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高校 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研究

2020-04-17 12:49米热·吐尔汗巴依黄靖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本科教育哈萨克斯坦课程设置

米热·吐尔汗巴依?黄靖

【内容摘要】本文以哈萨克斯坦两所知名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及专业体系,以期总结出哈萨克斯坦高校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并通过中、哈比较,进一步探索中哈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建设的共性与个性,以促进中、哈两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上的合作与发展,响应并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一带一路

一、选题缘起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向全世界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期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交流以及文化传播。近年来中、哈高等教育合作在不断增强,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与城市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的宣讲息息相关,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对于加深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传播、新闻传播交流至关重要,学界应对哈萨克斯坦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投以更多的关注。

当前,国内学者因语言障碍,对哈萨克斯坦各高校新闻专业的了解较少,所以对此类选题的研究甚少。

二、哈萨克斯坦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研究

哈萨克斯坦传统的高校新闻教育形成于前苏联时期,①直至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哈萨克斯坦高校中才第一次出现了《大众传媒管理》《大众传媒营销》《大众传媒心理学》等阅读科目,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全球信息交流的加速,基于国家教育发展以及内外沟通交流形势的需要,新闻传播学越来越受到哈萨克斯坦政府的重视。由此,新闻传播学亦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受欢迎的学科,在2017年哈萨克斯坦高考制度未改革时,新闻学院的录取分数在118-119分,满分为125分,这意味着在哈萨克斯坦,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学习新闻学。由于选拔要求很高,哈萨克斯坦设立了110项助学金用于激励期望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其中87项是哈萨克语助学金,23项是俄语助学金。③在当下,哈萨克斯坦国内新闻教育分为两种形式:全日制的高校新闻教育和专业性的新闻培训课程。

哈萨克斯坦共有144所高等教育院校,其中仅有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与欧亚大学这两所高校设有专门的新闻学系,其他高等教育院校的新闻学则是设置在教研室下的分支。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于2019年9月18日公布了202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此次上榜的共计1001所大学,有10所哈萨克斯坦高校上榜,排名最前的是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排名第207位,继而是欧亚大学,排名第418位。笔者以这两所学校的官网资料为蓝本,结合相关的哈萨克文研究资料,对哈萨克斯坦国家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主要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寻找中、哈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共性与特性,在此基础上,为拓宽与“一带一路”重要国家——哈萨克斯坦的合作空间建言獻策。

(一)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体系

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Al-Farabi Kazakh National University)又名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大学,成立于1934年,是该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在学生素质、师资力量、学术流动性、毕业生竞争力和科研活动等方面都占据全国榜首,共开设包括新闻系在内的14个系,其新闻系由国际记者与社会媒体教研室、出版与电子媒介教研室、出版编辑与设计教研室三个教研室组成,实际上是三个教学研究方向,自设立以来,很多毕业生也在逐渐成为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系统的中流砥柱。④第一个方向“国际记者与社会媒体”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通晓各领域媒介融合规律、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需求,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消息的新闻人才。⑤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不仅注重新闻学教育,同时注重培养新闻记者的人文素质,学生既要关心国家政治大事,也需要关注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有时政评论员、军事记者、体育记者、电视广播记者等。

第二个方向“出版与电子媒介”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宽口径人才,具备广泛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有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能在互联网机构从事信息组织与发布,了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领域的基本知识,系统性掌握一门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具体培养方向为记者、外国新闻媒介记者、新闻商务、媒介经营人员、经济记者、制作人、广告人等。

第三个方向“出版编辑与设计”专业偏向于培养能够在印刷中心和印刷公司工作的人才,从事印刷编辑、设计编辑、文学编辑、技术编辑、书籍编辑等工作,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利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以实践课为主,例如写作、校对、策划、市场调研,编辑实践、出版印刷实习、文案写作、图书市场调研等,“专业学习+实践+专业实习”是较为常见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提供帮助。截至2017年年底,哈萨克斯坦有超过1500家注册出版社和出版机构,其中,在阿拉木图的出版机构有255家。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可以很好地为这些出版社输送出版人才。

(二)欧亚大学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体系

欧亚大学(L.N. Gumilyov Eurasian National University)是一所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法令,以欧亚联盟为核心理念,期待在欧亚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学,⑥聚焦到其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建设上,因欧亚大学注重关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社会道德和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所以以培养具有高尚的公民道德原则、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为前提,新闻与政治学系开设了戏剧工作室、舞蹈、声乐、摄影等专业,配备广播和电视演播室供学生使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制作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学生可以在名为“欧亚-媒介”的大学网站参与工作,每周参与“欧亚电视”和 “欧亚调频” 在线电台节目的内容制作。该专业方向在校学生音乐协会帮助下设立了剧场工作室、歌舞社团、影像队、电视和电台演播室。⑦

欧亚大学的新闻与政治学系包括三个专业方向:电视广播与公共关系、印刷和出版、政治学。⑧其中,电视广播与公共关系专业方向成立于2009年2月26日,主要培养电视与广播节目主持人、新闻记者、媒体经理、广告代理商、公共关系专家等人才;印刷和出版专业方向成立于1998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奖获得者阿克塞留为该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该专业主要培养新闻记者、文学媒体工作者、媒体编辑、技术编辑、广告策划人员等;政治学专业方向成立于1999年,旨在实施政治学教育计划,拥有该学位的学生将来有机会成为政治家、时政观察员等。

另外,在欧亚大学就读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需要在学校认可的相关学术会议和论坛上发表论文,并且必须参加新闻类的创意竞赛才会被授以毕业资格。鉴于此,为了便于该专业相关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今在阿拉木图市出现了不少有关新闻学的培训机构,例如国际新闻类培训机构,主持人培训机构,电视之星机构等,机构培训的时间均为三个月。⑨

三、哈萨克斯坦高校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的主要特点

哈萨克国立大学及欧亚大学作为哈萨克斯坦的著名高校,其新闻传播学的本科教育体系发展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该国新闻传播学科高等教育的整体状态及主要特点。笔者认为,哈萨克斯坦高校新闻传播学的本科教育体系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重视民族语言教学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哈萨克人占全国人口的66%,第二大民族为俄罗斯族,多民族、多语言的国情亦对其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设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哈萨克斯坦高校新闻教育以哈萨克语及俄语作为基本教学语言,这体现了历史传统与“主体民族化”政策对教育体系的影响。以国立哈萨克大学为例,其新闻学院致力于引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示范课程,并将其“本土化”,以提升以本国语言编写的教育资源数量;而欧亚大学在全日制学习模式下,其新闻学院会使用哈萨克语和俄语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进行专业培训,但两门语言的教学质量仍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尽管政府在哈语教育上的投入是俄语教育的两倍,但哈语新闻教育的质量总体上还是落后于俄语新闻教育。⑩

(二)与政治学联系密切

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哈萨克斯坦,由于其市场经济不是很发达,媒体对政府的依赖较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对于媒体的影响,这特别体现在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上。哈萨克斯坦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建设强调与政治环境紧密相连,不断加强与政治学的融合,新闻学与政治学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及融合关系。譬如,哈萨克国立大学与欧亚大学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上都注重培养政治领域需要的优秀人才,而欧亚大学更是将新闻学与政治学聚拢到一起,成立新闻与政治学系。

(三)强调职业能力导向

不同于其他科目高度专业性及理论性的特点,为更好地满足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市场的需要,哈萨克斯坦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更为职业化。以国立哈萨克大学新闻学院为例,“专业学习+实践+专业实习”是较为常见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提供帮助,欧亚大学亦是如此,其新闻学院鼓励学生体验制作各类广播电视节目,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职业化导向。

(四)立足国际化的目标

2010年,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批准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发展国家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由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教育政策,政府不仅增加了对学生和研究的资助项目,还鼓励各高校加强国际间的学习交流与项目合作,各高校亦积极响应。譬如,国立哈萨克大学新闻学院就设有海外暑期实习的项目,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跨文化学习能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高校加强了与中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但對于新闻传播学科,中、哈的交流与合作仍显不足。

(五)数字融合建设滞后

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推动着传播学的新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学教育面临着挑战,然而,哈萨克斯坦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尚未建立起媒体融合专业教育模式。以哈萨克国立大学与欧亚大学两所大学为例,其专业方向设置更多地偏向传统的新闻出版领域,如电视广播与公共关系、印刷与出版、出版编辑与设计、国际记者与社会媒体等,大数据及数字传播技术等新媒体并未体现在专业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中。

四、加强中、哈高校新闻传播学科交流合作的建议

(一)共建“一带一路”特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学专业可以加强跨学科、跨院校合作,增设技术类的课程,如数据新闻基础、融媒体报道出镜主持、融媒体视听表达、编程语言、程序设计类等类似课程。同时可以关注其他学校国际前沿课程,购买其在线资源。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哈也可以加强“一带一路”特色课程项目共同的建设,推进课程资源共享、教师资源的整合。2018年春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合作招收“一带一路”全球新闻传播英语硕士,主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术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实行全英文教学,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和报道实践、调研参访等课外实践环节。哈萨克斯坦高校可以与其合作共建该项目,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本科以四年全日制和专业培训课程模式为主导。与哈萨克斯坦一样,中国高校本科课程也是四年制,但其模式更加多元化。其中以“1+3”型(1年综合培养+3年专业培养)、“2+2”型(2年综合培养+2年专业培养)为其主导模式,满足了新媒介趋势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另外,中国高校还采用本校交叉培养(本院与其他院系合作培养)方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法学院合作,从本科一年级学生中选拔,单独编班,联合培养,按独立培养方案授课,毕业获文学学士和法学学士(副修)双学位。哈萨克斯坦可以联合孔子学院加入汉语、英语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可以跨校合作,派送留学生、实行学分互换,让两国学生加深对“一带一路”国家文化的理解。

(三)加强双边学术合作交流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高校加强了与中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在2018年7月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双方亦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高等教育合作的机遇与未来发展,探索中、哈两国间学生流动机制与方式。会上,中方10所高校亦与哈方9所高校共同签署了24份合作协议,为中、哈两国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哈萨克斯坦在中国建立了4所哈萨克斯坦中心,中国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哈萨克语专业。但聚焦到新闻传播学院的交流合作还是不够深化。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学术会议,交流的方式灵活化,可以是中方派出师资也可以是哈方派送学生过来交流;进行师资互换,促进双方专业知识及语言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加强国际课题的合作,联合成立研究机构或协会,保证合作交流的常态化与可持续性,推动交流不断向前发展。

聚焦到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摇篮,其课程设置和专业体系更是承接着培养目标、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好坏。哈萨克斯坦的新闻传播学的教育体系建设注重多民族融合、以国际化为目标、以职业化为导向、推动信息化赋能,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为其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从宏观上看,中哈的新闻传播课程设置既有共性,亦有各自的特色,双方应进一步推进新闻传播学学科教育间的互动与交流,连接跨文化记忆,促进课程及专业的对接,加快推进新闻传播学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共同推进两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深化合作传播,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注释:

①⑩赵永华、邓耀敏: 《来自中亚国家的传媒转型经验:哈萨克斯坦媒介生态观察》, 《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5期。

②Laila A . Media Education in Kazakhstan: Work Experience. Univers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6, 4(8):1753-1756.

③《哈萨克斯坦新闻系概况》,http://presscenter.kz/fakultety-zhurnalistiki-kazahstana/?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哈萨克斯坦新闻网》,2018年10月18日。

④《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简介 》,https://www.kaznu.kz/en/ ,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學官方网站2019年09月17日。

⑤﹝哈﹞Amina Jalilova:《如何成为一名记者?》,https://edumart.kz/ru/article/kak-stat-zhurnalistom-sekrety-professii?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EVDmart,2018年5月12日。

⑥⑧《欧亚大学简介》,http://www.enu.kz,欧亚大学官方网站2019年9月17日。

⑦《哈萨克斯坦国际教育研究评估报告》(2012年),第7-8 页。

⑨《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教师手册》(2012年),第 3-4页。

夏秋月:《哈萨克斯坦媒体现状及新闻出版制度》,《青年记者》2016年第6期。

﹝哈﹞Bekbauova D 、 Iddrisu I、 Suleiman A S 、 et al:《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国际化》,《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4期。

学校新闻中心:《构建“教育共同体”中国—哈萨克斯坦大学校长合作对话在贵州举行》,搜狐网,http://m.sohu.com/a/243906255_99993997,2018-07-28/2019-09-14,2019年9月14日。

(作者米热·吐尔汗巴依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黄靖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

【特约编辑:吴婧;责任编辑:陈小希】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哈萨克斯坦课程设置
接棒
哈萨克斯坦6月提前大选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狼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