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维生素D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0-04-20 10:30田春秀
关键词:心内科左室心衰

田春秀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西 长治 046000)

心衰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尽管心衰预后在近几年有所改善,但5年病死率仍高达50%①。多项研究证实VD缺乏与慢性心衰发展有关,约90%患者有VD缺乏症②。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补充VD制剂,行6个月观察,最后记录心功能相关指标,观察补充VD制剂对患者心功能有无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2017年12月1日~2018年5月1日于长治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80名)。要求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根据Framingham标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心脏超声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减低(LVEF<40%),25(OH)D水平<20ng/ml方可入选

排除标准: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心功能不全;由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衰;严重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既往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史;近3个月服用过VD制剂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记录入选者性别、年龄、血压、心率、身高、体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2 实验室检测:入院次日清晨抽空腹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及NTProBNP,同时监测血AST、肌酐作为基线资料,上述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3 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

1.2.4 将80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名,治疗组42名。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治疗组予VD制剂,6个月后随访,检测NT-ProBNP水平;测量心脏超声相关指标,观察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提高,LVEDD缩小,NT-ProBN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VEF(%) LVEDD(mm) NT-ProBNP(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65±8.62 34.73±7.21 58.13±6.29 57.01±4.23 1819.46±1329.17 638.43±320.16治疗组 31.29±5.01 41.03±6.11 57.62±7.31 52.15±5.38 1562.31±1151.24 346.19±274.97

3 讨 论

心衰是世界范围的一个难题。尽管目前治疗心衰的药物及技术不断研发,但仍无突破性进展。V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它对骨形成、维持体内矿物质平衡有重要作用。多项研究发现低水平VD可增加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均相关③。补充VD可减少事件的发生。研究显示VD参与心衰的可能机制包括:通过调节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其抑制剂作用抑制心肌肥厚及纤维化;抑制RAAS系统;增强心肌收缩;调节高血压;降低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等。本研究结果提示补充VD有利于维持左室结构和功能,对于逆转心室重构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心内科左室心衰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