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区”背景下交通组织管理方式探究

2020-05-06 04:36胥文伍炜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流高峰景区

胥文,伍炜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一、问题的提出

建设“智慧景区”是我国新时代下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在2015年,国家旅游局就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18 年,我国将推动所有5A 级景区建设成为“智慧旅游景区”[1]。精细化的大数据是智慧景区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支撑,基于大数据可对景区运行状态进行整体把控,对景区管理问题成因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诊断,及时监测和发现景区问题区域,从系统化的角度提出景区游览管理措施和方案,充分挖掘、合理引导和控制游客的游览交通需求,科学引导游客在景区中便捷游览观光。就景区外部交通而言,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间,景区周边交通压力剧增,易引发人流、车流滞留等问题,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可为交通管理者和游客绘制景区周边精准的交通数据地图,帮助管理者清晰掌握游客的出游地点、游玩频次、出游轨迹,实现景区拥堵、排队等人流、车流等智能化管理。以景区为参照维度,结合景区周边和内部路网实际情况,通过自定义时间段选择,能够监测不同时期下进出景区的周边城市交通量以及主要的交通出游方式,从而支撑景区分时期、分阶段进行外部交通组织决策,预判游览路线趋势,提前对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控措施,对游客进出景区进行合理诱导,缓解景区进出口通道的交通拥堵。就景区内部而言,旅游景区自身疏解人流压力能力较弱,人流过于拥挤影响游客观光体验,景点高峰期间人流集聚定量调控在安全范围是景区游览秩序的重要基础。利用大数据能够实时感知景区各景点人流聚集与移动情况,组织安保人员进行人流游览路径调控,对游客进行科学的疏导和分流,进而减少拥堵和超载现象的发生,避免景区局部区域人流密度过饱和,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保障景区游览路线的连续性和舒适性,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

景区周边交通组织是智慧景区研究重点[2][3][4]。Martin等确认了交通成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过程中的重要性[5]。Crouch等明确了交通因素对旅行的整体体验有着更明显的影响[6]。随着景区交通行为研究的深入,区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出行流理论结合的研究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Jameel使用引力模型证明了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对游客流走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游客出行目的地选择与景区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之间的作用机制[7]。Claire等研究了游客流的动态模式,发现游客流强烈依赖于景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8]。Sang-Hyun等通过网络分析以及GIS地理分析方法研究景区的游憩空间关系[9]。卢松等基于游客流空间行为及其空间结构角度,研究了自驾汽车游客空间行为模式,发现自驾汽车游客主要集中在一定区域内活动、交通流量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10]。冯立新、杨效忠研究了景区周边交通主干道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11]。

日本、上海、浙江等城市,都相继采取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景区管理模式,其利用游客个体活动手机数据,挖掘生成景区人口迁徙图、区域热力图、位置流量趋势图、人物画像等技术观测指标,对景区进行精细化管理,改善景区出游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日本利用时空定位数据对神户旅游景区进行了旅游观光活动行为的分析,定位调查时间为半天,运用了聚类分析算法对旅游过程中的追踪的试验调查对象时空定位轨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旅游者观光典型线路、旅游景点的参观顺序和频率、停留时间等信息和特点[12]。

上海世博会场馆景区利用定位数据,分析了各个参观时段内到达和离开世博会场馆区域的游客动态特征、出游参观轨迹等信息[13]。同时,结合智能识别、智能监测和定位服务等技术,在门票中记录了游客浏览次数和对应路线,辅助游客减少验票时间。利用手机位置服务数据,支撑景区内各项交通设备智能调度,实时监测游客在景区中的游览状态。

图1 基于高德地图的景区导览

浙江乌镇景区运用位置服务数据建立“智慧景区”,包括移动地图、实时信息、设施调度等功能,辅助景区提供导览图和游览分类服务,针对性的增加景区游览车、游船线路,利用高德地图数据获取人流热度,对重要地点类信息进行分类管控,诱导游客选择合适出游路径,合理配置出游设施,减缓景区热点区域出游压力[14],如图1 所示。此外,其通过位置服务数据与景区各类设施数据融合,解决游客景区迷路、拥堵、排队以及信息滞后等问题,保障了大客流情况下的高效调度指挥。

本文试结合现有国内外智慧景区管理经验,将智慧景区管理分为内外部进行系统性研究,融合交通监测、乘客流量和手机定位数据对景区交通组织和客流管理进行定量研究,可视化展现智慧景区内外部交通组织管理情况,为智慧景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交通需求模型

客流需求采用经典的四阶段模型[15]。四阶段模型是宏观交通需求分析中常用的一种交通需求分析方法,包括:

1.出行生成——预测交通分区产生量和吸引量,交通分区产生量采用交叉分类法,分析不同地带不同出行目的的出行率,吸引量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标定,同时考虑预测未来年的不同地区吸引调整系数。

2.出行分布——预测一个分区的交通量分别来自或到达哪个分区,采用带k因子的重力模型,以反映未来年城市组团间的强弱联系。

3.出行方式划分——预测选择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采用基于效用理论的分层Logit模型。

4.交通分配——将每两个交通分区之间的交通量,分配到交通网络上,产生各个路段的交通流量以及断面的客流量。道路交通流量分配采用多车种用户均衡模型,公交和轨道交通客流采用TransCAD软件的PathFinder算法,当路径组合系数为1时,路径查找原理和最优策略模型类似。

(二)移动定位模型

移动定位技术[16][17][18]是利用手机数据进行人们出行位置信息分析的技术,其基于手机与通信基站蜂窝小区的相互信号交互关系,可以通过基于网络和基于手机两种方式,对人们出行实时位置进行精确监测。手机定位技术具备成本低、无需新增设备、对无线通信网络影响小等优点,在游客出行交通信息数据采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基于网络的实现方法:服务器通过网元(如MSC/VLR和SGSN)获得CELLID信息,服务器再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将CELLID代码对应的基站位置翻译成可以直接应用的经纬度数据。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手机不需任何改变,只需对现有网络稍做改动,对交换机设备进行升级就可支持位置定位服务。

2.基于手机的实现方法:手机将信令数据中的CELLID通过WAP或SMS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对应的基站位置信息翻译为经纬度数据,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需对现有网络做任何改动,只在手机内部使用STK卡就可实现位置定位功能。

三、应用案例

2017年酒博会共有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企业参展,比2016年多出200家,涉及国内外品牌超1000个。此次展会参会嘉宾共有3000多人,其中参展商、经销商、采购商约2400人,现场观展总人数达206万人次。大量的参展人员为景区交通管理带来挑战。方面,景区外部交通基础设施主要是满足日常周边交通流量而建设的相应交通道路设施,景区开展期间既有道路通行能力难以满足高峰通行需求,易造成节点和片区性拥堵,在不能增加交通础设施供给的情况下,良好的交通管理组织模式对于景区交通组织显得尤为重要,依托交通运行数据,准确掌握交通运行变化规律,可有力支撑制定景区外部交通管理方案,减少景区外部交通拥堵。另一方面,景区内部道路条件有限,游客数量在短时间内集聚在景区内部空间,易发生内部人流拥挤,甚至踩踏事件。时把握景区内部游客的动向,制定服务景区内部参观的游客活动流线和管理组织方案,有利于提升景区内部参观体验,保障游客游览安全。

(一)酒博会外部交通管理

1.道路交通管理。酒博会开幕式期间,社会人员及车辆不允许进入主会场,主会场及周边部分区域会有短时临时交通管制。前往会展中心的车辆只能经酒业园区4、5、6号门驶入(双向通行),酒业园区2、3号门只允许行人通行,禁止车辆通行及乱停乱放。酒博会期间,通过大数据对景区外部总体分析可知,晚高峰小时交通量略高于早高峰小时交通量,晚高峰时的道路拥堵情况比早更高峰时更为严重。早、晚高峰小时单向当量流量超过1800pcu/h的东西向道路有:龙透关路、龙马大道一段、康城路一段(东)、酒城大道一段;南北向道路有:泸州长江大桥、沱江一桥、沱江二桥、蜀泸大道、江阳南路、连江路三段、迎宾大道一段、春雨路。尤其是泸州长江大桥、沱江一桥、沱江二桥、连江路三段、龙透关路、酒城大道一段等承担着大部分东西向和南北向通过性交通量,道路交通压力特别大,这些主干道路的服务水平普遍在D级以下,集中在江阳的中心城区以及与5座桥相连接的道路。其中,作为江阳区东西向的主干路的酒城大道一段和龙透关路以及连接泸州长江大桥的连江路三段在晚高峰时的流量甚至接近或超过2000pcu/h,服务水平分别只有E 或F,道路极为拥堵。此外,沱江二桥和泸州长江大桥在早晚高峰单向当量流量均过3000pcu/h,服务水平仅为F,道路运行水平极差,极易形成堵点,以至影响与之相连的路段,造成周边片区的拥堵。泸州市中心城区早、晚高峰道路饱和度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酒博会早高峰道路饱和度

图3 酒博会晚高峰道路饱和度

2.公共交通管理。酒博会期间公交出行调查显示,早高峰时段泸州市居民公交出行的比例接近30%,晚高峰时段接近20%,本次选取10 条公交线路进行大数据调查分析,分别为旅游观光、128路、148路、158路、167路、224路、246路、269路、278路、289路,其高峰小时出现在早高峰7:30至9:30时间段,晚高峰17:00至19:00时间段。早晚高峰公交流量如图4和5所示。

图4 早高峰公交流量

图5 晚高峰公交流量

(二)酒博会内部交通管理

图6 酒博会人流密度分布

“酒博会”展览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共设5个专业展馆。酒博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设C馆中国名酒馆、B馆国际精品馆、E馆国际综合馆、D馆国内综合馆4个专业馆和1个室外酒类技术装备馆,展览总面积超8万平方米,其中特装展馆105个,独立展位505个,将采用特装、型材方式进行搭建。利用手机定位技术,通过分析智慧景区覆盖范围内通信基站所服务的手机通信信号和数量,可以得出在景区开放区间各内部区域的人流密度。在酒博会大规模集体活动场所进行人流密度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当人流密度达到一定标准时进行人流拥挤预警,为大型活动应急指挥、警力配置提供支持,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监测酒博会人流密度情况如图7所示。游客主要在大厅集聚,然后向周边扩散,在此处应实行人流管控,景区东西向两条主要干道人流相对通畅,在B馆和E馆附近,游客较为集聚,存在部分节点拥挤,应增加客流组织隔离带或者疏流导流设施,合理组织游客安全分散游览。

四、讨论与建议

(一)完善景区道路基础设施及交通管理设施

景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是景区外部交通的主要基础,对此应提出合理的交通管理设施的规划建议,逐步改善景区道路的通行条件,对只有双向两车道的景区道路尽可能拓宽,不具备拓宽条件的增设港湾式硬路肩,提高景区道路的通行和疏堵能力。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景区周边路网结构,优化景区道路进出交通组织,在部分重点区域,创造条件组织景点单进单出的道路,实现景区道路单循环路网,尽可能防止出现景区高峰期间进出交通拥堵,适当增加周边景区停车泊位,充分利用现有景区周边条件增设或扩建停车场,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在旅游旺季开放单位、学校等院内停车场供旅游车辆停放,完善景区停车诱导标志和剩余泊位提示,提高现有停车泊位的使用效率。管理者应对比外地旅游景区成功经验,在主要景区的城乡接合部,建立大型旅游公交换乘枢纽站,开辟旅游公交线路,通过公交接驳方式快捷、安全、舒适、方便的运送游客,减少进入景区的车流量,鼓励和提倡游客选择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出游。

(二)制定预案完善景区道路交通应急工作机制

公安交管部门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完善日常应急保障与等级响应,切实提高景区道路交通的应急处置能力。当景区车流量达到最大承载量时,在景区周边可以采取分流管控,临近的高速公路实行实时交通诱导的疏导措施。单个景区节点道路车流量达到最大承载量时,在景点道路的出入口实行分流疏导的临时交通管控,实现进出车辆的均衡。应建立景区道路交通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应急处置、联动、协作、救援等职责和任务,协调处理景区道路建设、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善、高峰期间交通应急处置等工作,建立完善景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要建立完善景区交通管理应急联勤协作机制,制定景区交通组织应急预案,配套采取相应的协作机制,适时调整增派支队及相邻大队警力,明确组织领导、分流节点、管控措施、警力部署、预警提示、工作要求,强化对景区的对口支援,以提高对景区交通管理的保障能力。也要善景区道路交通基础信息的采集与研判应用,及时掌握景区道路交通动态,充分发挥景区道路交通监控设施的预警研判作用,建立完善景区最大承载量预警工作机制,提高景区交通的提前处理能力。还要协调高速公路收费部门,加强对景区收费站的交通组织疏导,遇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交通拥堵,要严格执行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免费放行规定。

(三)加大景区道路交通疏导与管控力度

公安交管部门还应维护景区道路交通秩序与安全,加强景区道路交通疏导和管控,促进省内旅游业健康发展。可完善景区交通勤务机制,根据车流、客流的高峰通行时段,确定重点管控点段,采取定点执勤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高峰期间对景区路面及交通节点的巡逻疏导,严厉查处酒驾及妨碍交通且不听劝阻的交通违法行为。要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强调交通服务理念,积极为景区游客司乘人员提供问询和引导等服务,有力推行景区交通事故快处机制,高效疏导景区交通。也要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制度,节假日及旅游旺季实行领导带班责任制,及时掌握、协调处置突发事件,并按规定上报相关信息和处置情况。还要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在景区、景点醒目处设置交通安全宣传台,悬挂交通安全宣传横幅,发放景区交通示意图及文明交通提示卡,引导游客有序行车、安全驾驶。

猜你喜欢
人流高峰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石庆云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努力攀登文艺高峰
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护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