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2020-04-13 09:36张建彬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甘草酸紫癜

张建彬

(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小儿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599)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临床常见免疫系统疾病,多见于6~14岁小儿,与免疫功能下降、凝血功能异常、炎性介质释放密切相关,且其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易损伤患儿机体器官、组织,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安全。西咪替丁是临床治疗HSP常用药物,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易损伤患儿肝、肾、肺等器官,影响患儿正常发育。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系统性血管炎症疾病[1]。本研究旨在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内科收治的10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依照给药方案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6~15岁,平均(10.39±1.72)岁;病理分级:Ⅳ级19例,Ⅲ级34例;HSP分型:混合型5例,关节型9例,腹型12例,单纯型27例。研究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6~14岁,平均(10.46±1.68)岁;病理分级:Ⅳ级21例,Ⅲ级33例;HSP分型:混合型6例,关节型8例,腹型14例,单纯型2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理分级、HSP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中HSP诊断标准[2];(2)患儿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代谢性疾病;(2)严重精神障碍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5)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给予两组钙剂、维生素C、抗过敏、抗感染、抗凝、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对症治疗。

1.3.1对照组 给予西咪替丁(盐城凯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560)治疗,将10 mg·kg-1西咪替丁加入50 g·L-1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1.3.2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北京四环空港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18)辅助治疗,将2 mL·kg-1复方甘草酸苷加入50 g·L-1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

1.4 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患儿腹痛、肿痛、关节、皮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尿常规、血常规检查无异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不影响患儿正常生活,大便、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及白细胞下降率>50%;无效:未达以上标准。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2)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关节肿痛、皮疹等。(3)不良反应,包括低血钾、水肿、腹痛、呕吐、头晕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7.286,P=0.007。

2.2 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研究组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紫癜消失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2.3 不良反应研究组腹痛1例,呕吐1例,头晕1例;对照组低血钾1例,水肿1例,腹痛2例,呕吐1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3/54)]与对照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2,P=0.693)。

3 讨论

HSP属于系统性血管炎症,多发于冬、春季节,受累关节、肾脏、肠道等组织器官,且其病因复杂,多与环境、遗传、感染等因素相关,目前临床多以调整饮食、抑制血小板、改善血管因子、抑制变态反应等对症治疗为主,虽可减轻临床症状,但复发率较高,疗效欠佳,故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3]。

西咪替丁能抑制H2受体,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抑制性T细胞,从而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调节免疫功能,进而减少组织器官损害,且其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从而保护胃黏膜,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修复组织损伤;但经临床观察,长期大量使用西咪替丁,可导致组织器官叠加损伤,不利于患儿生长发育[4]。复方甘草酸苷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表达,降低磷脂酶活性,从而减少炎症因子合成、分泌,进而发挥抗炎作用;通过抑制抗原过度激活T细胞,维持Th1和Th2平衡,发挥抗过敏作用。此外,西咪替丁与11β类固醇脱氢酶、5β还原酶等糖皮质激素有较强亲和力,在机体内发挥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通过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降低类固醇的代谢速率,改善患儿症状。研究证实,西咪替丁能通过拮抗自身抗原、抗体产生,减少抗体-抗原复合物生成,从而阻断免疫球蛋白A介导的免疫反应,抑制毛细血管无菌性炎症改变,进而改善毛细血管病变和关节疼痛[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甘草酸紫癜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甘草酸制剂抗病毒活性探讨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作用研究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