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部分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0-04-25 09:45陈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灌篮 2020年11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课外中学生

陈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是全民族素质的基础。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健康与否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和21世纪的竞争力。教育部公布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都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近视率仍然居高不下。学生的心理脆弱、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增多,缺乏抗挫能力和竞争意识,意志力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忽视体育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教育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建设形成了完善、科学的体系,与之相比,课余体育却显得十分薄弱,发展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效益。

课余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体育教学的延续和扩展,是实施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它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与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

因此,如何促使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认真辅导,领导积极关心,家长积极配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来面对现在社会生活的各种挑战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济南市高中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入手,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探讨目前济南市高中课余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高高中课余体育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济南市济南三中、山东省实验中学、济南二中、济南一中、济南中学五所高中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多次在各类期刊及Internet等相关媒体上查阅搜索与本文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进行整理归纳,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对五所高中的在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93.75%,对在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问卷所反映出的数据进行登录归纳。

4.访谈法

对部分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认知

1.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

由表1可发现,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喜欢”和“非常喜欢”的比重分别为43.13%和26.94%,对男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比较发现,在非常喜欢和喜欢的百分比中男生略高于女生,而选择“不喜欢”和“讨厌”的比例达4.32%和3.46%。从总体上看,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百分比占多数,这说明大多数中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有兴趣,有较大的亲和力。这说明课外体育活动在学生中是有很大空间的,这是我们改善和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利因素。

2.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的情感体验

由表2可以看出,在平时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有33.67%和37.67的同学心情非常愉快和愉快。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中能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技能提高的喜悦感,这是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有利因素。另外还有15.33%和13.33%的学生感到不愉快和很不愉快。分析其原因在于:在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与技能的载体,而不是把学生作为感受主体对待,这样导致学生被动的理解体育价值,被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另外气候条件、场地简陋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绪情感体验。

表1 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统计表(%)

表2 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情感体验统计表

表3 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功能的认识情况统计表(N=300)

3.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功能的认知

从表3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有着较全面的认识,不仅仅对增强体质有着认识,更对其他功能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与学校的教育认知能力和媒体的宣传是密不可分的。课外的体育活动的丰富,可以弥补体育教学和其他课程的不足,促进了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扩展了学生的体育知识领域,提高的学生身体素质。这使得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这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山东省济南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分布情况的调查

由表4可以看出,男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最主要的为篮球其次是乒乓球。女生则是毽球,其次是跑步。可以看出男生最主要多为对抗性较强等教为表现自己的项目,女生则选择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健身项目。这充分表现出了男女的不同的心理特征。学生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总体前两位分别为跑步、篮球。篮球排在了男女生的第一、二位。终其原因,一是各学校每年都有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篮球赛,便吸引了大批的学生观众,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二是因为学校内篮球场地相对其他项目设施比较普及完善,有利于学生参与篮球活动。跑步虽枯燥单调,但是因其简单,对抗性较小,较为随意,也是同学选择这项目的原因。调查发现各个运动项目的场地设施中,比例较为多的是篮球场地与乒乓球场地,这样就限制了中学生其他体育活动的选择,毽球受场地限制条件较少,活动强度不大,这也是毽球被同学选择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见表5),在校学生希望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占比例较大的体育活动(如足球、排球、轮滑、街舞)项目,学生却没有进行这些项目的体育活动。在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足球的对抗性较大,学生在进行活动中有受伤现象,有甚者会有打架事件发生,学校为防止类似情况发生,便减少足球设施(如球门)的设置,甚至有的学校明令禁止学生进行足球运动。而对于排球与轮滑等项目,因其场地特殊性,受到场地的限制较大,投资的成本也较高,许多学校并未设置这样的场馆。而对于街舞等技术性较高的活动,学生必须有专业的老师,而调查发现学校没有聘用。这大大的限制了同学选择,致使同学的课外体育活动转向现有场地器材与需要场地器材较小的(如毽球)活动。

表4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选择项目统计表

表5 中学生希望参加的课外体育项目统计表

表6 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因素一览表

(三)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1.学习负担对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负担重”,“没有课余时间”,分别占了73.67%和74.33%。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中不同于小学初中,已不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列,各高中竞争激烈,而证明其学校优秀好坏的主要因素在于其高考成绩。而国家现在并没有将体育列入为高考成绩之中,这样使得学校对学生的重点培养在学习上,而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加以限制,便大大减少了同学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2.升学压力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由表7可以看出,在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年级调查中,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参加1次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为27%和25%,每周2-3次的频率为23%和28%,4次以上为47%42%,高一高二年级各频率相差不大,说明两年级运动时间基本相同,而高三年级每周进行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为38%,2-3次的频率为35%,而进行4次以上的仅20%。

经过调查分析其原因得知:高一高二年级课程相对高三年级来说较为轻松,有较多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而高三年级面临高考,学校注重高考成绩便压缩其课余时间,调查发现,各高中高三年级每周假期仅3节课,每月仅3天放假时间。这样,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上,没有时间进行课外体育活动,而有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的同学甚至放弃晚饭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大多数同学假期时间都用在购物休息等方面,假期不参加体育活动。这便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发展。

3.场地设施条件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场地因素和运动器材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比例为58.00%和50.67%,同学对场地设施满意程度上有38.31%和17.35%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能”和“完全不能”(表8),他们认为场地器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体育活动的爱好。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许多矛盾:一是场地设施与学生人数的矛盾。在有的教学质量高的学校中,学生较多,而有限的场地器材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如卉原中学在校人数达到4200多人,而校内篮球场仅8个,乒乓球台17个,一个400米跑道操场,隆化存瑞中学3400人,而篮球场仅6个,乒乓球台23个一个400米跑道操场。二是场地类型与学生兴趣矛盾,调查发现:对排球、轮滑等有兴趣的同学比例较大的项目,但因为场地器材限制,致使学生放弃这些运动项目的体育活动。这样就致使有许多对许多项目有兴趣的同学转到别的项目上,也有的因为对其的不喜欢而不进行课外体育活动,这就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

表7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率统计表(%)

表8 学校场地设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程度统计表(%)

当前高中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①时间原因:高中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每天课程安排的满满的,自己课余时间少。②家人的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的期望值很高,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家长过高的期望给大学生带来了过高的压力。③高考的因素: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平时课业负担重,一部分学生对这种现状不适应,产生很强的厌倦感,加大了学习生活的压力。

三、结论

1.山东省济南市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较高,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33.67%和37.67%的同学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愉快和愉快,但也有15.33%和13.33%的同学因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为不愉快和很不愉快。

2.中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较多,有43.13%和26.94%对课外体育活动“喜欢”和“非常喜欢”,表现出了对课外体育活动很高的热情。但是受到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学校现有场地的项目中,以篮球、跑步、乒乓球为主。

3.学校对体育设施投入较少,场地设施匮乏,学校对校内资金的投入都在教学等设施方面,而对体育设施不予重视,投资较少,这是影响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而“学习压力大”“没时间”是制约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第一因素,“缺乏场地设施”是各校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中学生课外体育的另一因素。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缺少运动器材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学校对学期末的体育达标测试要严格对待,以此来强制一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5.平时要多举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使大多数学生都有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增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信心和乐趣。

6.多开展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另外学校多多组织社会实践一类有意学生将来就业的集体课外体育活动。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课外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气排球选项教学模式归纳与分析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利用与开放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