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20-04-17 11:21黄一冰
基础教育(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具动脑新知

黄一冰

教学就是能让学生具备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通过教师的预设、引导促使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教师应当让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儿童不懂的东西,让儿童的脑海中产生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儿童对自己的知识仓库加以清点回顾,把可以解决面临问题时的知识抛出来继续思考。教师同时给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主动得到发展。

一、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求知过程

要想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我们老师应转变过去那种以讲和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讓学生先完成一部分的就让学生先完成一部分;能让学生完成一点点的就让学生完成一点点,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避免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当成新知识来讲授,要做到新知不新,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点拨、引导作用,深化和理解新知识应该是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动脑、同学互相议论、交流,进行深化、归纳而完成的。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对于他们来讲,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所有知识的获得和结论的概括始于研究对象的操作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电化教学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睛,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学苏教版教材中“分数的意义”时,内容可以这样进行:先从操作学具入手,让学生分一堆苹果,一批玩具,把它们平均分成若干份,问:像这样的一份和几份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引出分数的概念;再让学生说分数的含义。

总之,只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做有心人,精心预设,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烈,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来越高,班级里面的后进生就会越来越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具动脑新知
看谁填的快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动手动脑多快乐
新知
动脑填数等
新知速递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