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2020-04-20 11:46李峰亮吕金芳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非遗高职学生

李峰亮 吕金芳

摘    要: 在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即“非遗”的保护传承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通过“非遗”资源课程化并纳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营造“非遗”校园文化氛围,开展非遗技能竞赛,建立体验、展示基地等,帮助高职院校打造特色品牌,使高职学生形成特色竞争优势,从而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

关键词: “非遗”    高职学生    就业创业    少林武术文化

1.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于化解过剩新产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造成企业用工不足,加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持续增加,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压力[1]。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与拥有“较好出身”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压力问题尤为突出。就业创业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主要内部原因是高职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缺乏特色竞争优势。就业乃民生之本,关乎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人民的幸福指数,所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与此同时学界从各个层面、角度,分析、探讨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新時期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即“非遗”的保护、传承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将“非遗”有机融入高职教育,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可谓一个新的契机,意义重大。“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以下简称“非遗”,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化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血脉”,将其有机融入高职教育是大势所趋。一可以弥补高职教育缺乏品牌和特色的不足,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二是“非遗”保护传承的新途径;三是赢得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和社会对高职院校广泛认同的重要契机。“非遗”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甚至可以成为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新抓手,使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并驾齐驱、平分秋色。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境内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应该大有可为、得天独厚。在河南省众多的“非遗”项目中,少林武术可谓经典,包含“非遗”的道和器,即精神文化内涵和技艺两部分。技艺部分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体悟少林武术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方式,而精神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乃至于影响其终身发展,所以将“非遗”有机融入高职教育,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关问题得深入分析和探讨。

2.少林武术文化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特色价值分析

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源自中华文化独特的理念、气度、神韵、智慧[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化石”,其内涵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如下: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结构、技能及其附属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被细分为以下十大门类: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口头)文学、民间知识、民间信仰、传统游艺与杂技、传统曲艺、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医药[3]。任何“非遗”项目都包含两部分,即技艺部分和精神文化部分。少林武术文化作为“非遗”的经典亦不例外,包含少林武术技艺和少林武术精神文化两部分。少林武术技艺部分的体验、习得具有艰苦性、长期性、反复性,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个过程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意志力等,少林武术精神文化囊括儒家倡导的为人的核心品质,如仁、智、勇、义、信、礼,道家的阴阳思想和人生智慧,对塑造高职学生完善的人格,全面提升其人文素养,助力其就业创业意义重大。所以少林武术文化的每一部分在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价值都是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讨的。

2.1少林武术文化可以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非遗”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财富,不仅是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标识,而且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根基和力量源泉。各个社会群体、团体随着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自己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4]。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等,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审美意识、意志品质等教育价值[5]。这些教育资源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意义重大。在高职学生就业创业中,职业素养是很重要的,属于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否成功及决定其质量高低的内因,包含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相关人文素养两部分。“非遗”无疑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任何“非遗”样式均包含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两部分,也就是“非遗”的精神文化和技艺。技艺的反复练习可以让高职学生树立动手操作的意识,还可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理解力、合作创造力等。这些能力都是职业素养中很重要的方面。少林武术作为“非遗”的经典,在这些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少林武术的技艺部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套路、兵器,通过体验、习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就是很好的体现,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创新力等。少林武术的精神文化部分集中体现为武德,通过武德的熏陶,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特别爱国,自信有勇气地面对挫折、失败等,而这些在学生就业创业中是核心职业素养,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甚至实践教学不能高效打造的。

2.2少林武术文化可以打造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特色竞争优势

文化产业原理告诉我们,原创性和差异性是“非遗”的主要特征,意味着“非遗”具有不可替代性,正是这种不可替代性决定了“非遗”是最能彰显独特性和差异性的文化资源。高职院校肩负着应用教育和特色教育的使命。目前高职院校特色教育缺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非遗”有机融入高职教育可以解决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在竞争中有优势更应该注重打造特色品牌,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整理当地“非遗”教育资源,打造专属学校自身的特色品牌。“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在汉语中,通常被理解为真、善、美的同义词,它与特点、特殊、特长、专一、独特、优点、突出、杰出等常被作为近义词广泛交替使用。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古人认为:“事物独胜处曰特色,言其特别出色也。”换言之,特色是特别出色之所在,包含独出于众者之意,是事物迥异、才能冠于众者之称[6]。我们把特色总结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懂礼貌、特别讲团队、特别懂感恩、特别有韧性、特别爱思考,这些意志品质在学生就业创业中成为特色竞争优势。该校学生曾多次出国进行文化交流,客观上宣传该校。他们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武术文化有关,诸如特种部队、地方武警、警察,武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在国内顶级赛事中和文化活动中经常看到该校学生的身影。毕业生因为意志品质过硬,专业特色鲜明,在以武术文化为元素的就业市场中就业创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该校因此被国家汉办确定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少林武术传承基地;特色人才培养发展基地;国家特种部队征兵选拔基地等。总之,高职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比到最后是特色优势的竞争,最后的特色优势只有依靠文化才能打造,“非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化石”无疑是首选。

2.3少林武术文化可以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新领域

在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非遗”的保护、传承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保护、传承的方式上走产业化道路是主流呼声,收到政府、文化界、学术界、旅游界的高度关注。所谓传统非遗文化产业化,指以市场为主导,以非遗为发展内容,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多种手段设计、生产、经营非遗产品的一整套流程,整个生产模式更贴近市场需求[7]。这样社会就衍生出一些与之相关的行业、领域等,这些领域无疑成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全新领域,例如现在新兴的非遗文创产业[8]。

3.少林武术文化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策略

要更好地发挥少林武术文化在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价值,需要以系统论为关照。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所谓的系统,即是“整体”或“统一体”的指谓[9]。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0](45)系统理论为我们研究少林武术文化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策略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理论基础。

3.1将少林武术文化课程化后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是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主要阵地和绝佳载体,为了保护传承“非遗”项目,充分发挥其在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价值,必须将“非遗”项目纳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可以把当地的“非遗”资源课程化,模块化之后嵌入课程体系中或形成校本特色课程,兼顾“非遗”保护传承和行业需要,联合“非遗”专家开发纸质教材和精品视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线上与线下结合,打造非遗教育数据资源库等,打造院校特色专业,从而形成一校一品,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在这方面郑州市嵩山某学院是一个典型。该校地处嵩山脚下,依托少林武术这一“非遗”资源,把少林武术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专业能力强、特色竞争优势明显的毕业生。

3.2创新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传统的“非遗”传承教学采用学徒制,即一个师傅带一个或几个徒弟,显然这种模式有明显的不足,“非遗”进入高职院校之后要创新教学模式,可以采用非遗传承人加老师加学生的模式。老师拜非遗传承人为师,双方合作开发课程、开展教学,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现代高职教育特点相结合,可以惠及更多的学生,让他们成为“非遗”的传承者和受益者。例如郑州市嵩山某学院创始人就是少林武术这一“非遗”的传承人,该院校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因为培养出来的学生极具特色竞争优势,在相关行业领域就业创业中几乎是垄断性的。因此,该校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少林武术传承基地。

3.3开展以少林武术文化为核心要素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是无形、潜移默化的。如果要充分发挥“非遗”在助力民办高职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价值,除了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之外,还要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建立“非遗”社团,开展有关的“非遗”作品展示、比赛等活动。例如嵩山某学院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少林武术文化节,营造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高职学生在非遗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人文素养逐渐完善提升,让“非遗”精神文化部分的价值得以显现,发挥作用。

3.4开展与少林武术文化有关的赛事活动

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是高职教育中的共识。郑州嵩山某学院以少林武术文化作为特色品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有关赛事活动、文化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收获了金牌,更有了获得感、价值感,赛事全面提高了其就业创业能力,激发了其参与保护少林武术文化传承的兴趣,打造了学生的特色竞争优势。

3.5建立少林武术文化体验、展示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的引入是高职教育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重要所在。为了充分发挥“非遗”项目的教育价值,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建立相关的体验、展示基地。例如郑州嵩山某学院与非洲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定期派出一定数量的武术教师和学生去外方院校教授少林武术,同时该校还与河南省汉办合作,每年负责接待外国友人参观、体验少林武术,该校的创始人就是少林武术非遗传承人,与少林寺颇有渊源。其他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合适的非遗项目传承点为体验基地。

高职院校可以将以上五个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五位一体的态势,集中发力,一以贯之,从而充分挖掘、发挥“非遗”项目的教育价值,打造特色品牌,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

4.结语

在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新时期,“非遗”的保护传承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非遗”项目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既是“非遗”保护传承的主要途径,又为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来全新契机,可谓时代必然、大势所趋。尤其是有助于高职院校打造特色品牌,使高职学生形成特色竞争优势,从而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之机遇,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扭转一直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参考文献:

[1]人社部:青年就业群体1500万左右压力非常大[EB/OL].[2016-08-16].http://business.sohu.com/20160229/n438853 794.s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EB/OL],(2017-02-08)[2019-01-04].http://www.ihchina.cn/3/51934.html.

[3]王爱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7(3):68-69.

[4]沈燕红.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2(7):144-146.

[5]刘小林.发挥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26-27.

[6]高健.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研究-以7所高校的28门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为例[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15.

[7]黄璜.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传统工艺专业学生就业创业帮扶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9(25):142.

[8]张继荣.非遗文创产业创客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7(10):226.

[9]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22-423.

[10]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研究一般项目,文化传承视野下“非遗”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研究(JYB2019187)。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非遗高职学生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