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小篮球运动发展的研究——以邕宁城区小篮球发展现状为对象

2020-04-25 09:45黄永良夏宇南宁学院
灌篮 2020年11期
关键词:篮球联赛篮球运动应用型

黄永良 夏宇 南宁学院

一、引言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2017年11月提出启动“小篮球发展计划”,再到2020年全国两会姚明提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小篮球运动以人为本、在促进广大青少年强身健体的同时,还不忽视人格的塑造。中国篮协秉承着开放的态度,需要社会的力量和资源支持小篮球运动发展。南宁学院作为试点应用型本科高校,秉承着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如何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促进地方小篮球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地方小篮球运动发展状况,结合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的可行性措施进行探索研究。

二、地方小篮球项目发展现状

(一)小篮球运动设施不健全

2017年11月“小篮球计划”宣布重启后,《小篮球规则》也随之出台,对少年儿童训练和比赛使用的场地与器材做出了具体规定。(见表1)

依据小篮球运动场地与器材的规格要求,对邕宁城区小篮球培训机构、小学以及公共体育运动设施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本地区小篮球培训机构和小学生篮球教学以大班教学为主,使用的小篮球大小不一、场地数量不足且多数都不规范,不同年龄段使用的篮球和篮筐均高度一样,甚至有些培训机构还使用成人篮球架、篮球场和成人篮球进行教学培训。由于少年儿童的力量不足,篮球体积大且重、篮筐过高等客观因素,会使孩子们在练习中造成技术动作不标准、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同时,本地区的小篮球运动公共设施几乎为零,在居民密集的社区、公园、小区难觅小篮球的场地设施。孩子们在学校或培训机构学习之后,想进一步加强巩固练习,提高球技却找不到合适的运动场所,这对孩子们学习的连续性和延伸性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减弱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地方小篮球项目专业人才不足

目前,很多地方小篮球培训机构中的教练员,主要是以体育院校的学生、篮球爱好者、退役篮球运动员、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兼职授课为主。据调查发现,部分教练员还没取得教练员资格证就已经开始上岗授课,没有系统参加过小篮球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实践学习,他们对授课目标与计划、授课大纲和授课方案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日常上课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看网络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缺乏连续性和延伸性。另外,小学校园应该是小篮球运动发展普及与推广的重要阵地,但在有些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师生比例不协调,小学体育课里小篮球并不是指定的运动项目,小学体育教师更是没有得到系统的小篮球学习培训,甚至有些体育教师都不是篮球专项出身,这都是直接影响小篮球运动发展重要因素。另外,能执行《小篮球规则》要求的裁判员在专业技能也明显存在不足,这些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本地小篮球赛事偏少

目前,孩子们可以参加的小篮球比赛主要是全国小篮球联赛广西区选拔赛。但是,由于广西的小篮球联赛规模不大,各市县参加区级选拔赛时,很多队伍受地域、经费、报名队伍限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参加。各地也有举办一些小学生篮球联赛,但这些比赛往往不分具体的年龄段,因此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获得机会参加比赛,导致部分低年级学生的优秀苗子没有机会参赛。

表1 小篮球场地与器材规格表

因此,迫切需要拓展公益性小篮球联赛、民间小篮球联赛,和发展政府企事业等单位组织小篮球联赛,为本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检验平时训练成果,便于在今后小篮球学习中提升训练效果。

(四)思想观念的误区

部分家长没有理性看待学习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认为体育运动会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他们更侧重于文化知识学习,有些家长甚至认为打篮球就一定会影响到学业,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认为学生以学为主,孩子学习好文化知识就行,其它体育运动可有可无;2.担心孩子在激烈的篮球运动对抗中受伤,所以倾向于选择一些非身体接触的体育运动项目;3.家长在选择学习培训班时,首选与学校上课内容科目相关的“语、数、英”等科目,然后是有助于孩子发展的练字、编程、演讲等培训班,或有助于锻炼思维发展的象棋、围棋等兴趣班,体育运动往往成为最后那个非必选的项目;4.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家长担心孩子打球上瘾会分散学习精力;5.孩子们喜欢打篮球,但学校的体育课和设备条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想参加小篮球培训班又觉得费用昂贵等。

三、应用型高校为小篮球运动发展服务的可行性措施

南宁学院是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学校致力于服务当地社会,定位是立足南宁、面向广西、辐射泛北部湾区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学校在教学、科研、技术、文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特别是在服务地方方面已获得丰富经验,为本课题的探索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应用型高校体育资源共享

地方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当地社会,主要分为人力资源和体育设施资源。人力资源方面,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地方小篮球运动的建设中来,师生组团对附近的小学、社区和篮球培训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加强地方师资和专业人才的建设,与他们深入交流探讨,把高校的篮球文化、知识、技术、思想融入传递给他们,发展地方特色小篮球运动。体育设施资源方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开放高校的体育场所,学校投入部分资金建设小篮球场地、购买小篮球器材,帮助当地政府解决场地有限的问题,有利于小篮球活动和比赛的开展。

(二)创造长期服务社会的平台

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和体育设施,长期开展公益性小篮球教学和培训,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培训需求长期开展周末和暑寒假小篮球培训班,帮助经济困难的孩子。其次,举行公益性小篮球比赛。小篮球比赛不仅能检验孩子们日常训练的成果,还可以通过比赛来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扩大影响力。比赛可以提升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赛训结合指导平时的训练;比赛还可以让裁判员有更多机会熟悉小篮球规则,提升其值裁能力和临场裁决水平。最后,定期为孩子们开展小篮球理论知识讲座,传输小篮球运动的作用与价值。通过讲座,让孩子们了解篮球历史文化、现代篮球的特征、中国篮球与世界篮球的差距和发展,帮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篮球观、人生观。另外让孩子们明白小篮球运动与文化课学习是相互作用的,自律的好习惯、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悟性、迅速的反应能力,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

(三)以小篮球为桥梁,搭建共赢平台

南宁学院在服务社会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在参与小篮球运动进行技术指导时,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篮球事业的发展,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考,结合社会中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给高校教学改革提供真实的数据和有效的材料,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平台,地方高校向篮球培训机构、小学、社区输送小篮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反过来在校大学生也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从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为社会培养更接地气和符合地方人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南宁学院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社会工作,可以建立一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团队,由老师对高校学生篮球队伍、裁判员队伍和篮球俱乐部进行指导培训,提高他们小篮球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和授课能力,鼓励他们参加社会篮球项目的各种考证、考级和培训,在取得资格证书后,在小学、社区等体育场所举办公益性小篮球活动和组织小篮球竞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小篮球项目的价值与作用,改变人们大众对小篮球的误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篮球运动的发展中来。

四、小结

近年来我国小篮球运动虽发展迅速,但地方小篮球运动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阻碍因素,比如经费不够、器械缺乏、人才不足、观念落后等,这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解决。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利用好学校自有的体育资源,促进地方小篮球运动发展值得我们深思。笔者从共享资源、创建小篮球教育发展平台、与学校搭建共赢平台三方面提出应用型高校助力地方小篮球运动发展的方案,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篮球联赛篮球运动应用型
南通市部分高校校园篮球联赛开展现状及改进策略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业余篮球联赛的网络直播推广探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