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传统神话故事影视化之改编与传承

2020-04-14 04:55
影剧新作 2020年1期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动漫

王 伟

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取材于中国神话故事,青年导演饺子(本名杨宇)及其团队历时三年制作完成。无论从商业票房(自2019年7月26日上映至8月28日,国内票房已逼近46亿),还是文化输出的角度,这部电影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实上,电影《哪吒》的火爆并不是偶然,无论是全新哪吒形象的打磨、高燃特效镜头的运用,还是哪吒精神的现代化诠释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烙刻,无不体现了制作的匠心,是整个电影团队“不认命”“死磕到底”的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动漫电影《哪吒》最终凭借1400多个酷炫特效镜头、看似跌破眼球但却足够支撑哪吒个性的丧萌形象,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叙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跳脱出大众对哪吒的认识窠臼,牢牢吸引了观众的视线,掀起了一场视觉狂欢,也让观影人感同身受,汲取“人定胜天”的人生态度,获得追求梦想、对抗宿命的勇气与力量。

对国内观众来说,哪吒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一部《哪吒闹海》(1979年上映)更将人们对哪吒形象的想象第一次进行了定格:红肚兜、银手镯、红缨枪、风火轮以及混天绫成为哪吒的标签,而剔骨削肉、大战龙王三太子等壮举体现的嫉恶如仇、父权两立的反叛精神则成为了人们喜欢哪吒的不二缘由。毫无疑问,哪吒这一具有反叛精神的经典英雄形象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底,要把这一国人熟知的老故事重新搬上银幕,焕发新生,还要对照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状态引发共鸣与新的思考,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的历史悠久,神话故事之多,怕是讲上三天三夜也不会结束,而将这些承载着浓郁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输出,《哪吒》对于这一大IP的改编与传承显然做了一个好的示范。

一、“打破成见”

“打破成见”是电影《哪吒》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核之一。但何谓“成见”?根据权威字典解释,成见释义为定见,指对人或事物所抱有的固定不变的看法。成见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消除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见,或好或坏,且大部分人深深囿于成见,被成见左右,也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学习打破成见。回到电影《哪吒》本身,故事耳熟能详,而作为一个存在了上千年的神话人物,又有很多具象化的影视珠玉在前,要通过改编的形式打破人们对《哪吒》的成见绝非易事。导演饺子通过自身经历对哪吒的投射,在现代情感基础上对哪吒精神进行深度挖掘,将“打破成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改编:一是打破对哪吒本体形象的成见;二是打破对哪吒叙事的成见。

在哪吒的外在形象上,人们对哪吒最深刻的印象一直是那个身穿红肚兜、银镯闪闪、手执红缨枪、脚踏风火轮,一脸天真无邪的灵动萌娃。莲花童子的外在形象与战斗实力的反差让大众对这一哪吒形象念念不忘,奉为经典。为重塑哪吒形象,打破大众对哪吒的成见,动漫电影《哪吒》创作团队共设计了100多个版本的哪吒形象,不断的否定再否定,在对人物及主题进行深层次挖掘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最丑”的这一版。矮小的个子、硕大的黑眼圈、裸露的大门牙,吊儿郎当的走姿,还有贱贱的说话风格,无论哪一点都与人们记忆中的哪吒相去甚远。那个灵动的、活泼的、倔强决绝的哪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这样一个暗黑的、痞痞的、丧萌的熊孩子。“打破成见”需要勇气,这一点从大众一开始对哪吒形象的吐槽可见一斑。但“打破成见”又是电影创新的必经之路,只要有底气,终究会“真香”。归根结底,角色形象是为作品主题服务的。从哪吒由魔珠转世这一突破传统的设定来看,角色形象的突破势在必行,而其“丧”“丑”的外在形象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认知,更暗合了哪吒生而为魔的表征,从这点来看,这一版哪吒形象的选择不可谓不明智。而其它相关人物的形象设定,如敖丙、托塔天王李靖夫妇、太乙真人等均依据现代审美进行了符合人物个性和电影主题的改编,摒弃传统扁平化的刻画,不再局限于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人物个性立体丰满,彰显人物的个性魅力,收获了一致好评。此外,唾液能石化人的海夜叉、喜爱互怼的青铜器结界兽以及话唠长生云等无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事实上,打破成见从来不是哪一个个体或是哪一个时代应该做的,而是应该延续的精神,新旧《哪吒》人物形象个性就一直随时代变迁以及观众的审美变化而与时俱进。

以传统神话故事为基础,影视类哪吒故事大都具备比较成熟的叙事结构。改编过程中,创作者通过对影视角色进行定位,确定人物的分工和轻重。在叙事上,动漫电影《哪吒》摒弃了大家熟知的“哪吒闹海”“剔骨削肉”等脱离现实的魔幻情节,不再执着于表现哪吒惩恶扬善的侠肝义胆和对父权的反抗精神,转而着重描述哪吒的成长史,通过哪吒自我认知的历程呈现了符合现代审美的叙事格调。首先哪吒“魔童”的身份为他成长过程中一系列荒诞的行径进行了铺垫,也为之后的成长和醒悟提供了足够的动机,“灵珠”变为“魔珠”的设定看似突兀,挑战观众的成见,但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实则是导演精心设计,仔细推敲的结果,也符合现代观众的期待。而李靖夫妇不仅是救世济民的“好公仆”,同时也是爱护孩子的好父母,刚强如托塔李天王在顽劣如哪吒的孩子面前也会展现普通家长的柔软与无奈,这一点全世界都是一样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普世价值。而哪吒的天敌,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东海龙王之子敖丙在电影中摇身一变,作为哪吒的一体两面而存在:一个从小背负振兴家族的使命而被寄予厚望,一个因诅咒而被世人孤立。 相似的孤单令他们惺惺相惜,而迥然的宿命又让他们势同水火,成长历程亦更加艰辛。而传统刻画下仙风道骨、远离世俗的神仙们也不再不食人间烟火:太乙真人嗜酒如命,并因此犯下大错,哪吒的命运也因此而扭转。此外,影片也赋予最大的反派申公豹足够的叛逆动机,身为成见的受害者,他竭尽全力打破成见,尽管方式不敢苟同。影片在叙事上力图“去神话”,避免刻板的人物刻画和空洞的叙事,每个神话人物都仿佛就在身边,他们都不完美,都有七情六欲,受到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命运的羁绊,但却拼命“打破成见”,突破重围。

二、“我命由我不由天”

作为电影的另一核心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哪吒对抗宿命发出的呐喊,也是对中国传统精神的传承。虽然从形象、个性、故事情节上来看,这个哪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哪吒形象,但他依然继承了国人理想的“人定胜天”的精神理念,带领大家酣畅淋漓了一把,实现了一次对抗命运的壮举。而作为传统神话故事中最具反叛精神以及国人最喜欢的神话人物之一,由哪吒来带领大家体验“人定胜天”的豪情合情合理,毫不违和。细细品味哪吒的成长历程,哪吒的呐喊不仅仅向观众传递了“逆天改命”这一伟大事实,更彰显了知命改命的决绝勇气,散发出中国传统“知行合一”“道以自为本”的哲学况味。影片透过哪吒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从背负宿命的懵懂无知到知晓宿命的凄凉再到知命改命的勇气,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事实上,动漫电影《哪吒》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散发“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光芒:身居海底的龙王对自己的命运甚至是族人的命运了然于胸。他当然知晓对抗宿命的后果,但他仍然几百年如一日的筹谋,企图挣脱龙族千年囚禁的命运。敖丙一出生就自知自己的使命,也曾屈服于自己的宿命,但早在他邂逅哪吒的那一刻就隐隐埋下了反抗的种子。“坏人”申公豹困于成见,但一心想位列仙班,出人头地,何尝不是想要“我的命我做主”?在影片主角们“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追求下,我们追随他们,看云卷云舒,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震撼于知命改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心怀苍生的从容气度。哪吒挣脱其宿命的悲剧底色的成长历程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哪吒顶着“魔童”的标签在陈塘关为所欲为,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君子之交的友谊以及自我意识的苏醒最终助他完善了自我,有了反抗命运的动力。所以,管它“魔丸”还是“灵丸”,虽然阴差阳错下被“命运化”,但我辈岂是蓬蒿人?《哪吒》不仅通过其成长经历传递了符合现代追求的传统精神,还向大众展现了中国家庭的样貌、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友谊的注解。这些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借助现代化的表达向观众呈现了一部既陌生又熟悉的《哪吒》。脱胎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哪吒们身上都自带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肩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精神的使命。无论是动漫电影,还是其他影视或文学艺术都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投射,都应以我们悠久的文化为基石。诚然,文化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才能产生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影响力的中国思想、中国声音、中国故事和中国艺术。习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具有 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动漫电影《哪吒》从中选取了一颗小小的明珠,加以修饰润泽,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大放异彩。

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

动漫电影的受众以青少年为主体,无形中承担着教化的使命。而动漫电影《哪吒》作为一部由神话故事改编的传统文化题材电影,须精准地向大众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无疑给电影创作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显然,动漫电影《哪吒》力图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追求创新与遵循原著之间的平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一生孤独而悲壮。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电影中的哪吒将自己的绝望赤裸裸地展现在父母和观众面前,无疑也是一出悲剧。但动漫电影《哪吒》跳脱出传统严肃、一本正经的观影基调,基于全新的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的调整和主题的深度挖掘,借助“小人物+无厘头+英雄主义”的形式对其进行了现代化的表达。首先,《哪吒》通过对角色美术造型和性格特点的双重塑造创作符合现代审美的角色形象,打油诗、川普话、指纹锁、热门网络语等无不散发着现代气息,拉近了角色与受众的距离,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输出。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好莱坞式的叙事节奏帮助《哪吒》打破本土及青少年受众圈层。父子矛盾的和解、“知命改命”的精神追求等传统文化的革新和对国际化艺术养分的汲取昭示着电影创作思维的现代化。此外,《哪吒》超过80%的酷炫特效,“火莲花融冰盖”“江山社稷图”“三头六臂抗天”等诸多恢弘场面的打造向国人展现了媲美好莱坞的特效,无疑为《哪吒》的现代化表达提供了保障。身处现代国际化的社会,我们应该跳脱出固有思维,以一个现代人独有的视角来对话传统文化,视其为现代文化的基石。而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传播媒介,更应该肩负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四、结语

一直以来,人们对国产动漫电影印象都停留在“中二”“五毛特效”“故事浅薄”“儿童专属”等。看惯了各种好莱坞特效大片,大众对国产动漫容忍度越来越低,也越来越挑剔。这一方面体现了国人审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让电影从业人员越来越举步维艰。不可否认,国产动漫技术与顶级好莱坞制作团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讲故事的能力也还有待一步提升,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只要坚定信念、独具匠心,国产动漫也能讲好故事,也能做出酷炫恢弘的特效。这部动漫电影《哪吒》便是最好的例证,虽然它并不完美,但导演通过对每个阶段的细节把控,在涵盖画师、美工、配音、特效、剧本等各个工种的众多人的通力合作下诞生了智慧的结晶。动漫电影《哪吒》通过对现代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握,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创作思维赋予其新的活力,向大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可喜可贺!

猜你喜欢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动漫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干部之严管厚爱
《哪吒之魔童降世》: 映射当代家庭关系
《哪吒之魔童降世》夺冠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