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H与PLT参数的相关分析

2020-04-27 08:57黄华霖焦晓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血细胞血站献血者

黄华霖 焦晓阳

(1 深圳市龙岗区中心血站,广东 深圳 518172;2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41)

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治疗各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出血的重要方法[1]。由于到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评估血小板输注后的体内效果,仍采用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来判断血小板的疗效[2-4]。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免疫因素、非免疫因素和人为因素[5]。现在普遍认为影响PLT输注效果主要是患者的个体因素以及多次输注PLT而导致,较少的研究是从所输注的PLT质量本身来评估PLT输注的效果。单采PLT制备过程中PLT暴露于人工材料表面和经过高速离心,均会诱导细胞活化、破碎和生化释放[6-7]。LDH存在于PLT的α颗粒内,α颗粒释放会导致LDH水平升高。因此,我们从血小板本身质量角度,研究单采PLT输注过程中LDH与PLT参数相关性,寻找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99份来自我站的单采PLT。33份来自辖区医院输注单采PLT的患者病例。

1.2 仪器与试剂:血小板恒温震荡保存箱(苏州医用仪器厂)、Trima全自动血细胞单采机(美国CaridianBCT 公司)、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SHINOW 9.0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唐山启奥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试管(天津市天科玻璃仪器制造有限公司)、LDH测定试剂盒(贝克曼库尔特实验系统有限公司)、血细胞分析用溶血剂(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血细胞分析用稀释液(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血液成分分离机配套管路(美国CaridianBCT 公司)。

1.3 研究方法

1.3.1 自2018年6月~8月,我们挑选了99份来自我站的单采PLT。献血者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单采PLT前7天内未服用任何会影响PLT功能的药物,且献血前献血者的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0.36、PLT:≥150×109/L和<450×109/L,献血后献血者的PLT≥100×109/L。

1.3.2 利用Trima全自动血细胞单采机完成单采PLT采集,将PLT存袋内和留样管置于恒温震荡保存箱内,震荡10 min后,热合留取留样管5 mL单采PLT样本。观察22 ℃不同保存时间(第1、3、5天)LDH和PLT水平。

1.3.3 利用SHINOW 9.0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献血者的献血码追踪单采PLT临床使用后的情况,并成功追踪到33份单采PLT的患者输注效果。这些患者分别来自辖区医院等。记录患者输注PLT前、后的血常规结果等指标。

1.4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22.0进行。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22 ℃不同时间(第1、3、5天)的PLT、LDH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采输PLT中LDH差值与输注前后PLT相关参数(MPV、PCT、PDW)的相关性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采PLT贮存时间对PLT、LDH水平的影响:PLT在(22±20)℃条件下,贮存不同时间(第1、3、5天)后,PLT数量没有明显变化,LDH水平呈逐渐升高(P<0.05)。见表1。

表1 单采PLT贮存时间对PLT、LDH水平的影响(n=99,)

表1 单采PLT贮存时间对PLT、LDH水平的影响(n=99,)

2.2 采输PLT中LDH差值与输注前后PLT相关参数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判断采输PLT中LDH差值与患者输注前后MPV、PDW、PCT差值的关系。采输PLT中LDH差值与患者输注前后MPV、PDW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输PLT中LDH差值与患者输注前后PCT差值相关系数是0.476,P值是0.0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1 采输PLT中LDH差值与患者输注前后PCT差值相关性分析(n=33)

3 结论

PLT是直径为2.4 μm,平均容积为7.2 fL的盘状、无核的细胞碎片,主要来源于骨髓巨核细胞[8]。PLT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以及修补破损的血管。PLT输注是预防和治疗PLT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出血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可以快速提升PLT的数量,减轻PLT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PLT输注效果和治疗价值是其他药物不能替代的。影响PLT输注效果的因素包括感染,发热,脾功能亢进,其他非免疫因素,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人PLT抗原(HPA)抗体。PLT输注耐受(PTR)的特点是PLT输血后缺乏足够的增量,其潜在机制归因于免疫和非免疫因素[9-10];后者包括绝大多数(70%~80%)的PTR病例。血小板在制备、运输、保存过程中,离心损伤、不合适的温度和震荡、保存期过长、保存器材的质量问题等因素可引起其数量减少和质量受损,从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效果差甚至无效,这些非免疫因素比免疫因素参与的血小板输注无效可能更加常见,是临床疗效中重要的一环[11]。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规定[12],单采血小板质量检查指标为外观、标签、容量、无菌试验、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含量、pH值,而对其PLT其他功能指标未做要求。LDH存在于PLT的α颗粒内,α颗粒释放会导致LDH水平升高,因此LDH常被用于评估PLT活力[13-16]。从表1结果显示,PLT在(22±2)℃条件下,贮存不同时间(第1、3、5天)后,PLT数量没有明显变化,LDH水平呈逐渐升高(P<0.05),表明在常规储存条件PLT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PLT的活化程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由于流通环节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能在采血当天将PLT输注到患者体内,因而采血当天检测的LDH含量不能反应PLT输注时LDH的含量。为了更好的反映PLT输注时PLT的活化程度,最好的是检测PLT输注时单采PLT中的LDH含量,反映单采PLT的活化程度。但是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由于单采PLT已经发往临床,无法留取到PLT输注时的样本,因此,通过SHINOW 9.0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查找患者输注PLT的时间,我们采用22 ℃条件下留样管检测到的LDH含量来反映患者输注PLT时的LDH含量,研究比较了采输PLT中LDH差值与输注前后PLT相关参数(MPV、PCT、PDW差值)的相关性。我们发现采输PLT中LDH与患者输注前后PCT差值存在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是0.476,P值是0.0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CT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主要指标,与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判断的参考指标,为临床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17]。同时有研究表明[18],血小板输注有效时,PCT参数升高。

因此,从血小板本身质量角度,采输PLT中LDH差值可以作为反映PLT输注疗效的敏感指标。

猜你喜欢
血细胞血站献血者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