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地区人工饲养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2020-04-20 02:49李惠虹龙向峰郑克雷薄震宇黄佳敏刘欣超顾有方李文超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吸虫梅花鹿感染率

李惠虹,龙向峰,郑克雷,薄震宇,任 琦,黄佳敏,方 追,刘欣超,顾有方,李文超*

(1.安徽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营养调控与健康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凤阳 233100;2.广德市农业农村局,安徽 宣城 242200)

梅花鹿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肉用及观赏价值而深受百姓喜爱,我国人工饲养梅花鹿已有近300年的历史[1]。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安徽省各地梅花鹿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存栏量巨增,但不少养殖户因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梅花鹿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寄生虫感染不仅可严重危害梅花鹿的健康,导致其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而且鹿尚可感染一些人兽共患的寄生虫如隐孢子虫、贾第虫等,人如果与鹿及其产品接触机会较多的话,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不良影响和危害[2]。迄今,国内多个省份如河南、北京、吉林已有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相关报道[3-4],但安徽省尚未见有相关报道。安徽省横跨长江和淮河,是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省内气候、地貌等差异较大,安徽省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与分布等是否与国内其他地方相似,是否有本地区独特的流行特点等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安徽省多地人工饲养的梅花鹿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测,以了解安徽省不同地区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流行情况,摸清安徽省梅花鹿肠道寄生虫优势虫种,以便为安徽省乃至全国梅花鹿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19年4-9月,分别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蚌埠市怀远县、宣城市宁国市、淮南市凤台县、黄山市徽州区等地区的5个梅花鹿饲养场,共采集336份新鲜梅花鹿粪便样品。上述样品每份约50 g,分别装入洁净塑料袋,标明采集地、性别、年龄和编号后带回实验室,置于4 ℃冰箱中待检。

1.2 大体检测方法

参照赵霞等[5]的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镜检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查。

1.3 虫种鉴定

参照《动物寄生虫病彩色图谱》等对光镜检获的虫卵/卵囊/包囊,观察其大小、形态结构及内容物等,进行类别鉴定和拍照,部分未鉴定到虫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地区分布情况

对从安徽省多地采集的336份新鲜梅花鹿粪便样品进行大体调查,结果发现,安徽省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20.24%(68/336),共检出球虫、鞭虫、毛圆线虫、前后盘吸虫、莫尼茨绦虫和阿米巴原虫等虫种,感染率分别为3.87%(13/336)、0.89%(3/336)、7.44%(25/336)、5.06%(17/336)、5.65%(19/336)和4.16%(14/336),详见图1和表1。

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蚌埠和黄山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75.00%和31.67%,滁州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8.95%,而宣城和淮南的梅花鹿均没有发现肠道寄生虫感染。滁州和黄山梅花鹿共检出4种肠道寄生虫,蚌埠梅花鹿共检出2种肠道寄生虫。值得注意的是蚌埠鹿场前后盘吸虫和阿米巴原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达70.83%和33.33%,而黄山鹿场毛圆线虫和莫尼茨绦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0.00%和14.17%,详见表1。

A:球虫卵囊(400×);B:毛圆属线虫卵(100×);C:阿米巴原虫包囊(400×);D:前后盘吸虫卵(400×);E:鞭虫卵(400×);F:莫尼茨绦虫虫卵(100×)。图1 本次查获的梅花鹿肠道寄生虫虫卵/卵囊/包囊Fig.1 The egg/oocyst/cyst of parasite from the captive sika deers obtain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表1 安徽省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Table 1 Intestinal parasitic infection of the captive sika deers in Anhui Province

2.2 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情况

336份样品中共检出19份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5.65%,混合感染仅见于黄山和滁州鹿场,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0.00%和5.22%(表2)。其中滁州鹿场仅见前后盘吸虫和阿米巴原虫两种寄生虫混合感染,黄山鹿场不仅存在多种形式的两种寄生虫混合感染,而且有4头鹿存在3种寄生虫混合感染(表2)。

表2 安徽省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情况Table 2 Prevalence for multiple infections of intestinal parasites in the captive sika deers in Anhui Province

3 结论与讨论

3.1 总体感染情况

赵金凤等[3]报道河南省4个养殖场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约为6.11%(24/393),齐萌等[2]报道四川某野生动物园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达81.82%(9/11),阿米拉·阿布来提等[6]报道新疆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67.74%(42/62)。试验结果显示安徽省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20.24%(68/336),这一结果低于四川和新疆的报道,但高于河南的报道[2-3,6]。

3.2 原虫感染情况

本研究发现安徽省人工饲养梅花鹿感染的原虫主要有球虫(3.87%)和阿米巴原虫(4.16%), 这一结果与四川某野生动物园梅花鹿感染肠道原虫情况一致,但感染率均低于该报道(球虫感染率为45.45%,阿米巴原虫感染率为54.55%)[2]。阿米拉·阿布来提等[6]报道新疆梅花鹿仅感染球虫,而赵金凤等[3]报道河南省梅花鹿除感染球虫外,还感染人兽共患的隐孢子虫。

3.3 蠕虫感染情况

本研究中,安徽省梅花鹿感染的蠕虫有鞭虫、毛圆线虫、前后盘吸虫和莫尼茨绦虫。国内相关报道显示四川梅花鹿感染有绦虫和毛圆线虫,河南梅花鹿感染有鞭虫,而新疆梅花鹿感染有蛔虫和鞭虫等蠕虫[2-3,6]。与国内相关报道比较,安徽省梅花鹿感染的蠕虫种类较为复杂,而且感染有其它地方没有报道的前后盘吸虫,这可能与安徽省水草资源较为丰富,该养殖场靠近有大量淡水螺滋生的河流边,饲养员经常用河边收割的青草饲喂梅花鹿有关,这与王明月等[7]和单云芳等[8]对麋鹿肠道吸虫的调查结果一致。

就感染率而言,本次调查显示安徽省梅花鹿鞭虫、毛圆线虫、前后盘吸虫和莫尼茨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89%、7.44%、5.06%和5.65%,除鞭虫感染率与河南和新疆相关报道相近外,绦虫和毛圆线虫的感染率均低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尤其是淮南和宣城的梅花鹿未发现有蠕虫寄生,显示目前安徽省上述鹿场较重视肠道蠕虫的驱虫工作,这可能是本次调查蠕虫感染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1]。

3.4 混合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安徽省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率为5.65%,尤其是黄山鹿场不仅存在多种形式的两种寄生虫混合感染,而且存在3种寄生虫混合感染,这一结果与单云芳等[8]对麋鹿肠道寄生虫的调查结果不尽一致,在该研究中,大多数麋鹿只感染1种寄生虫,感染2~3 种寄生虫的情况较少。

综上所述,安徽省梅花鹿感染肠道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混合感染情况等与国内其他地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调查样本数大小、采样地点、采样季节、分析方法、养殖场饲养管理情况及驱虫与否等因素有关,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9-10]。尽管本次调查显示安徽省人工养殖梅花鹿肠道寄生虫总体感染率不是很高,但仍应引起重视,在搞好饲养管理及环境控制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驱虫工作,以降低寄生虫病对养鹿业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吸虫梅花鹿感染率
关于牛羊肝吸虫病发生和防治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浅析绵羊健康管理中的寄生虫学诊断
小熊猫槽盘吸虫感染病理观察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黄颡鱼寄生东肌吸虫属(复殖吸虫亚纲:东肌吸虫科)3种复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
贪玩的小梅花鹿
2012~2016年江苏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骄傲的梅花鹿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