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与新时代艺术硕士(MFA)的培养

2020-04-20 11:46谭玉龙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谭玉龙

摘    要: “中华美学精神”不仅应进入艺术硕士理论课程之中,让研究生从理论上把握它的内涵、内容,还应在专业课程中成为研究生创作作品的精神内涵。“中华美学精神”应深入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内化于心,让道德素养和审美素养得以提高,从而实现人生的审美化和审美化的人生。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艺术硕士(MFA)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人生感化

“中华美学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2014年10月15日)上提出的重要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之一。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出台了有关文艺、美学、美育等若干文件和政策,促进了文艺、美学、美育的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艺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要求,也为新时代艺术硕士(MFA)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契机。新时代艺术硕士(MFA)的培养不能置身之外,应该积极学习、深入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文艺、美学的讲话精神,将其运用于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各个环节与方面。对“中华美学精神”内涵、主要特质的讨论则是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与前提。

一、中华美学之尚情精神

情感贯穿于体验、回味、创造等审美活动的始终,是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审美活动的全过程总是浸染着情感色彩。中华美学具有两千多年的崇尚情感传统。

在审美创作方面,中华美学认为“情”是创作的基元,是文艺存在之基。《乐记·乐本篇》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1](1527)“声”就是未经人为加工的声音,“音”指艺术性的音乐,“乐”指诗、舞、乐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无论是“声”还是“音”“乐”都是人心受到外物刺激后所产生的结果,外物刺激人心而生“动”,人心之“动”就是“情”。所以,“情”是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无“情”即无“乐”,“情”又成为艺术的存在之基。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以充沛的激情”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为“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2]。

审美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审美鉴赏方面,中华美学倡导人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3](493-494)、“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應如是”(《贺新郎》)[4](138)。在审美活动中,青山绿水并非是被我占有、利用的对象,而是受到我的情感灌注的活泼泼的审美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像我一样有生命、有情感、有体验,这是山水生命之本真,而我之生命本真亦是如此。此时此刻,心物无间,物我合一,故宋人罗大经曰:“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也。”[5](343)(《鹤林玉露·画马》)

虽然中华美学十分重视“情”的作用,赋予“情”在审美、艺术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但中华美学对“情”还提出种种限制与要求。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倡导“美情”,它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如“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第51简)[6](181)。孔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7](2468)(《论语·八佾》)《毛诗序》曰:“发乎情,止乎礼义。”[8](272)这说明,情感不能毫无节制的抒发,否则就会流为“淫”,就会对人伦社会、国家政治产生破坏作用。

总之,中华美学具有“尚情”的精神特质,以“情”为艺术创作的基元,“情”是艺术的存在之基。当然,中华美学崇尚的“情”是受到一定节制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否则就流为“淫”而对个人、社会、国家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中华美学之崇德精神

梁漱溟先生曾说:“道德气氛特重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特征。”[9](23)这种文化特征不仅体现在倡导礼乐教化、内圣外王之道的儒家思想中,还体现在道家和释家哲学里。如庄子哲学在“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德充符》)[10](216)原则下,推崇王骀、叔山无趾、哀骀它等人;在因果报应的观念下,释家倡导人们一心向善,即“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增一阿含经·十不善品》)[11](787)。同时它运用戒律遏止人的贪欲,禁止杀戮等,都蕴含着浓厚的伦理道德内涵。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崇尚道德的特质,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滋养的中华美学精神亦是如此。

中华美学认为,艺术创作除需要“情”外还需要有“德”,如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7](2510)欧阳修曰:“中充实则发为文辉光。”[12](308)(《答祖择之书》)刘熙载曰:“诗品出于人品。”[13](182)(《艺概·诗概》)艺术家具有的道德是艺术创作的保障,艺术家道德修养之高低决定了艺术作品品第的高低,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自身道德的外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2]。

既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身道德的外化,艺术家自身道德使他创作出的作品闪耀着耀眼的光芒,那么艺术作品必然应具有道德内容,展现道德精神。《乐记·乐施篇》曰:“《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1](1534)这是儒家美学所推崇的古乐。这些古乐记载的是上古首领黄帝、尧、舜、禹的丰功伟绩,彰显出他们至高的道德品质。这些包含道德内容,彰显道德精神的古乐,被儒家认为是至美的理想之乐。简言之,中华美学认为艺术应该“载道”[14](34),从而彰显至高的道德精神。

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艺术作品应该具有道德内涵、彰显道德精神,那么,对观众而言,艺术就发挥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尚书·舜典》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5](131)这说明从我国上古时代开始,艺术就是教化的手段,可促使人们形成正直而温和、宽宏而明辨、刚毅而不暴虐、质直而不傲慢的道德品质。所以,《毛诗序》所谓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8](270)被我国古代多数艺术家所认可与宣扬。

简言之,中华美学倡导艺术家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艺术作品应该具有道德内涵,展现道德精神,能够发挥道德教化的功能,使有“德”之天下得以形成。

三、中华美学之超越精神

在中国古人看来,宇宙自然、造化万物有序运行、和谐相处是因为它们遵从着共同的规律——“道”,因此,人类社会亦应遵从这样的“道”,有“道”才能和谐稳定、幸福安康。在宇宙層面上的“道”为“天道”,“天道”落实于人类社会就为“人道”,“人道”来源于“天道”,是“天道”的映射,人伦道德与“天道”具有对应关系。《逸周书·命训》曰:“夫天道三,人道三,天有命、有祸、有福,人有丑、有绋絻、有斧钺,以人之丑当天之命,以绋絻当天之福,以斧钺当天之祸,六方三述,其极一也,不知则不行。”[16](4)人道之羞辱、爵禄、刑法与天道之“命”“福”“祸”相对应[17](13),人道与天道本质上是二而一的,践行人道就是践行天道。申言之,中华美学倡导通过审美、艺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获得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实是使人由人及天,实现天人合一。

道家认为仁义道德都是大道衰退、消亡的结果,所以道家通过否定仁义道德以实现对“道”的复归。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道家思想就是一种反对和否定道德的思想,因为老子哲学也倡导种种美德,欲使人“德善”“德信”(《老子》第四十九章)[18](129),即向善守信,如“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第八章)[18](20)。由此可见,道家提出的囊括万有之“道”其实包含道德内涵,是真善美的统一。道家反对的不是道德,而是刻意为之的道德行为。刻意为之的道德行为不是出于内心之自愿、自觉,而是出于功利欲望和外在的强制,前者是自由,后者指向伪善。孔子倡导“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7](2461),其中的“不逾矩”就是不逾越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都要合于一定的“度”,“从心所欲”揭示了人应该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中而不是在功利欲望和外在强制中不逾“矩”、合于“度”,即在自由中践行合乎规范的道德。易言之,化外在强制为内心自觉,由德性而德行,才是真正的道德,此时,“善”通向了“美”,强制性的伦理转化为自由的审美,因为“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19](174)。不论是老子提出的“道”,还是孔子倡导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旨在倡导人们在自愿、自觉中践行道德,自愿、自觉就是超越功利欲望、外在强制的自由,自由就是集真善美为一体的审美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2]一方面,艺术家要不断超越功利欲望、外在强制,形成具有真善美品质的德性,另一方面,将自我之德性外化为艺术作品,让观众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受到心灵的洗涤、精神的净华、德性的养成,超越有限而进入自由的审美之境。所以,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动心”“洗礼”让人们超越利害计较、欲望得失,从而实现自由,进入审美境界。

直言之,中华美学并非将艺术视作道德箴言,强制人们执行道德律令,而是将艺术视作自由的场域,引导、感化人们在自由之中超越一切束缚,进而进入集真善美为一体的审美之境。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重要概念是对两千多年来的丰富多彩的中华美学思想的宏观性概括,它具有极其深厚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人们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学习、讨论与研究才能全面、深入把握,但它仍为新时代艺术硕士(MFA)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理论资源与价值引领。首先,应在公共课程中增加“中华美学精神”的内容,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让研究生对习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概念具有理性把握和深入领悟。其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促使研究生将“中华美学精神”运用于实践,创作出能够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作品。最后,引导研究生将“中华美学精神”内化于心,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举手投足呈现出“美”,实现人生的审美化和审美化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A].[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3][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辛弃疾词选》编写组.辛弃疾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宋]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7][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A].[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A].[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净空法师倡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卷[M].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787.

[12]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7.

[13][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4][宋]周敦颐.周敦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5][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A].[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7]王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18][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杨春时.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 193064);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8-GX-291)。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