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比较研究

2020-05-06 09:05李思圆马金晶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比较教育

李思圆 马金晶

摘 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运用的方法,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从事相关教育研究者来说,更是值得学习、掌握和思考的内容。随着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涌现出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之间有相同的地方,当然也存在观点分歧的地方。笔者阅读不同年代、不同作者和不同方向的教育研究著作,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比较探讨之间的异同,然后对此进行思考和反思。

关键词:教育;比较;研究方法

一、著作概括

(一)选择缘由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相关理论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在市面上,有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著作非常多,为了更好的比较,笔者选择了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不同方法和不同研究价值取向的,具有典型代表的四本著作。分别是李方编著的《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编著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孙亚玲编著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董艳编著的《教育研究的方法与工具》。通过阅读以上四本书,从这些书籍的目录、排版顺序以及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等方面,在补充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知识的同时,产生了一些疑问和自己的思考。

(二)比较线索

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将四本书做出横向比较。四本书都采用总分式的结构安排,都是以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作为全书的起点,以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概念—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结果分析与评价—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为写作思路线索贯穿全书的。这四本书都是不同时期该领域相关专家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看法,他们都广泛参阅了专业资料,力图在当时的背景记录反映最新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并且每本书都含有大量的相关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在重视专业理论的过程中又联系实际的应用价值,非常适合在校学生,缺乏社会教育实践经验的同学去阅读,在读每一本书的过程中都会收获良多。

二、著作详述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最开始先探讨了在当时背景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奠定本书的基调,即在当时最新研究成果背景下作者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想法;其次,向读者详细普及了什么是科学研究以及科学研究包括哪些要素,这样帮助初读者更好理解之后的内容;之后,通过案例、比较和图示等方法为读书讲解了各种教育研究方法,文字浅显易懂,内容清晰条理,读者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最后,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几种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但是由于该书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很多研究方法无法与现代信息技术衔接,同时一些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现在出现很多不同的看法。(例如108

页~120页关于问卷调查的结构)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四本书中内容最为详实全面的,它所讲解的教育科学研究不管是从背景、历史发展、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和评价等都非常详细,理论性非常强,思路更为发散和广阔(例如53页~64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案例比其他三本要少,全书更偏重于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对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不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四本书中结构最为简单,思路最为清晰明了,阅读起来最为简单上手的。全书主要介绍了教育研究整个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方法,淡化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侧重专业概念,比较适合像我们这类在校学生阅读,可作为教材推广。但是与《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相比,结构具有不完整性,内容只聚焦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观念、方法和评价)。例如并没有涉及“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及其效能”这些相关知识。

《教育研究的方法与工具》这本书是这四本书中发行最晚,写作的时间最近,因此是这些书中与当代信息通用技术结合最紧密的。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相比,全书侧重方法和工具,将最新的科学技术融入进研究方法中(例如第三章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使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焕发新的生机。同时,它是四本书中唯一在每个章节讲解时以案例作为切入点的,笔者个人非常欣赏这种方法,这样会使读者更好地去理解后期的概念讲解,而且做出了中外对比(127页勒温的螺旋循环模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全书与其它三本比较,理论性是最弱的,开篇部分的相关知识讲解较少,这样不利于初学者的阅读和学习。

三、比较思考

由于四本书内容量较大,笔者挑选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引发自己一些思考章节进行评述,以“问卷调查”为例。之所以选择这一章详细评述,因为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问卷调查法”是一项可操作性强和可检测性好的一项方法,所以值得自己好好学习和掌握。例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章总共有四小节内容,分别是问卷的类型、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设计的程序和问题撰写的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产生一些疑问,第108页第二段第一句,“问卷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按某些标准规定了选择答案的项目,回答者只能在这些固定的答案项目中选择作答……”笔者的看法是问卷调查固然是研究者抱以某种研究目的所编写的,但是是否问卷调查一定要设计标准的答案项目?这样做会不会使问卷本身就带有调查者的主观情感色彩,会不会诱导被调查者的答案偏向呢?这样一来,问卷调查不就失去了意义吗?在笔者看来,问卷调查的答案项目设定应该是客观的,不会引起歧义的,同时可以设立开放式问题,给予被研究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其它三本的侧重点也各自不同,《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重点讲解了“调查表”的格式(162页~179页);《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侧重于问卷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77页~86页);《教育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则主要对于问卷调查的步骤做出了详细的解释(59页~65页)。

通读这四本书,笔者收获很多,但同时也有一些值得产生思考的地方。第一点,这四本的结构相对都中规中矩,缺乏吸引力。都采用传统的总分式结构,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到内容来叙述,这样固然条理清晰,但是传统思路容易产生定向思维,缺乏吸引力。如果以案例的方式来引入这些内容是否更好?第二,研究方法手段陈旧,缺乏创新,无法与当代技术衔接。尤其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由于这本书的背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通用技术还不够发达,所以书中讲解的方法多停留于传统的书面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研究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应该多多利用发达的网络,例如网上调查和网上海量的资料等。其它三本,除了《教育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发行时间是最晚的,与当下时代背景结合较为紧密,剩余的两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地方;第三点,有些内容设置不合理,例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第十三章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二节的数据资料的整理,该小节中对于统计数据方法只是非常简单的介绍,而是在附录中的“论教育调查问卷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列举了多种统计方法,是否应该在前面的第十三章补充统计方法的相关知识呢?这样一来除了在内容上更完整,同时也更便于读者对后文的阅读和理解。或再例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第二章第2节“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调查、访谈以及观察……”这一步骤是否应该放在“搜集并整理资料”这一环节中更为合适。这样一来更符合教育科研步骤的逻辑顺序,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总结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此来勉励年轻人多去读书。在阅读这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相关著作的过程中,笔者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和进步。在补充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去质疑、去思考的阅读习惯。正是因为主动去閱读不同的著作,才会扩大自己的眼界,扩展思想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本书、某一个知识点这种狭隘的观念,同时自己也能明显感受到,在阅读的后期,自己的脑子里会不断的涌现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这在之前的阅读中是没有过的。有了这次良好的读书体验,希望笔者自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多去读相关的著作,阅读后能够勤于总结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3]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董艳.教育研究的方法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比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