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报道观察

2020-04-17 12:49黄楚新郑智文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1期

黄楚新?郑智文

【内容摘要】重大主题报道历来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报道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国庆报道;媒体融合;主流媒体;5G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策划、守正创新,推出一系列站位高、视野广、融合深、主题精、创意足、技术新、互动强的融媒体报道,形成浩大声势,营造热烈气氛。

一、精心策划:紧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时间”和“空间”上做文章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必修课”,是党的各级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主流媒体凝聚社会共识,展现精妙策划和前沿创新,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最佳时机之一。

在2019年的国庆主题融媒体报道中,“70”这一关键数字成为主流媒体重点关注的信息,推出的多数主题报道与“70”紧密挂钩,既有按时间顺序系统性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间辉煌发展的报道,也有全方位呈现新中国各行各业斐然成就的报道。其中,中央媒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主题报道兼顾时间与空间,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推出的“70年70问”“70秒说70年”“700字说70年”“逐影寻声70画”“70年70行”等主题报道,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地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巨变;地方媒体主题报道则大多从时间维度出发,集中呈现70年间当地的高速发展,如荆楚网、华声在线等地方媒体制作的“‘手绘长卷70年,荆楚群星闪耀时”“70年·时光”等主题报道则系统回顾70年间当地的重要人物、时间节点等,折射新中国日新月異的飞速发展。

人民网推出的“70年70问”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和新华社制作的“70秒说70年”系列短视频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70年70问”系列报道从2019年9月2日起播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每一问都坚持“大主题、小切口”的原则,在大视角下讲小故事,从小事件中见大背景,将可亲可感的人物、故事、场景与权威理论、观点、数据相结合,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①

“70秒说70年”系列短视频自2019年9月1日起陆续推出,讲述了30个发生在你我身边的光阴的故事,同样“以小见大”,用小切口梳理大历史,用小故事讲述大时代,呈现一幅丰富、生动、立体的人民生活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同时还开设“700字说70年”栏目,以高度精练的文字解读视频内容、补充视频中未呈现的信息。短视频和短篇文字稿的运用把握了当下碎片化、移动化的阅读习惯,两者相辅相成,受众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呈现形式,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深化对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成就的全面认识。

二、技术创新:5G、8K新登场,AR、VR、AI广应用

技术创新引领传播变革,硬件的升级和软件的更新带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和更优质的观看体验。主流媒体对前沿技术的主动探索、深刻理解、充分利用,使国庆主题报道增添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5G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瞩目的焦点,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都对此高度关注,并积极进行前沿探索。在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推出的“5G+4K+VR”的报道模式引发广泛关注。此次国庆报道中,新华社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再升级,使用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转播车,实现全球首次8K全链条实战直播报道,多路直播信号同步落地,8K采集、5G传输、8K呈现,超清、极速的效果给予观众震撼的观看体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推出《日出东方》70小时不间断新媒体直播,利用总台丰富的信号资源,提供超过70路转播机位,多视角呈现庆祝大会、阅兵式、群众游行盛况。这是总台第一次利用新媒体尝试这么长时间、大规模地进行国庆大型直播,将丰富的节日庆典广播电视直播经验带到新媒体领域,是总台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截至2019年10月2日12时,央视新闻客户端各路直播总观看量超过10亿次,包括各合作平台账号总观看量超过17亿次。同时,总台还首次将4K超高清信号直通院线,推出首部进入电影院线的“直播大片”——《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华诞》,在全国70家影院同步播出。②

VR、AR、MR等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更为成熟。在国庆主题报道上,多家主流媒体充分发挥技术特性,融合出彩创意,打造精品力作。央视网推出的《“筑”福》系列报道,运用VR全景、VR航拍等方式,进行特效渲染、后期包装制作,打造成60秒一期的VR短片。该产品紧扣数据,专注某一项工程的特质,以工程建设的“知识点”为切口,立体化、全方位地讲述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和变迁,用小而美的语态表达着对祖国的“告白”之情,带领受众领略VR全景视角里的大美中国。

新华社在主题报道中充分利用VR、AR等技术,极大地提升受众的观看体验,强化受众的参与感。新华社客户端在阅兵当日进行多机位全景VR直播,12机位全方位展示阅兵盛况,受众仅通过一部手机便可身临其境般感受阅兵的恢宏气势。新华社还通过AR技术推出《AR新闻大阅兵》,准备了三款“大国重器”:主战坦克、武装直升机、东风弹道导弹。用户可以“亲手”操控这些“大国重器”,在引导中完成任务。这种交互形式增进了用户对于大阅兵的了解,带领用户深层次感受大阅兵的震撼冲击,并给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

AI在新闻传播领域应用已广,从算法推荐、机器人写作到AI合成主播等,业界和学界对AI的探索从未止步。此次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报道,央视新闻新媒体首次把AI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短视频剪辑当中,推出300条以上的短视频。该AI剪辑系统可充分利用每一路信号画面进行完整组接,展现每个方队、方阵经过天安门的全部过程,并涵盖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景视角。经AI剪辑的视频时长达到1分钟以上,剪辑一条视频的时间仅需1~3分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解放了人力,且在发布前由人工进行最后的把关,保证框架逻辑正确,避免出现原则性、导向性错误,力争呈现最佳阅兵盛况。

除技术上的新突破外,对于已有技术的“跨界”运用也是本次国庆主题报道的一大亮点。新华社联合中国卫星资源应用中心打造的《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短视频,首创“卫星新闻”形式,以卫星图为核心,结合航拍、实景拍摄等,密集呈现祖国各地之美。在阅兵当日推出的《60万米高空“瞰”阅兵》,更是利用第一时间从太空发回的长安街全画幅卫星阅兵图和卫星视频,从太空视角看阅兵盛况。视频画面中清晰可见整齐划一的方阵和拉着彩烟的空中梯队,全新的太空视角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

三、形式出新:多样态报道齐呈现,跨界交互创意足

新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发挥空间,使得信息传播的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而是以丰富、互动、多元的形式呈现。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信息传播形式的边界。在此次国庆70周年主题报道中,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层出不穷,原创歌曲、手游、CG大片等拓宽了重大主题报道的边界;换脸H5、知乎问答、微博话题等深度交互,PGC+UGC的内容生产机制丰富内容层次,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唤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

传播学者斯蒂芬森曾提出传播游戏说,认为大众传播之最妙者,当是允许阅者沉浸于主观游戏中。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播游戏范式的参与、沉浸、反馈特征愈发凸显,③游戏的参与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94亿,占整体网民的57.8%,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68亿,占手机网民的55.2%。④主流媒体也将目光投向游戏,探索其承载信息进行傳播的可能。

在本次国庆报道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与腾讯追梦计划联合推出一款放置类模拟家园建设游戏——《家国梦》,成为此轮传播中备受舆论追捧、用户点赞的爆款“寓教于乐”游戏产品。这是人民日报社参与开发的第一款游戏App,该游戏将建造、经营、收集等多种游戏元素与真实的国家发展融为一体,让用户以主人翁身份体验建设家乡的乐趣,了解国家近年来的一系列大政方针,感受新中国70年来的伟大变化。2019年9月24日开启测试以来,整体曝光超过10亿,共上架30家下载渠道,第二天登顶App store免费游戏第一。⑤此外,人民日报出版社还将从游戏中精选近200张手绘图,推出《神奇中国少年行·家国梦》绘本,让这些“家国之光”可触可感、有声有色。

新华社也在游戏领域发力,联合QQ飞车手游推出“飞跃神州”主题赛道,赛道共有三大主题,分别是“大美中国”“辉煌历程”和“创新未来”,包含青藏铁路、“鸟巢”国家体育场、港珠澳大桥等元素,且“70”这一数字在游戏内多次出现,让玩家可体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科技未来的交错,感受共庆祖国70华诞的热烈氛围。新华网联合腾讯微信推出公益性质的文化互动类微信小游戏“熊猫跳跳跳”。在游戏中,通过卡片、箱子等道具和问答等环节,让用户在文化互动游戏中了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事件,了解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建设成就。

除在游戏领域的跨界外,重大主题融媒体报道在声音领域同样有全新突破。声音作为接受门槛低、影响力广、深入人心的信息载体,可承载丰富的信息与充沛的情感。新华社联合腾讯推出“声在中国”大型融媒体项目,围绕“声音、时代、人生”三大主线跨界融合叙事,以“声音”为核心,通过音乐、视频、音乐汇、互动H5等载体挖掘声音背后的故事与大众洞察,打造包含8首原创歌曲的爱国专辑,举办线下音乐汇,生动形象展现70年来国情民生的巨大变迁,充分调动民众为祖国庆生的热情,共同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⑥

在国庆主题报道中,H5已成为各家媒体融媒报道的常规“武器”之一。其中,以“换脸”为核心要素的H5呈“刷屏”之势。此类H5具备轻量化操作,场景化体验,参与式传播等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参与热情。人民日报新媒体携手腾讯视频推出的H5《56个民族服装任你选!快秀出你的爱国Style》,提供藏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民族服装供用户选择,用户在上传照片后,经人脸融合技术快速精准地识别人脸关键点,与特定形象进行面部融合,生成独特的“民族照”。用户在参与中可以通过较强的带入感,体会56个民族服饰的多样性,感受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截至2019年10月7日,页面访问量(PV)2亿,照片生成量7个亿,成为本次国庆主题报道中最火爆的融媒产品之一。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打造的《我的年代照》《我的最美“打卡照”》《70年我是主角!首部全民定制电影等您试镜》《全民在线换装互动,一起接受祖国检阅》等H5均是以“换脸”技术为核心,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核心主题,营造不同场景吸引受众参与互动,让受众在互动体验中增进知识,增加认同,增强信心。

此外,短视频、微电影、CG大片、VLOG、数据新闻等形式也被广泛运用到主题报道中,围绕核心主题全方位进行传播。正式融合后的《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以新媒体为主战场,依托“融媒小厨”,以青年视角推出《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头条里的青春中国》微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青春版MV等融媒产品。⑦央视网推出全景CG大片《史诗70年》和创意纸模微视频《点亮中国》,以颇具新意的表现形式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VLOG作为今年新登场的新闻报道形式,以社交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传递更为丰富的信息,⑧被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广泛应用,记者拍摄VLOG揭秘国庆主题报道背后的故事,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深受好评。

四、传播用心:聚合力多元传播,展优势深度融合

重大主题报道在传播时要把握好正确方向、把握好时间节点、把控好时间节奏、选择合适平台、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2019年的国庆主题融媒体报道中,主流媒体在打造优质内容的同时,遵循传播规律,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通过传播矩阵聚力进行传播,打造数个全民热议的话题,受众在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下抒发深深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共庆祖国华诞。

新华社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视频《新生(1949-2019)》,除内容精心打磨外,在传播上还注意节奏的把控,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首发平台,连续发布三条推送,分别为《15665611612》《15665,611612》和《你电话打通没?》,进行互动预热、正式播发和传播小结。在标题为《15665611612》的推送中,以简短的文字,配以四张图片和一段短视频和颇具吸引力的标题激起受众兴趣,吸引广泛关注。随后推送的《15665,611612》正式揭秘密码“15665,611612”所对应的旋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发布献礼视频《新生(1949-2019)》。该视频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贯穿始终,联结四个动人故事,巧妙串起新中国波澜壮阔的新生之旅,将主题报道推向高潮。其后推送的《你电话打通没?》则是以由《15665611612》的标题引发的“意外”小插曲为题,对这次传播进行小结升华,进一步增强传播效果。

微博因其具有强互动、即时性、无界性、娱乐化等特点,经多年深耕,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网络社交平台之一。在本次国庆报道中,主流媒体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特性,将其作为传播的重要窗口,结合报道主题、时事热点等设置话题,引导用户参与讨论。如《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带动的“我和国旗同框”“30天表白祖国”等多个网络热门话题,充分利用UGC(User-generated Content, 即用户生产内容) 机制的特点,调动最广泛的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自豪、祝福之情。

除在线上的多元传播外,线下的“快闪”与线上报道的联动已逐渐成为大型活动报道的主流传播形式之一。“快闪”具有的“快、融、深”等特点,具备的起止的突然性、过程的互动性、场地的公共性等特性,适合运用于新闻传播报道。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进行的“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快闪活动,选取代表性较强的地点,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通过歌声、舞蹈等艺术形式,增添热烈氛围,增强爱国热情,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媒体融合中重要的关系是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统筹处理好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⑩在本次国庆报道中,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深度合作,整合传播,打造一系列锐意创新、质量上乘的精品力作。主流媒体利用丰富的报道经验,提供创意,进行策划,把控内容质量和宣传导向等;商业平台则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平台优势,实现内容质量等方面的增优和传播的扩散。

新华社联合知乎平台发起的“你好中国·问答70年”活动,以互动问答的形式,邀请屠呦呦、刘国梁、胡歌、張艺谋、周源等不同领域知名人士提问,引发网友对祖国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大讨论,吸引了不同职业、不同年代、不同民族的网友广泛参与。快手与央视新闻合作启用多链路直播间,同步直播国庆阅兵,让大阅兵第一次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快手通过设置侧边栏“国庆阅兵”专项入口,让用户可通过一部手机在多链路直播间自由切换观看,全方位、多视角自主选择7路信号欣赏阅兵盛典,还可以积极互动、发表评论,表达对祖国美好祝愿及爱国情怀。

《人民日报》联合微博及70个城市主流头部媒体合作推出“70年70城”活动,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主题进行线上线下的城市推介,以双向互动的形式共同打造文化、生活、人物等原生城市故事,引导网友以讲述者身份深度参与互动,引发群体共鸣。实现了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多方联动、同频共振,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在未来的重大主题融媒体报道中,各媒体应更加注重内容与技术的适配,以打造优质内容为核心,探索技术的创新应用。同时需要在主题策划、传播形式、受众交互等方面精心打磨,避免在“同答一张卷”时落入同质化、流程化、模式化的窠臼。还需注意的是不仅要关注营造喜庆热烈的氛围,更要注重传播内容的深度和价值,使重大主题报道入脑入心。

注释:

①《人民网“70年70问”系列报道刊发过半 受到网友关注、肯定》,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1016/c14677-31403932.html,2019年10月16日。

②《高站位·广视角·融媒态——数说中央主要媒体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亮点》,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9-10/11/c_1125093673.htm,2019年10月11日。

③喻国明、杨颖兮:《参与、沉浸、反馈:盈余时代有效传播三要素——关于游戏范式作为未来传播主流范式的理论探讨》,《中国出版》2018年第8期。

④《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P020190830356787490958.pdf,2019 年8 月30 日。

⑤《全网融合 全民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主题网络传播大数据报告》,清华传媒评论,https://mp.weixin.qq.com/s/xfiNyDWxq-Q8xp1RlSzqaA,2019年10月14日。

⑥黄楚新、郑智文:《重大主题融媒体传播的守正创新——新华社“声在中国”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新闻战线》2019年第19期。

⑦《全媒体呈现不一样的国庆报道 展庆典盛况颂祖国赞歌》,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1009/c40606-31388259.html,2019年10月9日。

⑧黄楚新、郑智文:《技术革新 多元传播 深度融合——2019两会新媒体报道观察》,《新闻战线》2019年第7期。

⑨姚会峰:《快闪报道的传播特色》,《视听纵横》2019年第3期。

⑩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 年1 月26 日。

(作者黄楚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智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系研究生)

【特约编辑:吴婧;责任编辑:陈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