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DS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2020-04-13 09:36石洁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宫腔符合率息肉

石洁

(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超声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子宫内膜病变属妇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研究显示,早发现、早治疗子宫内膜病变可达到良好预后效果,但在临床诊断中,其病情复杂多变,诊断相对困难[1]。现阶段,病理检查是常用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具有一定创伤性,近年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发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TVCDS)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凭借其成像清晰、高分辨力、无创性等特点在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旨在探究TVCDS技术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8例,年龄22~73岁,平均(48.69±10.69)岁;就诊原因: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后阴道分泌物增加,不孕等;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增生28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8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2)能自主配合检查者;(3)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宫腔感染性疾病者;(2)处于月经周期者;(3)传染性疾病者;(4)超声检查禁忌者;(5)血液系统疾病或重度阴道炎症者;(6)宫内节育环或子宫占位性病变者。

1.3 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oluson型号,产自GE公司),阴道探头频率:5.0~9.0 MHz。

1.4 检查方法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将耦合剂均匀涂抹于阴道探头,缓慢置入阴道至后穹隆处,贴紧宫颈部位,调整探头位置,多方位扫查宫腔内部情况,观察盆腔状态、子宫形态、宫腔回声,并侧重关注宫腔异常包块形态、大小、位置、局部血流信号、子宫内膜厚度、包块与四周肌层组织关系等。采用超声血流显象检测子宫血流量: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准确记录,打印图像。

1.5 病理分类恶性子宫病变:子宫内膜癌。良性子宫病变: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

1.6 观察指标(1)TVCDS图像特征;(2)TVCDS技术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符合率;(3)TVCDS血流情况。

2 结果

2.1 TVCDS图像特征(1)子宫内膜癌超声表现:子宫内膜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宫腔内出现不规则混合稍强回声或低回声,与宫壁肌层分界不清;(2)子宫黏膜下肌瘤超声表现:宫腔内出现类圆形低实质性回声,内膜基底线变形或骤然中断;(3)子宫内膜息肉超声表现:宫腔内出现偏高实质性回声,并呈水滴状,基底层与肌层边界清晰,多发息肉出现高回声斑,并呈不均匀团簇状;(4)子宫内膜增生超声表现:子宫内膜回声均匀性偏高,基底层边界清晰,囊性增生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

2.2 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符合率经TVCDS技术检查,检出子宫内膜癌4例,子宫内膜增生27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8例,与病理检查相比,诊断符合率为95.59%(65/68)。

2.3 TVCDS技术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超声血流情况恶性病变患者EDV较良性病变患者高,RI指数较良性病变患者低(均P<0.05);良恶性病变患者PS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超声血流情况

注:ED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RI指数—血流阻力指数;PSV—收缩期峰值流速。

3 讨论

诊断性刮宫与宫腔镜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主要方式,二者均为有创性检查,在增加被检者痛苦的同时,该诊断方式还具有一定盲目性,易漏掉小体积病灶,若患者伴有颈管狭窄、宫腔粘连等症状,诊断难度会相应增加。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日趋成熟,TVCDS已广泛应用于宫颈、子宫内膜等部位妇科疾病检测中,并取得良好检测效果,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TVCDS属于无创检查技术,不会对宫腔组织产生损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2)阴道探头频率较高,探头紧贴宫颈与阴道穹隆处,且盆腔脏器组织主要分布于声场近区,可形成超清晰图像;(3)扫查视角范围广,可全方位探查宫腔内部情况;(4)阴道探头直接接触或靠近病变组织,不受肥胖、多重反射、肠气等因素影响,诊断符合率更高[2]。王欣欣[3]研究表明,TVCDS技术具有无创性,且检测中与盆腔脏器组织靠近,可清晰显示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及宫腔情况,并能获得相关血流信号,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发现,TVCDS技术检出子宫内膜癌4例,子宫内膜增生27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8例,与病理检查相比,诊断符合率为95.59%,与黄慧琨[4]研究一致,表明TVCDS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符合率较高。子宫内膜癌组织血流丰富,且新生血管缺乏正常组织功能,易造成病灶区血管血液高速低阻运行状态,病灶内血供增加,癌灶生长,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捕捉血流信息,利于疾病筛查。本研究发现,恶性病变患者EDV较良性病变患者高,RI指数较良性病变患者低,表明TVCDS技术可有效显示病灶血流信号,并可根据血流变化特点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

综上所述,TVCDS属一项无创性检查,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符合率较高,并能清晰反映病灶图像,有利于评估病情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宫腔符合率息肉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宫腔水造影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