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04-13 09:38薛一薛冰霜邵雪景
中外医疗 2020年36期
关键词:颈动脉病程硬化

薛一,薛冰霜,邵雪景

1.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常州 213000;2.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内分泌科,江苏徐州 221000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2],积极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 颈动脉彩超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心血管疾病的良好方法[3-4]。 该研究通过分析该院于2017 年3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12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探索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2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意该研究者;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者;临床资料完整度较高者。 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严重感染者;存在严重肝肾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沟通存在障碍者。 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 根据颈动脉超声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病变组和对照组,病变组65 例,其中男性34 例,女性31 例;年龄41~76 岁,平均(64.39±8.26)岁。对照组59 例,其中男性31 例,女性28 例;年龄40~75 岁,平均年龄(64.67±8.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颈动脉彩超检查 患者保持卧位,充分暴露颈部,采用PhilipsIU-22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有无斑块、斑块大小、位置及血管狭窄程度。 CIMT≥0.9 mm 或局部斑块形成判断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1.2.2 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查 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生化指标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U5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测定内容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尿酸等。

1.3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多因素研究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临床资料

两组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病程舒张压、收缩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2.2 生化指标

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餐后2 h 血糖、HbA1c、LDL-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HDL-C、TC、TG 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s)

项目病变组(n=65)对照组(n=59)t 值 P 值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 血糖(mmol/L)HbA1c(%)HDL-C(mmol/L)LDL-C(mmol/L)TC(mmol/L)TG(mmol/L)尿酸(μmol/L)9.14±2.09 16.35±3.51 9.43±1.24 1.22±0.42 3.38±0.46 4.58±1.07 2.45±1.42 325.49±98.33 8.75±2.13 14.24±2.38 8.38±1.07 1.18±0.39 3.04±0.85 4.72±1.22 2.17±1.79 318.05±79.52 1.028 3.878 5.024 0.548 2.805 0.681 0.969 0.460 0.305<0.001<0.001 0.585 0.006 0.497 0.334 0.646

2.3 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因变量,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史、餐后2 h 血糖、HbA1c、LDL-C 为自变量,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合并高血压是2 型糖尿病引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见表3。

表3 T2DM 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常侵犯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中动脉,进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5-6]。研究表明[5-7],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早期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 分析T2DM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对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颈动脉超声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方法,该研究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2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病变组和对照组, 两组间比较显示病变组糖尿病病程、年龄、餐后2 h 血糖、HbA1c、LDL-C 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合并高血压是T2DM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出现生理性退化,发生内皮损伤、炎性反应,促使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形成。 研究显示[8],T2DM 年龄大于75 岁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是青年组(<45 岁)的26.38 倍,提示高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使得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产生糖基化终末产物、氧化应激等作用,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刘朝阳等[9]研究显示, 糖尿病病程20 年以上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83.16%)比病程10 年以内的(60.95%)明显升高。 该研究还显示[7],高血压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所占比例为69.23%, 与相关学者研究中得出高血压引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所占比例62.33%相一致。 说明长期高血压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加速血流冲击,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形成。 研究显示[8-12],2 型糖尿病患者中高收缩压者的大血管危险度是低收缩压者的2.9 倍。提示对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压控制达标,注重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

综上所述,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病理过程,且发生较早,进展较快,早期干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的达标,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筛查、评估,对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颈动脉病程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