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英语作业单元整组的设计与实施
——以PEP五年级教材为例

2020-05-08 09:55刘方竞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整组笔者作业

□刘方竞

“课后作业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对知识、能力的巩固和提升,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检测。”然而,综观当下小学高段英语的作业情况,可以发现,作业设计还存在着内容设计随意、作业形式机械、前后知识点关联弱化等现象。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单元整组的视角出发,对作业进行整体和系统的设计。笔者以小学英语PEP教材五年级的内容为例,对此进行了实践尝试,并提出以下思考。

一、基于单元目标,整体设计作业

小学英语教师一般要教学四个及以上的班级,且基本上是跨高、低年级段,因此在作业布置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不少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只盯着当下教的那节课的内容,缺乏从单元主题的视角来进行作业设计和布置的眼界。这就使得作业在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把握和理解、避免其对所学单元内容产生零碎、孤立和分散的认知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教师从单元的视角整体研读教材,明确单元目标,合理规划单元课时,整体设计作业尤为关键。”

以PEP五上Unit 2 My week的教学为例,本单元讨论的是学生在校一周的课程安排和周末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听、说、读、写以下句型并用相关词汇描述自己的日常课程安排和周末生活:What do you have on…? I have… (询问并回答课程安排)Do you often…?Yes,I do./No,I don’t.(询问并回答常做的活动)此外,学生能懂得时间的重要性,合理规划生活,做到张弛有度。在这一单元目标的背景下,笔者对Part A 做了如下作业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Unit 2 My week Part A的作业设计

从以上作业设计可以看出,每一课时的作业都围绕本单元的主题My week 而设置。每一课时的作业既有对所学课时的复习和拓展,又有对下一课时的铺垫和准备,其内在顺序是学生自主发现单元主题、一周的安排以及一天的课程。语音部分也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展开。以单元目标为中心,从单元整组的视角设计系统性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对知识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并不断丰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单元板块,多元设计作业

“小学英语PEP 教材每单元都由若干板块构成,有词汇、对话、语音和语篇,它们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出发,构成单元整体。”无论是什么单元、什么板块,不少英语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听读、抄写、背诵、做题,既没有对各板块进行整合,突出单元主题的内容,使设计出来的作业由于形式单一而缺乏趣味性,又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可见,从单元板块整合出发,对不同板块进行单元整组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PEP教材主要分为Let’s learn,Let’s talk,Let’s spell,Read and write,Story time 这几个板块。其中Let’s talk和Story time通常以口语表达的形式呈现作业,Let’s learn和Read and write部分则以书面练习为主。而在单元的最后,教材一般会借助综合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对整个单元进行总结回顾。

(一)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类的作业设计可以以录音、表演、口语问答、自编英语短剧、演唱歌曲等形式展开。以五上Unit 2 My week为例,A部分Let’s talk的内容是询问并回答在校一周的课程,B部分Let’s talk的内容是询问与回答周末经常参加的活动,Story time 则是对上课所需准备的物件进行了讨论。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对该部分的口语表达进行了作业设计,如图1 所示。该作业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有独立完成的部分,又设计了小组合作完成的部分,符合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多项需求。

图1

(二)书面练习

书面练习是相对更常见的作业类型,练习形式可以是对英语单词的记录、对语篇的阅读理解、对图片的看图写话、对单元的思维导图等。以五年级上册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为例,本单元的话题是房间,教学目标主要是教会学生房间内的物品名称、方位介词和描述房间的句型。A 部分的Let’s learn 针对的是物品名称,B 部分的Let’s learn 针对的是方位介词,Read and write 则是对房间内部的描述。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对该部分进行了书面练习的设计,如图2所示。该作业的设计从词汇到句子,再到完整的篇章介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其中也涵盖了对整个单元部分和整体的回顾。

图2

(三)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类的作业形式多样,涵盖面广,一般会在单元结束时或时间较充裕的情况下布置,如创编英语小报、做主题英语小书、完成主题探究单等。以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为例,本单元的话题是季节,主要教学季节名称以及在不同季节可做的事情,为学生说自己喜爱的季节做铺垫。笔者在本单元结束后让学生从season出发,制作思维导图,并以此为基础,布置了编写season 的小书的综合实践作业。通过提交的作业可发现,学生不仅联系了本单元学习的season和对应的activity,更结合了之前所学的color,weather, clothing,food 等对season 展开描述。这样的作业既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巩固了所学,又丰富了单元内容。

三、基于单元内容,统筹设计作业

PEP五年级教材中的单元互相独立,又存在联系。发现并利用好单元间的联系,需要教师从单元整组出发,全面了解文本,对单元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和归纳,最终在作业设计上做出创新。“纵向相似的,特别关注原有的学习背景和作业基础,是否可以延续运用;横向相像的,同样需要考虑已有的作业基础,是否可以对比思考。”

(一)注重单元联结,让作业设计有关联性

仔细阅读小学英语PEP 教材,可以发现,除了每单元的内部存在联系之外,不同单元间的主题与内容也存在着关联。大部分教师能察觉前后知识点间的关联性,但不容易把它体现在作业设计上。笔者认为,若忽略从作业的角度进行单元间的关联性设计,可能会丢失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运用新知的机会,使学生无法得到联系前后知识的思维启发。

例如,五上Unit 2 的主题是My week,教材主要介绍了一周的课程安排和日常所做的事情;同册教材Unit 4 的主题是What can you do?本单元介绍的是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笔者在教学Unit 2 时设计了采访同伴常做的事,并填写调查表的活动,要求学生在表格上方一栏填写自己常做的事情,再采访、询问同伴是否常做一些和自己类似的事情,运用句型“Do you often…on the weekend? Yes, I do./No,I don’t.”来进行问答。通过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常做的事情,比如play the piano,说明或许他/她是会弹琴的。笔者认为布置Unit 4 的作业时同样可以做这样的采访调查,可运用同一表格,用不同的颜色做记录。这时运用的句型是Can you…?Yes,I can./No,I can’t.

需要补充的是,在Unit 4 What can you do?的作业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两份类似的作业进行比较,谈一谈自己的发现。比如为什么不常做的事一般都不会?为什么常做的事也不一定会?为什么有些人对于会做的事情却不常去做?为什么有些会做的事情却不太适合常做?由此给学生以启示,从do到can,需要经常练习。学生也会得出一些自己的结论:常常练习、专注用心才能带来能力的改变;做事情也需要有量和度的考虑,不是任何事都可以经常做;不常练习,那么原先有的技能也会渐渐消失等。作业范例如图3所示。

图3

可见,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能从单元整组的角度,体现不同单元间的关联。这样做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运用新知;另一方面也在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知识联系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认识到教材体系的完整性。

(二)联系上下册教材,让作业设计有迁移性

PEP 教材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设置了不同的单元内容,而部分单元内容则是对同一主题进行的螺旋式上升的补充。以五年级英语教材为例,上、下册就有单元主题的迁移,若教师没有考虑到上册单元已有的作业起点,可能会导致重复布置某项作业。

例如五上Unit 2 My week 和五下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前者介绍了一周的星期表达以及日常做的事情,后者介绍了一年中的月份、分别对应的节日以及在特殊日子通常会做的事情。两个单元从内容上看都与时间有关,但前一单元偏向的是个人的小时间及自主性的安排,后一单元则更偏向社会的大时间、公众性的固定安排。在教学五上Unit 2 My week时,笔者曾带领学生从单元整组的视角进行相关练习,作为对本单元的复习,如图4所示。

图4

在五下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中,笔者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结合五上Unit 2 My week的总结方法,从多角度对本单元提问,设计一份预习表格。学生各抒己见,从What,Why, How,Which 等角度提问school calendar是什么,包含什么,每个月份有什么节日,在不同的节日人们会做什么,他们还联想到上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因此,学生自己创造的预习表格就诞生了。笔者选取了其中一组学生设计的预习表格,如图5所示。

图5

在制定预习表格后,笔者通常会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来分配完成表格的任务,有的依据月份来分配(横向),有的依据不同板块的划分来分配(纵向),最后汇总、讨论、修改并提交。在这一作业任务中,学生不仅在原有作业的基础上有所迁移,更有创新和思考。实践证明,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作业起点的背景下,以单元整组的意识,将上、下册教材通过有迁移性的作业进行联结,不仅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乐趣、更有主动性,还能引导学生深度探索学习英语的方法,让英语学习更具有思维性。

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基于单元目标、板块、内容,在单元整组的背景下设计作业,可减少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使作业设计更具科学性、多元性,让作业真正有效、有益。

猜你喜欢
整组笔者作业
基于单元整组 用好习作支架 落实语文要素
老师,别走……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紧扣单元双线,凸显主题教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树立整组观 凸显单元要素 关注联结点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