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分析

2020-04-20 10:30孙培培
关键词:压豆吴茱萸涌泉穴

孙培培

(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失眠症,是指一种持续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中医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1]。失眠症,对人们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降低生活质量。为了探寻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笔者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失眠症患者且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共50例患者,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32-74岁,平均(44.95±4.81)岁。研究组共50例患者,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区间25~71岁,平均年龄(43.28±5.7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睡前口服1 mg舒乐安定(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91),睡前,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听柔和的轻音乐或者睡前30分钟喝热牛奶,热水泡脚,7 d为1个疗程。

研究组:(1)穴位贴敷,吴茱萸研磨成细粉,取9 g添加白醋,调制成糊状,药物放在油纸上并推开,做成药饼状备用,厚度1 cm即可。每天晚上,温水泡脚20分钟,随后,将药饼贴在双侧涌泉穴,每晚8时至次日晨8时为贴敷时间,留置12小时,随后,取下贴敷药物,用卫生纸将足底擦干净,1周为1个疗程。(2)耳穴压豆,主穴选择交感、皮质下、神门和心,心胆气虚者添加耳穴胆,心阴不足者添加耳穴肾,心脾两虚者添加耳穴脾(胃),肝血不足添加耳穴脾、肝,肝郁化火者添加耳穴肝、胆,痰热内扰者添加耳穴肝、脾。先用探棒在耳部对应穴位上按压,寻找敏感点,再予以75%乙醇消毒穴位,对准所选穴位,紧贴佗磁疗贴,手指稍微按压。单耳贴压,双侧耳廓交替进行,间隔3天,更换1次,7 d为1个疗程,每一穴位每次按压20下即可。

1.3 疗效评价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疗效标准:(1)痊愈,经治疗,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者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睡眠深沉,无多梦,醒后,精神充沛;(2)有效,睡眠时间明显增加,临床症状有所改善;(3)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不大,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其中,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²值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50,%]

3 讨 论

吴茱萸,味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主要功效在于散寒止痛、温中下气等。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首穴,是阴阳相交之所。吴茱萸贴敷在涌泉穴,可促使肾中上浮之火下行归原,缓解心肾不交之失眠症状。中医认为,耳与脏腑密切相关,在生理功能方面,耳与脏腑息息相关,耳穴压豆,根据疾病特征,选择主要穴位,再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表现,选择配穴,通过经络传感与体穴传感,到达对应脏腑及五官,改变器官功能,减轻失眠症状。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可推广。

猜你喜欢
压豆吴茱萸涌泉穴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HPLC双波长法测定荜铃胃痛颗粒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种植良种吴茱萸 荒山喜变聚宝盆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浅析涌泉穴
治病毒性感冒
“豆豆”压耳祛小病
“豆豆”压耳祛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