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6 和Th1/Th2 细胞因子在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04-27 05:43岳欢欢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间质性活动性功能障碍

岳欢欢 黎 联,2

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pneumonia,CTD-IP)是结缔组织性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常见并发症[1]。但目前尚无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用以评估CTD-IP 患者病情。涎液化糖链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是一种大分子唾液酸糖蛋白,其在不同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量差异明显,研究显示,血清KL-6 浓度在反映肺间质性病变中具有良好价值。此外,肺间质性病变与Th1/Th2 细胞因子失衡密切相关,其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及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分别是典型的Th1及Th2 细胞因子,IFN-γ/IL-4 可反映Th1/Th2 平衡程度[2-3]。为探究KL-6、Th1/Th2 在CTD-IP 中表达水平及其在反映患者病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77 例CTD-IP 患者为CTD-IP 组,CTD-IP 诊断标准参照2002 年ATS 与ERS 发布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标准[4]。同时将60 例无间质性肺病变的CTD 患者纳为CTD 组。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胶原血管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者、不稳定心绞痛者、职业或环境暴露所致间质性肺疾病者。将50 例健康体检合格者纳为对照组,对照组无心肺疾病。其中CTD-IP组男36 例,女41 例,年龄44 ~63 岁,平均年龄(53.25±7.85)岁,CTD 组男28 例,女32 例,年龄45~66 岁,平均年龄(52.64±8.11)岁,健康对照组男23 例,女27 例,年龄42 ~63 岁,平均年龄(51.69±6.63)岁,三组年龄及性别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 >0.05)。

二、研究方法

1.血清相关指标、肺功能检查:(1)血清KL-6水平检测: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置于促凝管分离血清,-70 ℃冰箱保存,检测前1 d 放入4 ℃冰箱冻融,使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KL-6 水平;(2)血清IFN-γ 及IL-4 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N-γ 及IL-4 水平;(3)肺功能检测: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creen)肺功能检测仪,测定被研究者肺功能,记录肺功能指标,包括1 s 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2.影像学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64 层螺旋CT行肺部HRCT 检查,患者平躺于待检床上,两上臂上举,扫描条件:120 kV,60 ~80 mA/s,层厚1 mm,层距5 mm,从肺尖部扫描至膈肌顶部,所有图像均以肺窗拍摄成片。

3.分组方法:(1)根据肺通气功能,将CTD-IP组患者分为肺通气轻度障碍组、中度障碍组及重度障碍组,肺通气障碍程度分级标准[5]:FEV1%≥70%为轻度,50%≤FEV1%≤69%为中度,FEV1≤49%为重度;(2)根据肺弥散功能,将CTD-IP 组患者分为轻度弥散功能障碍组、中度弥散功能障碍组及重度弥散功能障碍组,肺弥散功能障碍分级标准[6]:60%≤DLCO%<80%为轻度障碍,50%≤DLCO%<60%为中度障碍,DLCO%<40%为重度障碍;(3)根据HRCT 表现,将CTD-IP 组患者分为以磨玻璃样改变、斑点斑片状影等渗出性病变为主者纳为活动性组,以纤维条索状、网格状及蜂窝状改变为纤维化病变为主者纳为非活动性组。

4.观察指标:(1)观察CTD-IP 组、CTD 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2)比较轻、中、重度肺通气障碍组CTD-IP 患者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3)比较轻、中、重度肺弥散功能障碍组CTD-IP 患者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4)比较活动性组及非活动性组IP 患者血清KL-6、IFN-γ、IL-4及IFN-γ/IL-4 水平。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三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水平比较

健康对照组、CTD 组及CTD-IP 组中,血清KL-6及IL-4 水平呈依次上升趋势,IFN-γ 及IFN-γ/IL-4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1。

二、不同肺通气障碍分级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CTD-IP 患者肺通气轻度障碍组、中度障碍组及重度障碍组中,血清KL-6 及IL-4 水平呈依次上升趋势,IFN-γ 及IFN-γ/IL-4 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不同肺弥散功能障碍分级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CTD-IP 患者肺弥散轻度障碍组、中度障碍组及重度障碍组中,血清KL-6 及IL-4 水平呈依次上升趋势,IFN-γ 及IFN-γ/IL-4 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3。

表1 三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表1 三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0.05,与CTD 组比较,bP<0.05

组 别 例数 KL-6(U/ml) IFN-γ(pg/ml) IL-4(pg/ml) IFN-γ/IL-4健康对照组 50 176.65±23.58 319.54±50.13 211.62±26.58 1.47±0.36 CTD 组 60 216.58±26.51a 246.69±53.33a 253.46±30.16a 0.94±0.27a CTD-IP 组 77 544.42±54.16ab 213.26±41.26ab 286.65±33.67ab 0.76±0.31ab F 值 1 823.821 78.548 96.521 85.661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不同肺通气障碍分级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表2 不同肺通气障碍分级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注:与肺通气轻度障碍组比较,aP<0.05,与肺通气中度障碍组比较,bP<0.05

组 别 例数 KL-6(U/ml) IFN-γ(pg/ml) IL-4(pg/ml) IFN-γ/IL-4轻度 26 369.49±42.15 253.69±36.44 243.64±31.26 1.04±0.35中度 30 523.64±55.47a 213.67±41.25a 267.69±25.53a 0.82±0.25a重度 21 584.15±76.62ab 153.69±25.47ab 323.44±29.67ab 0.56±0.17ab F 值 87.920 53.003 51.396 20.772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不同肺弥散功能障碍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表3 不同肺弥散功能障碍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注:与肺弥散轻度障碍组比较,aP<0.05,与肺弥散中度障碍组比较,bP<0.05

组 别 例数 KL-6(U/ml) IFN-γ(pg/ml) IL-4(pg/ml) IFN-γ/IL-4轻度 33 416.26±44.59 276.46±35.43 244.53±32.17 1.14±0.25中度 25 544.33±46.67a 226.69±34.56a 271.16±29.54a 0.84±0.21a重度 19 573.64±63.35ab 173.68±23.64ab 337.49±30.26ab 0.53±0.14ab F 值 65.353 67.010 61.947 56.237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4 不同HRCT 表现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表4 不同HRCT 表现组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组 别 例数 KL-6(U/ml) IFN-γ(pg/ml) IL-4(pg/ml) IFN-γ/IL-4活动性组 37 563.49±73.25 263.66±35.15 235.16±44.52 1.11±0.22非活动性组 40 513.69±77.54 163.66±26.69 334.16±46.58 0.52±0.11 t 值 2.891 14.124 9.518 15.054 P 值 0.005 0.000 0.000 0.000

四、不同HRCT 表现组血清KL-6、IFN-γ、IL-4及IFN-γ/IL-4 水平比较

CTD-IP 患者HRCT 表现活动性组血清KL-6、IFN-γ、IFN-γ/IL-4 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性组(P <0.05),IL-4 水平显著低于非活动性组(P<0.05),见表4。

讨 论

CTD 是一组以机体各部位结缔组织成分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肺部结缔组织含量丰富,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7-10]。CTD-IP 是CTD 常见并发症,CTD-IP 病死率高预后差,寻找特异性血清指标准确判断CTD-IP 患者病情,是积极用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前提[11-13]。研究发现,血清KL-6、IFN-γ、IL-4 及IFN-γ/IL-4 水平在反映CTD-IP 患者肺功能通气障碍、肺弥散功能障碍及疾病活动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作为反映CTD-IP 患者病情的可靠参考。

KL-6 主要表达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是一种大分子唾液酸糖蛋白,而正常肺组织细胞表面及肺泡Ⅰ型上皮细胞上几乎不表达[14-17]。肺功能正常者血清KL-6 水平通常在500 U/ml 以下,而出现间质性肺炎者血清KL-6 水平将明显上升,研究发现,血清KL-6 在诊断CTD-IP 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18-19]。本文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及CTD 组相比,CTD-IP 组患者血清KL-6 水平明显上升,且随着CTD-IP 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及肺弥散功能障碍的加深,其血清KL-6 水平均呈依次上升趋势,提示血清KKL-6 在反映CTD-IP 患者肺部功能障碍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史传见等[20]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文还发现,HRCT 表现为活动期的CTD-IP患者血清KL-6 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者,提示血清KL-6 有助于医师了解患者疾病活动程度。

辅助性T 细胞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按照分泌的细胞因子种类可将其分为Th1 及Th2 型细胞亚群,Th1 细胞主要介导急性炎症、超敏反应及细胞免疫等,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12 等,Th2 主要介导慢性炎症及体液免疫,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IL-4、IL-5 等[21-24]。研究显示,CTDIP 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与患者机体Th1/Th2 细胞因子失衡密切相关。

IFN-γ 是特征性Th1 型细胞因子,在抗纤维化、抗增殖及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IL-4 是特征性Th2 型细胞因子,在抑制Th1 型反应进行拮抗IFN-γ作用中发挥作用[25-27]。体外实验表明,IL-4 是成纤维细胞强有力的化学趋化因子[28-31]。本文研究发现,相比于健康对照组与CTD 组,CTD-IP 组患者血清IFN-γ 水平明显下降,IL-4 水平明显升高,IFN-γ/IL-4 比例明显失衡,且随着CTD-IP 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及肺弥散功能障碍的严重化,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程度逐渐升高,提示Th1/Th2 细胞因子失衡在评估CTD-IP 患者病情中具有一定的价值。HRCT 提示肺纤维化病变者血清IFN-γ 水平明显低于磨玻璃样改变者,IL-4 水平明显高于磨玻璃样改变者,且IFN-γ/IL-4 失衡更为严重,提示Th1/Th2 失衡在评估CTD-IP 患者病情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KL-6、IFN-γ、IL-6 及IFN-γ/IL-6水平在反映CTD-IP 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障碍、疾病活动期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的可靠血清参考物质。

猜你喜欢
间质性活动性功能障碍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认识间质性肺炎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间质性肺炎是绝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