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法两大灿烂文明交流互鉴
——法文本《论语导读》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2020-04-29 08:40
艺术交流 2020年4期
关键词:莱布尼茨国家图书馆原著

2019年3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前,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1688年法国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马克龙介绍说,《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曾对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给予启发。这部《论语导读》的作者是17世纪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其原著目前已存世罕有,非常珍贵,法方把它作为国礼送给习近平主席,凸显了中欧交往历史的悠久。习近平主席当场表示“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On March 24, 2019, President Xi Jinping met with French President Macron in Nice, France. Before the meeting, President Macron presented to President Xi Jinping the original French edition of the country's first "Introduction to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1688. Macron said that the early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Analects had inspired Montesquieu and Voltaire's philosophy. The author of this "Introduction to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is the Frenchman François Benier in the 17th century. Its original work is rare and very precious. The French side gave it as a national gift to President Xi Jinping, highlighting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Europe exchanges. President Xi Jinping said on the spot that he "shall take it back and store it in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论语导读》 1688年抄本 法文(上)《中国哲学家孔子》 1687年巴黎印本 拉丁文(下)

2019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前,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1688年法国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马克龙介绍说,《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曾对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给予启发。这部《论语导读》的作者是17世纪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其原著目前已存世罕有,非常珍贵,法方把它作为国礼送给习近平主席,凸显了中欧交往历史的悠久。习近平主席当场表示“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2020年11月4日至12月6日,法文本《论语导读》典藏仪式暨展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出席活动并致辞。胡和平表示,此部法文本《论语导读》是2019年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由马克龙总统赠送习近平主席的,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充分展示了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对这份珍贵礼物的珍视和尊重,必将成为中法文化交流深入开展的有力见证。中国和法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代表,两国文化所共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使得彼此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借鉴、互尊互信、互惠共容,成为推动世界文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两国持续关注、深入研究彼此传统文化典籍,必将推动中法两大灿烂文明交流互鉴,拉近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真正实现更深层次的国相交、民相亲、心相通。

罗梁表示,法文本《论语导读》是历史上首部将一整套儒家经典翻译成法文的译著,一经问世便在法国掀起了一股崇尚中国思想的热潮,这本珍贵而独特的抄本今天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不仅凸显了其在文学以及文物领域的特殊价值,更成为法中两国数百年来联系交往的有力象征和见证。这也是对继续推进和加强两国文化与遗产领域双边合作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对中华文明有着深刻影响,为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历史文化研究者们所爱重。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治国理政时,也曾多次引用《论语》中的名篇名句,将古圣先贤的智慧灵活运用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当代实践。一部《论语》,也见证着中法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印证着文化亲近感是中法关系的独特优势。1687年,由意大利耶稣会士殷铎泽等翻译、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编辑的拉丁文版《中国哲学家孔子》在巴黎出版,内含《大学》《中庸》《论语》的全译本,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儒家经典译著,对中国文化的西传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中国哲学家孔子》面世之后,欧洲陆续出现了多个编译本。

此次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论语导读》,是1688年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也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第一部完整的欧洲启蒙时期的外文著作手稿。《论语导读》全称《孔子与王家科学》,作者是医生、旅行家、教士弗朗索瓦·贝尼耶。《论语导读》并非从中文直接翻译为法文,而是参考了拉丁文版《中国哲学家孔子》。这些儒家经典在法国出版后,对法国文化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哲学家伏尔泰对孔子就推崇备至,在《伏尔泰全集(哲学词典)》中,伏尔泰在“论中国”词条中用“唯理才能益智能,但凭诚信照人心;圣人言论非先觉,彼土人皆奉大成”的诗句,表达对孔子的仰慕之情。著名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也是最早一批关注儒家哲学的西方人之一。《中国哲学家孔子》出版后,莱布尼茨曾说:“今年巴黎曾发行孔子的著述,彼可称为中国哲学之王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莱布尼茨手稿复印件《中国哲学通信》中,莱布尼茨讨论了中国人对上帝、上帝的创造物、灵魂的见解,并考察了伏羲六十四卦与二进制算术,对中国文化既有深刻洞见也有部分误解,集中体现了莱布尼茨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探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中国国家图书馆特别举办专题展览,展出《论语》在日本和朝鲜的刻本,以及17至19世纪的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英文译本,反映儒家经典当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情况。

猜你喜欢
莱布尼茨国家图书馆原著
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身心二元难题的产生与发展
莱布尼茨《单子论》的现实世界探析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史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水家乡
琵琶记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绿牡丹(下)
国家图书馆农业部分馆成立
中国国家图书馆报库智能架位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