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深度学习

2020-05-10 18:47谷书青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

谷书青

摘要:近年来,如何让学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应的,如何实现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应引起教师的重视。作为中学教师需要立足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进行深度教学,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立足课堂;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113

深度学习区别于简单学习,简单学习是除机械记忆外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学习,深度学习是指新内容或技能的获得必须经过一定层次的学习和较高水平的分析或加工,以便学生可以改变思想、控制力或行为的方式来应用这些内容或技能。要实现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关键是立足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方式。笔者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为例浅谈如何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依托学习目标,指引深度学习的方向

学习目标确定了一节课学习的方向,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课前把学习目标给学生,学生能够明确课堂任务,学习效率也能得以提高。那么如何设计学习目标呢?首先,研读教材,以教材为根本依据;其次,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并定位;最后,所设计的学习目标要依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例如,本课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1.会用作图法验证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会用HL定理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3.掌握HL定理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格式;4.灵活运用已知条件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二、依托自主试行,引入深度学习的阶梯

所谓“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因此在新课学习之前,学生要学会自学,这里提到的自学不仅包含课前预习,还要在预习书本的基础上设置相关问题,根据问题的解决情况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防止学生不预习或者无效预习。例如:本课设计了问题1: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除直角外,还需要两个条件,可以是哪些条件?在问题1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有没有特殊的方法呢?此时针对学习目标1设计操作问题2:已知一对直角边、斜边长度,画直角三角形。课前,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完成的自主试行进行诊断性评价,并根据学情和产生的问题设置项目。

三、依托小组合作,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是为了解决一些带有探究性质或者稍有难度的题目,小组合作中,同伴之间利用互助协作的方法进行小组或者三三两两讨论解决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或者稍有难度的题目。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力,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本课预习中的主要问题是问题2,对于问题2的解决,笔者提出两种可行性方案。以下是画图操作步骤:

按下列作法,用直尺和圆规作Rt△ABC,使∠C=90°,CB=a,AB=c.

方案一:首先,教材中要用尺规画直角,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但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因此可以设计直角是已知条件。其次:按照以上操作進行小组合作画图。最后,投影其中一个小组所画三角形,并在屏幕中描绘出三角形,之后投影其他小组所画三角形,比对各小组所画三角形是否重合。在误差允许的情况下,各个小组所画三角形重合。方案二:首先,分配给每个小组两三张含有直角的彩纸。其次,小组合作按照以上的操作步骤画出已知一对直角边、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并剪下直角三角形。最后,展示各个小组的直角三角形,在误差允许的情况下,各个小组所剪三角形重合。因此,本课主要运用小组合作完成了学习目标1。

对于稍有难度的题目,同样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笔者针对学习目标4并结合教材给出了例2,例2是一道需要二次证明全等才能解决的题目,对于新授课,二次证明全等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例2的教学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依托展评励行,检测深度学习的程度

展评励行可以分解为“展评”和“励行”。所谓“展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并给予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评价。在小组合作中,每个组员可以针对问题进行组内小展示,组长进行问题整理,为班级大展示做铺垫。小组讨论结束,由组长进行班级大展示。展示结束,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即时评价,评价包括自我评价、组内成员评价、其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当然如何展示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肢体语言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例如:本课中问题2剪出的直角三角形每个小组进行实物展示;针对例2,可以是口头、书面和肢体语言相结合的展示方式。所谓“励行”,就是针对学习目标并且匹配例题而设计的有针对性变式练习。数学课堂只有例题教学是远远不行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五、依托自我评价,优化深度学习的质量

一节课下来,学生课堂表现如何,学到了什么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需要学生本人进行反思与评价的。那么如何反思评价呢?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新知以及孩子们的具体表现制定自我评价细则,课堂新知是对应学习目标而设置的分层项目,以及课堂表现也需要分模块:认真倾听、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合作同行和展评励行。评价标准不能是简单的好与不好,需要具体的度来衡量,因此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项目设置分数,让学生本人对自己打分。通过此评价,学生不仅反思了自己的课堂表现,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同时教师也能够获得教学反馈,能够对课后补充内容作出及时调整。

总之,立足课堂深度教学,需要教师基于学情,研读教材,制定学习目标,合理设计自主试行,小组合作,展评励行和自我评价,各个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南行中学,江苏 苏州215101)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数学
我们爱数学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