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澳大利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020-05-08 08:25张建设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摘 要]近年来,英国和澳大利亚高职教育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我国借鉴,例如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开展国际化办学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建议;智力支持

[中图分类号]  G7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0)01-00032-04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Britain and Australia to China

Zhang Jianshe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Xian  710119)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Britain and Australia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alent training, which is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In ter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a can learn from the relevant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Australia, such as improving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framework,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national standard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establishing a sound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have strengthened in-depth cooper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nd carried out internationalized school running.

Key word:talent development;Experience for reference;Path advice;Intellectual support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培养全面发展的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现代国家间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的竞争。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英国和澳大利亚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通过对其政策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启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一、英国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简介

(一)英国职业教育简介

首先,在教育主体方面,英国没有区分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统一由高等院校承担职业人才培养。2007年英国颁布了《继续教育和培训法》,改变了以往将高等教育划分为普通高校和职业教育学校的做法,重新整合了高职教学资源,将一批职业人才培养水平较高,发展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目前,英国承担职业教育人才的机构和场所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学院和专门性的职业教育学院,成功打造了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二是教育形式方面,英国职业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高层次。2015年,英国政府颁布《支持继续教育领域培养卓越劳动力的政府报告》,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辅的基本导向,不鼓励大学对职业教育大规模设立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学科及职业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力求突出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和“实操性”。

三是教育内容方面,英国职业教育强调“实用性”,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主要以学校所在地的工厂企业需求为导向,一些高校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开展人才“定制化”教育,例如利物浦大学靠近港口,因此大力培养航海工程方面的高职人才,再如曼彻斯特大学位于英国传统工业区,经济基础雄厚但面临产业转型的问题,因此以培养管理方面的人才为主。

四是教育评价标准方面,英国推行“4-3-4”的评价体系。“4”包括办学总体质量,学生理论成绩水平,学生实操技能掌握程度以及职业教育开展效率等方面,“3”是对高校评定的指标,包括“合格”、“一般”和“不合格”三项,“4”是指对前次评价结果的改进计划与措施,改进的落实情况,挖掘教学潜力的措施,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等。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简介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国家框架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新学徒制、强化核心竞争力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

首先,国家框架体系建设上,近年来,澳大利亚颁布了国家培训框架,对高职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注册以及培训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统一。国家培训框架加强了对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从“备案制”转入“核准制”,从源头上杜绝职业培训教育机构规避监管、“滥竽充数”的现象,规范了职业教育的开展。张建设.英国与澳大利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

其次,加强学徒制的探索。2005年,澳大利亚颁布《实现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化方案》,对传统的学徒制进行规范,即由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校企合作”,由企业列出人才培养的需求清单,职业培训机构针对清单,开展“定制化”的人才培训服务,同时,《方案》也要求企业为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的岗位和机会,了解企业经营发展实际需求,同时进一步提升实操能力,实现高职教育培养实操性人才的目标。

再有,强化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提出要提高高职教育人才 “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加强实操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思想和能力,突出“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即高职人才要能够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充实自己,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计划与组织生产的能力,这一点要求人才应当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社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不同岗位之间的合作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高职教育应当重视对人才组织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全局意识和大局观,从而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合作,避免“各自为政”。

最后,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澳大利亚重视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澳大利亚结合本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比较优势,即财务会计、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优势,对这两个专业率先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职培训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达成合作,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同时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来澳大利亚国内机构讲学,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增强澳大利亚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英国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英国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实践表明,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是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下一阶段,我国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可以从以下角度具体开展。

1、明确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下一階段,我国要明确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高等教育可以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但要将二者置于同等地位,不应该被人为地贴上“优”、“劣”的标签,切实采取措施,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2、推进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目前我国正在高职院校推进实施“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以下简称“双高建设”)。推进“双高建设”,可以借鉴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验,树立职业院校典型,重点发展一批、支持一批率先建成示范性院校,探索成功模式,后续普遍推广。在高水平院校建设上,要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标准,从师资建设入手,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专业能力过硬、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作为推进高水平院校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

从政策层面上,探索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新时期要将原本由企业师傅“传帮带”所开展的人才培养任务,转移给高职院校,在结合社会生产对人才的需求基础上,明确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我国企业生产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2、加强校企合作,转变政府管理方式。

《职教20条》和“双高计划”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与区域产业发展精准对接,以产业发展为引领,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在校企合作方面,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和当地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不仅限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人才培养内容,也不仅限于人才交流,更多地体现为可以请企业管理者到高职院校“兼职”,例如担任校外顾问,适度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企业需求信息,增进管理者对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了解,避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闭门造车”。同时要落实《职教20条》提出的“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的目标要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

3、完善校企合作的模式建设。

结合澳大利亚的相关经验,校企合作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人才联合培养工作的重点,二是职业教育为企业生产服务。

首先,高职院校要与企业探索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双方培养的时间安排,学生选拔标准和培养成果的考核与评价等。既然是“联合培养”,就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并有效率地开展分工。最好是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立刻到企业接受实操培训,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现理论和实操能力的“双重提高”。

其次,要借鉴英国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上,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相关课程的实践经验,提高职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国高职院校应当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宜于本地产业布局、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做到“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发展服务”。

(三)加强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英国和澳大利亚对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比较完善,例如澳大利亚,建立了国家培训框架体系和“培训包”体系,作为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考核评价措施,这一点需要我国加以完善。未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要突出对“应用型”能力的考评,以社会生产和企业需求作为导向,及时对高职学科进行调整,对一些过时的专业进行裁撤,增设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以此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在指标评价体系上,英国推行的“4-3-4”的评价体系,从办学水平、人才培养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开展全面评价,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的工作。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从完善高等学校分类评估体系和办法入手,以教育部现有的评估体系为主轴,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实际,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考评体系,在指标上,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四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考评内容,突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校企合作方面,要将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开展有效合作的规模,人才交流的频率以及高职人才最终进入到企业就业的数量等作为考核的标准和依据,突出高职教育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导向。

(四)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方向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重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综合采取多项措施,支持本国高职人才“走出去”和外国高职人才“引进来”。我国高职教育人才的国际化培养目前稍有欠缺,特别是和普通高校相比,无论是开展的规模还是水平都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缺乏支持政策、缺乏对接平台,对我国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下一阶段,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推进。

一是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国家应当出台针对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意义和人才培养导向,特别是提出现实可行的操作路径,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进行探索,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

二是搭建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由教育部门牵头,收集整合高等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国际化需求信息,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以及发布政策、监督管理等集于一体,既提高信息沟通的直接性和实效性,又有利于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监督管理,一举两得。

三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这一点对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尤为重要。新时期要落实“双高计划”的要求,由各级财政负责统筹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加大资金和政策保障力度。中央财政以奖补的形式通过相关转移支付给予引导支持。多渠道扩大资源供给,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冯磊,马星.英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历程、特征与启示[J].高教探索,2019(02):64-69.

[2]周建松.基于高水平目标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方略[J].高教探索,2018(12):92-96.

[3]王洁,蒋灿华.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必须重视的几个误区和转变[J].高教探索,2018(09):23-28.

[4]瞿宏杰.英国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137-140.

[5]李菲,耿保荃.高職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索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5-9.

[6]王艳.关于建筑类高职院校中英教育差异的几点思考——赴英国考察有感[J].价值工程,2018,37(09):164-165.

[7]刘兴凤.高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8(02):85-88.

[8]徐春.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研究[D].扬州大学,2016.

[9]苏倩. 公共治理视角下广东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10]蔡昊.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求知导刊,2015(05):107.

[责任编辑 王爱萍]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