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价值评价

2020-04-13 09:36邵文龙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化学法尿常规分析仪

邵文龙

(许昌市立医院 检验科,河南 许昌 461000)

观察尿液颜色、细胞沉渣等情况是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内容,一旦尿常规结果异常则可能出现尿路疾病及肾脏病变的持续性进展,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肾脏病变,便于治疗方案的制定[1]。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常规化学法进行尿常规检验,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样本的细胞、管型等情况,可直观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及数目等相关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率[2]。但该检查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耗费时间长等问题,且就诊人数增加会影响检验结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全自动检查仪器和检查试剂在临床检验中得到推广使用,其具有操作简单、可快速检验及准确率高的特点[3]。本研究对受检者行尿常规检验的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检测的结果及价值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许昌市立医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0~64岁,平均(48.95±5.87)岁;体质量41~76 kg,平均(56.27±6.72)kg。受检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许昌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检验方法采集患者清晨时空腹中段尿液20 mL,分2份保存在塑料管中,30 min内送检。(1)常规化学法检查:将新鲜尿液标本送至实验室检验,根据说明书详细记录红细胞、白蛋白及尿蛋白情况,之后尿蛋白水平采用热醋酸法测定,将尿液10 mL放置于离心试管内,使用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TD4-2型离心机进行离心(1 500 r·min-1),5 min后清除上清液,在载玻片上放置沉淀物0.2 mL,涂抹在镜检片上,记录结果。(2)尿分析仪检查:采用尿液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优利特-1600)及配套试剂直接检验尿液样本10 mL,在放置尿液的离心管中插入试纸,之后取出试纸,调整尿分析仪相关参数后进行检查,详细记录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情况,做好清洁工作。(3)显微镜检查:采用日本奥林巴斯生产的显微镜采用低倍镜到高倍镜进行观察,详细记录15个视野。准确计数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对其阳性情况进行判断。(4)判定标准:显微镜高倍镜下发现每高倍视野尿白细胞阳性为女性>2个,男性>2个;显微镜高倍镜下每高倍视野尿红细胞均>3个为“+”。尿蛋白阳性表示为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或尿常规检查为“+”。

1.3 评价指标(1)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检查结果:记录常规化学法及尿分析仪检查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及尿蛋白的阳性及阴性结果。(2)检查准确性: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对照,计算两种方法检查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及尿蛋白的准确性。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检查比较常规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及尿蛋白阳性及阴性情况与尿分析仪检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n(%)]

2.2 两种方法准确性比较显微镜检查显示,尿红细胞阳性者29例,阴性者57例;尿白细胞阳性者30例,阴性者56例;尿蛋白阳性者28例,阴性者58例。常规化学法诊断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及尿蛋白准确性与尿分析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准确性对比[n(%)]

3 讨论

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实验室检验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在尿路和肾脏病变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存在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代谢及微循环功能可在短时间被准确反映。显微镜进行尿沉渣镜检是尿液检验中主要方法,可对红细胞、白细胞及尿蛋白等项目的具体数目及形态等进行直观观察,有助于鉴别诊断泌尿感染情况,但该检查方式操作时间较长,且检查步骤较为复杂、繁琐,加之任何一个检测步骤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将对检验准确度造成影响[4]。

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等指标在尿常规检验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其中常规化学法及尿分析仪检查是常用的检测方式。本研究中显示,常规化学法检查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及尿蛋白的阳性、阴性结果与尿分析仪检查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且常规化学法检查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及尿蛋白的准确性与尿分析仪检查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提示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及尿分析仪检查具有相似的诊断准确性。常规化学法是以往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检查方式,其中采用一些化学手段对尿液中红细胞、尿蛋白及白细胞的水平进行诊断,还可通过沉渣镜检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情况,有助于更加真实、直观地观察细胞情况[5]。但由于沉渣镜检查中操作过程繁杂等问题,导致无法在日常检验中推广使用。同时在检验人员操作方法的熟练程度上常规化学法检查的要求较高,且时间耗费较长,使工作效率降低[6]。

随着医疗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在尿常规检验中得到推广使用。其中尿液自动分析仪是一种新型现代医疗科技检测设备,可对尿红细胞、尿白蛋白、尿蛋白等项目进行检测,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标准化调整尿液分析仪,对尿液样本实施全自动筛选,避免发生检验误差。(2)无需收集高容量的尿液样本,操作简单,加之无需进行离心处理,可避免多环节受外界影响造成结果准确度降低,有效缩短检测时间,可促进工作效率提高[8]。(3)半定量模式是尿分析仪法的常用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尿分析仪法检查中因采用化学定性筛查,无法检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等情况,或检测尿路感染时可出现假阳性情况。因此,尿分析仪检测无法将常规化学检验法完全替代,且认为两种检验方式联合使用,可促进检验的安全性及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充分保证医疗安全性,降低医疗纠纷时间发生率。

综上所述,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具有基本一致的诊断准确性,且具有各自的特点,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化学法尿常规分析仪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无酶光电化学法快速检测酒类中的乙醇含量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
以磷酸铵镁回收磷的分析探讨
胃液潜血化学法与免疫学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