHA分级:Ⅳ级3例,Ⅲ级15例,Ⅱ级28例。两组基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NYH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修武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标准[3];(2)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在50%以下;(3)患者或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因高血压所致心力衰竭者;(2)既往存在曲美他嗪、AngⅡ受体阻断剂等药物过敏史者;(3)合并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4)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利尿剂、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

1.3.1对照组 口服缬沙坦(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15),每次80 mg,每日1次,连续口服8周。

1.3.2联合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早、中、晚饭后口服曲美他嗪(涿州东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92),每次20 mg,每日3次,连续口服8周。

1.4 脑钠肽(BNP)检测空腹取3 mL静脉血,抗凝,离心12 min,3 000 r·min-1,分离,取血浆,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BNP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5 疗效判定标准拟定疗效为无效、好转、显著进步,总有效率=(好转例数+显著进步例数)/46×100%。无效:治疗8周后,症状、体征未见减轻,或呈恶化趋势,且心功能改善<1级;好转:治疗8周后,症状、体征部分改善,且心功能改善1级;显著进步:治疗8周后,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控制,且心功能提高≥2级或达1级。

1.6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2)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由武汉科尔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心功能[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水平。(3)检测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血浆BNP水平。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无效2例,好转19例,显著进步25例;对照组无效9例,好转17例,显著进步2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95.65%(44/46)]高于对照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0,P=0.025)。

2.2 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两组LVEF、E/A、LVESd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LVEF、E/A较对照组高,LVESd较对照组小(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8周后比较,bP<0.05;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E/A—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2.3 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两组血浆BNP水平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

注:BNP—脑钠肽。

3 讨论

目前临床认为心力衰竭发生原因与诸多心血管疾病有关,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冠心病,而冠心病心力衰竭通常伴有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心律不齐等临床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4]。因此,重视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对减少死亡、提升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冠心病心力衰竭主要治疗原则在于控制血压、抑制心肌重构。缬沙坦作为一种新型AngⅡ受体阻断剂,口服效果良好,有助于降低血压,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单用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单一,无法有效减轻心功能损伤,需结合其他药物,以强化治疗效果。

曲美他嗪作为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阻断剂,利于减轻血管阻力,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能量,同时其对缓解心肌前后负荷、降低心肌细胞消耗能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LVEF、E/A较对照组高,LVESd较对照组小,表明二者联合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临床实践发现,血浆BNP水平是评估心力衰竭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8周后,联合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低,可见曲美他嗪联合AngⅡ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显著下调血浆BNP水平。

综上可知,曲美他嗪联合AngⅡ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显著强化治疗效果,下调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猜你喜欢
阻断剂左心室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治疗IgA肾病的网状Meta分析
控制黔东南小香鸡就巢行为提高产蛋量的试验研究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冠心病患者康复中适宜运动强度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