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中励志教育的渗透研究

2020-04-22 20:30黄永波高双方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励志教育德育教育初中

黄永波 高双方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初中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初中德育教育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是以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展理论授课,难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励志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引导他们树立长远的理想和目标,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全面综合发展。本文阐述了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德育教育中渗透励志教育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初中德育中渗透励志教育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励志教育;措施

德育教育作为初中基础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模式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德育教育授课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开展理论授课,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固化,教学形式不够丰富,忽视了励志教育,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强励志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德育教育系统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培育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然德育教育和励志教育的融合还需要讲求方式方法,加强初中德育中励志教育方式研究意义重大。

一、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虽然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开展了一些教学模式探索,但是总体上分析,一方面教师本身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德育教育教学形式创新、教学资源体系构建、实践应用等没有和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德育教育和励志教育融合性不强,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成长特点等激励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德育知识的意义,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

二、初中德育中渗透励志教育的意义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加强励志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让他们明确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追求什么、应当怎么做,提高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学习动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地处理大我和小我之间的关系,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努力、脚踏实地、奋发图强,实现更好的蜕变。

三、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励志教育的具体措施分析

为了进一步促进励志教育在德育教育中融合的有效性,建议:

1.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做好示范,为他们树立标杆,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和行动自觉。所以德育教师应当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探索,围绕初中德育教学,搜集关于励志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寻找衔接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搜集相关的资源并围绕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生指导,同时还要加强励志文化建设,积极运用校园网、互联网载体等开展励志教育相关内容的宣传,比如每月可以组织开展一次励志文化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善于从身边的细节入手注重观察,分享励志小故事,从而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和学习技能。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者引入一些榜样的案例,这样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航标,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为未来的成长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引入一些反面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比反思不思进取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德育学习自主性。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入诗人屈原洞中苦读终成功的案例——“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联系当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共同构建良好的竞争学习、立志成才氛围。

2. 注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励志教育和德育教育进行融合,需要不断扩充学习资源,同时也应当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兴趣等探索更加趣味生动的授课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背景资料等,或者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的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德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找出学习中遇到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再丰富都需要通过付诸实践来加以体现,在实践中开展励志教育、德育教育,比如组织开展一些课外健步走活动或者公益助人活动,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注重家校互动。教师和家长要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一致的文化环境,通过加强沟通、深度交流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他们答疑解惑,更好地提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3. 注重构建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课程学习应当注重考核评价的综合性,在制定教学评价机制时要充分融入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同伴评价等方式,还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评价,设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鼓励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进步等,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要注意把握励志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内容的宣贯,教师应当在德育教育中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互动等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从而更好地提升学习成效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成长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崔驰,朱更强.励志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之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8,No.367(19):55-56.

[2]刘岩.初中德育中励志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58.

[3]谭建平.励志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9):6.

[4]高平.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241.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励志教育德育教育初中
“大方向”“小目标”在励志教育中的运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